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环保署公布二○二○年香港空气质素监测结果
********************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今日(一月八日)公布二○二○年香港空气质素的概况。二○二○年本港五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即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微细悬浮粒子(PM2.5)、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及臭氧(O3))的年均浓度载于附件一。
 
  随着政府多年来持续推行减排措施以及和广东省合作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素,本港的整体空气质素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一九九九年至二○二○年期间,一般空气中的PM10、PM2.5、NO2及SO2从最高浓度水平下降了43%至80%;这些空气污染物于二○二○年的本港整体年均浓度分别是27微克/立方米、15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及5微克/立方米,符合空气质素指标。同一期间,这些污染物在路边的浓度亦从最高浓度水平减少了43%至82%(详见附件二)。在烟雾方面,本港空气低能见度的时数亦从最高位大幅改善了78%。此外,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录得区内的PM2.5水平持续下降,反映区域空气质素近年有显著改善;香港科技大学从卫星数据的分析亦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PM2.5水平大幅改善(详见附件三)。
 
  路边NO2虽然已经大幅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二○二○年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0微克,超出空气质素指标限值(40微克/立方米)。商业车辆(包括货车、巴士、小型巴士和的士)虽然只占整体车辆数目约20%,却是路边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排放源头,其排放NOx占全港所有车辆排放量的90%以上。因此,商业车辆会继续是政府改善路边空气质素的重点对象。
 
  空气中的臭氧仍然呈长期上升趋势。环保署发言人表示:「臭氧是复杂的空气污染问题,亦是区域性问题。它不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而是由空气中的NOx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阳光下经光化学反应形成。近年本港臭氧浓度上升,除了因区域背景臭氧水平偏高外,本地车辆减少NOx的排放,亦会间接导致路边及市区的平均臭氧水平上升(因为少了一氧化氮与臭氧作化学反应,因而减少臭氧的消耗,令较多臭氧存在空气中)。减少NOx排放能令本港的NO2水平降低,而整个区域持续减少NOx及VOCs排放长远会降低区域内及本港整体的臭氧浓度及超标情况。我们会加强管制VOCs,并强化区域合作及科学研究以处理臭氧问题。」
 
  根据一些欧美地区改善空气污染的经验,臭氧浓度的改善亦常出现滞后现象。因为复杂的光化学原因,烟雾问题和NOx改善的初期经常会导致臭氧水平上升;当减排工作持续一段时间后,臭氧浓度才开始下降。要改善臭氧水平,重点工作是区域合作,粤港双方已开展《二○二○年后区域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标和浓度水平研究》,以制订至二○三○年的减排目标。为针对区域臭氧问题,粤港澳三地政府将于本年共同开展为期三年的《大湾区光化学臭氧污染及区域和跨区域传输特征研究》以深入了解大湾区内臭氧前驱物的来源、臭氧的成因、区域和跨区域传输的特性。此外,粤港两地政府会分阶段在区域空气监测网络中加入VOCs的实时监测,香港特区政府亦将设置激光雷达,实时测量高空的臭氧及粒子浓度和气象数据的垂直及立体分布,追踪空气污染物在香港传输的情况,以助制订有效减少臭氧污染的政策。
 
  发言人说:「环境局二○一三年发表《香港清新空气蓝图》,并推行一系列针对海陆交通、发电厂等本地污染源的减排措施,包括于去年完成淘汰约80,000部欧盟四期以前柴油商业车、加强管制石油气及汽油车辆的排放、收紧车辆废气排放标准、逐步收紧发电厂排放上限,以及要求船只使用更清洁燃料等。其后亦持续推行新措施,如去年十月开展新一轮淘汰约40,000部欧盟四期柴油商业车的计划,以及20亿元EV屋苑充电易资助计划,推动在现有私人住宅楼宇停车场安装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等。」减排措施详见附件四。
 
  在检讨空气质素指标方面,考虑了不同因素及收集到的意见,政府建议收紧三项指标,即SO2的24小时空气质素指标、PM2.5的一年空气质素指标及24小时空气质素指标。政府计划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条例草案,以尽快落实新的指标。政府会于今年第一季发表本港首份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稍后亦会更新《香港清新空气蓝图》,继续为改善本港的空气质素作出长远规划。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22分
即日新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