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在《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有关创新及科技政策措施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
*************************************************
各位市民、各位传媒朋友:
大家好!我会先向各位就《行政长官2020年施政报告》中有关创科范畴的重点措施作简单介绍。
本届政府上任三年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府高层督导及跨部门的协作,各项创科政策顺利开展亦逐步落实,香港整体的创科生态环境已显著提升。譬如,本地初创企业由二○一四年的1 000多间,增至今年的3 300多间,所聘用的人数亦由2 000多增至超过12 000人。香港在创科发展的表现亦在国际上得到肯定。香港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早前公布的《2020年世界数码竞争力年报》中,从二○一八年的世界第十一位,跃升至今年的第五位,成绩令人鼓舞。
在这个良好的势头下,今年的《施政报告》进一步提出多项创科相关的措施,重点包括:加强港深两地在创科领域的合作、积极培育及吸纳科技人才,以及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港深两地的创科合作空间广阔。我们正全力发展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港深创科园除了将成为香港最大的创科平台外,亦会与深圳河对岸的深圳科创园区共同组成为具有协同效应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香港雄厚的科研实力与深圳先进的制造能力结合,达致港深两地优势互补,在创科领域上强强联手。
我们明白在创科路上必须争分夺秒。特区政府得到深圳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回应,正与深圳方面共同研究在港深创科园首批楼宇落成前,由香港科技园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的科创园区的部分地方,让有兴趣开展大湾区业务的机构和企业先落户深圳科创园区,协助它们尽早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开拓大湾区及内地市场。长远而言,「一区两园」将会成为推动港深两地的创科产业生态链以及建设大湾区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重要引擎,并将为本地青年人创造大量就业和创业机会。
创科往往离不开人才。《施政报告》内建议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预计会有400个专为创科而设的就业名额,向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都有业务的科技企业提供津贴,让它们聘请本港大学的STEM毕业生,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两边参与创科有关的工作。我们期望计划除了可以加深香港青年朋友对大湾区创科发展的认识外,并协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大湾区的创科事业发展的机遇,亦可让香港青年朋友对本地的创科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以助他们发展其创科事业。
此外,创科局亦会联同教育局,推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加大力度支持本地大学招揽国际卓越的STEM学者和其团队来港任职,进行STEM相关研究工作,让本港大学在创科教研活动方面可以更上一层楼。计划下的资助会涵盖设立实验室及早期营运的开支,薪金及聘用研究员的津贴等。计划预算将会动用20亿元。我们会联同教育局,与相关大学磋商计划的细节。
我们推动创科发展的目标,除了促进香港经济多元发展及为经济注入新动力外,更加重要的是要改善市民的生活质素,让大众受惠,做到便民利民。我们会在下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提出超过130项措施,使市民更能感受到智慧城市及创科为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与此同时,我们亦会于下月推出「智方便」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服务平台,让市民可以用单一的数码身分连接不同的网上服务。「智方便」平台启用初期会提供二十多项常用政府及公用事业的网上服务,预期到明年中将会增加至约110项服务。
科技可以帮助防疫抗疫,但最重要的是有赖各位市民及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及参与。我想借今日这个机会特别感谢社会不同业界的朋友以及市民大众积极支持「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计划推出只是刚过十日,已有20 000个公私营场地参与,程式下载次数超过20万,数字正不断增加。我呼吁更多不同场地加入计划,以及更多市民使用程式。我知道「安心出行」并非灵丹妙药,可以马上药到病除,但我深信,在这场抗疫防疫战中,只要每一位市民齐心同行,大家都多走一步,香港就能早日远离疫情。
今年《施政报告》内提出了多项创科相关的措施,充分显示特区政府对推动香港创科发展的坚定决心。我和创科局的同事会继续努力,并会与业界及各持份者携手合作,为香港创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积极以创科促进经济,改善民生。
接下来我交给杨润雄局长。多谢各位。
完
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06分
香港时间20时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