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四题:鼓励青年到内地发展事业
*****************
  以下是今日(一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廖长江议员的提问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的答覆:
 
问题:
 
  本港经济受疫情重创,青年失业率高企不下。就此,政府推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鼓励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事业。然而,社会关注的是,本港青年有否受长达一年煽动仇恨及反建制的「黑暴」误导,因而减低到内地发展的意欲。一项以15至39岁青年为对象的调查的结果显示,曾听闻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受访者由两年前的五成半大升至逾八成半,惟给予认同的只有两成二,较两年前略降,而不愿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受访者,较两年前的三成一大增至超过一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现时本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升学及就业的详情,包括人数和百分比,并按他们所属年龄组别列出分项数字;如未能提供该等数字,会否定期作出统计;
 
(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申请资格及其他详情为何,以及估计分别有多少名青年可受惠于上述两项计划;有何措施协助未能受惠于该等计划的其他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事业;及
 
(三)会否检讨为何有更多青年听闻大湾区发展规划,但认同人数却未见增加;新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在进行策略性的宣传推广活动时,有何针对性措施,促进青年对大湾区发展的深入了解及认同?
 
答覆:
 
主席: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大湾区人口逾7 200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7,000亿美元,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机遇处处,发展潜力巨大。
 
  大湾区发展不但能为香港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亦是香港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机遇所在,可为青年人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二○一九年二月出台以来,特区政府一直与中央相关部委、广东省及各大湾区内地城市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保持紧密联系,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至今中央政府已推出不少政策,便利香港居民特别是青年人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和创业等,例如提供青年创新创业支援、开放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位予港澳居民应考等,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工作机会,亦为他们提供事业阶梯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特区政府鼓励青年放眼大湾区,把握当地的发展机遇。
 
  就廖长江议员的提问,经征询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与教育局意见后,现综合回覆如下:
 
(一)特区政府没有备存香港青年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升学或就业的人数统计及分项数字,惟根据国家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二○一七/一八学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校和研究院就读的香港学生共有约7 700多人。虽然特区政府目前并没有备存相关数据,但日后我们会考虑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及研究需要,适时研究就特定课题或项目搜集相关统计数字和资料,包括进行调查统计或要求内地相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名额2 000个。参加计划的毕业生须为持有香港或香港以外大学在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颁发的学士或以上学位,可合法在港受雇工作的香港居民。
 
  参与计划的企业须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请目标毕业生,并长时间派驻他们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职培训。政府会按企业聘用的每名毕业生,发给企业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
 
  就协助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方面,民政事务局已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鼓励香港青年善用大湾区的双创基地,协助青年初创企业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业务。行政长官在二○二○年《施政报告》宣布,进一步提升本轮资助计划的资助额,以支援更多青年初创企业加强其管治、应变和数码能力,预计资助计划将会批出超过一亿元予十多个非政府机构推行青年创业计划,为超过200家青年初创企业(涉及超过800名香港创业青年)提供资助及向约4 000名青年提供服务。
 
  另外,民政事务局亦透过「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举办青年在内地的实习活动,让香港青年亲身体验内地的职场实况,从而加深认识内地的就业市场、工作文化和发展机遇。其中,在「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框架下推出并作为粤港合作重点项目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已在去年开始涵盖所有大湾区内地城市,让约950名青年在大湾区进行实习。视乎疫情发展情况,特区政府在未来将持续优化和扩大有关计划,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机会走进大湾区。
 
(三)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批准,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已于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正式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湾区办),并委任专员。湾区办其中一项主要职责,是令社会大众准确认识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的重大机遇。具体而言,湾区办会透过策略性的宣传推广活动,加深社会各界对大湾区建设的认识,以及为市民和企业或专业人士带来的种种机会。青年人是特区政府的重点宣传对象,因此湾区办积极利用不同平台进行推广,例如湾区办在二○二一年一月四日推出全新的电视宣传片及电台宣传声带,介绍在二○一九年举行的两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后所公布的政策措施,如何能便利香港市民、年青人及专业人士等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和生活。此外,继二○二○年九月底推出「大湾区的11种魅力」的电视专辑后,湾区办再次与无綫电视合作,制作一系列60集、每集两分钟、为期12星期播出的小型专题节目,介绍在大湾区内学习、就业、创业、发展机遇和生活所需的实用资讯,加深观众特别是年青人对各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正面印象和其未来发展的愿景。
 
  除传统的电视节目、宣传片和宣传声带外,特区政府亦会透过年轻人较常使用的网络渠道,例如「一站式」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网站(bayarea.gov.hk)、社交网站Facebook 和Instagram(拾壹城话/hk.bayarea)专页和微信公众号(HKCMAB)等,向社会各界发放有关大湾区建设的正确信息,并鼓励市民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工商业界和专业人士好好利用大湾区的机遇。在疫情过后,湾区办会继续积极举办较大规模的本地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透过与本地不同机构及团体进行简报和讨论,加深社会各界对大湾区建设的认识。
 
  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继续多了解国家以及大湾区的发展情况,善用大湾区为他们长远个人和事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