​立法会六题:荃湾及葵青区的空气污染问题
********************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恒镔议员的提问和环境局局长黄锦星的答覆:
 
问题:
 
  政府于一年半前在荃湾设置四个旱季截流器,以在旱季时把雨水渠和排水道内的污水堵截并引流到污水收集系统。然而,荃湾海旁的海水现仍不时散发臭味。此外,葵涌货柜码头的货柜船于泊岸后仍持续排放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考虑要求葵涌货柜码头的经营商安装岸上供电设施,以便货柜船于泊岸后可转用电力;如会,详情及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有否了解为何旱季截流器未能解决海水散发臭味的问题,以及有何其他解决方法;及
 
(三)鉴于荃湾和葵涌海旁经常散发浓烈的汽油味,政府有否派员定期巡视载运危险品船只泊位,以防止不法分子在该处非法贩卖燃油,以及有否考虑把该等泊位迁走;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陈恒镔议员的提问,经谘询渠务署及海事处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政府现时透过管制船用燃料,以减少船舶排放二氧化硫和悬浮粒子,改善空气质素。香港自二○一五年七月一日起,率先强制要求远洋船在香港水域停泊期间必须转用低硫燃料(即含硫量不超过0.5%的燃料),这是亚洲第一个规定远洋船停泊转用低硫燃料的港口。另外,自二○一九年一月一日起,政府更进一步和内地一起成立「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所有在控制区内包括香港水域的船只(包括远洋船),不论该船只正在航行或停泊,都必须使用合规格燃料(包括低硫燃料),较国际海事组织于二○二○年一月一日实施的全球船只燃料限硫令(亦是限制燃料含硫量不超过0.5%)提早了一年实施。自实施上述措施后,邻近葵涌货柜码头的葵涌一般空气质素监测站在二○二○年所录得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二○一四年减少了约七成,显示管制措施发挥成效。
 
  至于陈议员提问葵涌货柜码头可否安装岸上供电设施,以便货柜船于泊岸后可转用电力,船只必须安装合适的岸电设备,方可使用在码头设置的岸电系统。但是现时全球只有甚少量远洋船具备岸电设备,并不普及,现时安装岸上供电设施,并不会带来空气质素明显改善。话虽如此,我们会继续留意国际间使用岸电设备的发展和其他减排技术,从而适时考虑在货柜码头安装岸电设备给远洋船使用的需要。
 
(二)和香港很多旧区一样,荃湾区内新旧楼宇林立,居住人口稠密,城市活动活跃,难免会有一些受污染的地面径流经雨水系统流入荃湾海湾,造成部分沿岸地点的气味问题。为逐步改善维港不同旧区(包括荃湾)的近岸水质,政府已委托顾问进行一项名为「进一步提升维港沿岸水质」的研究,详细探讨各区的具体情况,以助制定各项所需措施。
 
  建造旱季截流器以阻截污水经雨水系统流入海湾是一项在其他地点如启德明渠,实证有效的措施。陈议员提问的四个分别设于荃湾街市街、禾笛街、海坝街和众安街,由渠务署建造的旱季截流器只是政府为改善荃湾近岸水质率先推展的一项前期工程,于二○一九年十月建成。现时截流器正发挥原有的设计功能,阻截区内部分流入荃湾海湾的污染物。为进一步阻截区内乡郊地区的污水流入雨水收集系统而污染荃湾的海湾,我们现正在葵涌及荃湾乡郊地区增建八个旱季截流器。工程预计于二○二三年内陆续完成。
 
  为长远解决荃湾海湾的气味问题,我们正按照顾问研究的结果筹划在大河道及马头坝道箱形雨水渠下游近海段设置新设计的大型旱季截流设施,以覆盖荃湾区最大的雨水集水区,可以截取最大量的污染物。相关工程项目已纳入工务工程计划,勘查及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若获得地区支持及立法会拨款,工程项目预计可最快在二○二七/二八年度竣工。
 
  另外,渠务署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新技术「气味控制水凝胶」,从实地试验中证实有效减少渠道气味。我们在二○二一年三月起,分阶段在荃湾沿岸地带一些有潜在气味问题的雨水渠出口及附近范围逐步使用「气味控制水凝胶」,以尽量减少气味产生。
 
  展望将来,我们会持续进行多项改善近岸水质的措施,包括追溯污染源头、加强执法行动、纠正污水渠错驳、清理渠道及进行清淤工程、逐步修复老化地下污水渠,以及推行防止近岸污染的宣传教育,以改善荃湾海湾的整体环境。
 
(三)海事处在荃湾及葵涌水域部署巡逻船进行日常巡逻任务。除却船只安全检查外,海事处亦不时进行教育/宣传活动,如派发安全单张和反弃置垃圾落海执法行动。在过去几年,海事处并没有发现荃湾危险品碇泊处有非法加油的活动。
 
  荃湾危险品碇泊处成立于一九六八年,为本地石油运输船提供停泊和避风处。由于荃湾危险品碇泊处位于较遮蔽水域,因此它是香港唯一的设有私人系泊设备的危险品碇泊处,供70艘本地石油运输船只停泊。海事处由于荃湾危险品碇泊处的运作良好,现时没有计划搬迁该碇泊处。
 
  多谢主席。



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