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在第二十三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金融合作专题活动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十一月十九日)在第二十三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洽谈会)金融合作专题活动上,以「疫后经济复苏:科技、资金、市场」为题的视像致辞全文: 
 
尊敬的殷市长(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尊敬的霍局长(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很高兴在北京的金秋时节参加第二十三届京港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专题活动,与各位交流京港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疫情之下,各地都紧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无可避免要适应新常态,透过视像碰面交流。
 
  在目前世界的大变局下,国家将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家强调金融服务需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坚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让京港在金融方面有庞大的发展合作空间。
 
  面对后疫情,我们要推动经济复苏,可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科技、资金和市场。
 
  科技方面,香港一直担当内地企业的国际融资平台,提供多元化的资本,这也是我们科技发展的动力。随着新兴及创新产业近年高速发展,我们在二○一八年四月实施了新上市制度,让未有收益或盈利纪录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以及寻求在联交所作第二上市的合资格发行人可以在香港联交所的主板上市。
 
  新上市制度实施以来,已有超过30间公司用这个新的制度在香港上市,集资总额超过3,000亿港元。由此可见,香港可以继续为内地企业提供既深且广的国际资金池,为服务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个也让香港成为新经济的融资中心。
 
  另外,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对于虚拟资产的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也听到比特币等的新资产类别。很多虚拟资产是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有去中心化及匿名交易的特性。这些特性被部分投资者视为虚拟资产的优点,但同时也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新挑战。
 
  政府已开始就发牌制度的建议进行公众谘询。我们会全面监管证券型及非证券型代币的交易服务。简单而言,我们将要求所有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在「阳光」下运作,它们需取得证监会发出的牌照,并执行《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下的相关措施,以及其他保障投资者和防止市场操控的要求。
 
  除了我刚才介绍通过科技以及新经济的融资推动经济复苏外,资金方面,北京企业可运用香港作为主要的集资融资中心,藉以进入国际及「一带一路」市场。香港是世界各地企业的理想上市平台,我们的年度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总额在过去十一年间,七度位列全球第一。在今年首九个月,香港的IPO集资总额达2,1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五十八,暂列全球第三。此外,香港亦一直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理想平台。现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过一半为内地企业,并占香港股市总市值超过百分之八十。
 
  事实上,不少优质的北京市企业已选择在港上市。截至今年九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北京企业数目为221家,市值近9.2万亿港元,总融资金额超过2.78万亿港元,无论市值或融资金额都是全国首位。
 
  其次,我们欢迎北京企业来香港发债,包括绿色债券。就此,我们推出了债券资助先导计划,为自二○一三年起的五年内未有在香港发债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补贴,并提供税务优惠予债券投资者。
 
  为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在香港的发展,我们推出了绿色债券资助计划,资助发行机构使用本地绿色金融认证计划,我们也很欢迎北京企业来发绿债及其他绿色金融工具,善用香港的资本市场及金融和专业服务作绿色和可持续投融资及认证。
 
  此外,继去年成功发行首批政府绿色债券,我们计划在二○二○至二一年起的五年内,因应市场情况,发行共约660亿港元绿色债券,继续为香港和区内的潜在发行人提供重要的基准。
 
  除了科技和资金,就是市场。我们希望企业多用香港作为它们「走出去」的通道,其中可以用香港作为财资中心总部,以降低企业集团的成本及提高营运效率。特区政府已修订法例,向利用香港作为企业财资中心的企业提供减半的税务优惠,欢迎计划拓展全球业务的北京企业在香港设立企业财资中心,管理集团内分支机构的现金、融资、外汇兑换、投资和对冲等活动,减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我相信这会有助吸引更多北京企业在香港成立财资中心。
 
  另一方面,作为协助北京企业「走出去」和拓展市场的策略,香港可以通过积极引入新的基金结构,提升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力。我们最近引入的有限合伙基金制度,吸引世界各地的私募股权基金落户香港,有利于内地包括北京的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在初期至中期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传统的银行融资渠道以外,吸纳海外资金发展业务。
 
  在风险管理方面,香港拥有多间大型国际再保险公司,可为北京的保险公司提供更多再保险的选择,以分出其保险业务,特别是海外业务,以增加其承保能力并进一步分散风险。
 
  国家亦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港澳市场发行巨灾债券。随着内地保险业迅速发展,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转移需求很大。香港有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大量具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是内地包括北京的保险公司发行巨灾债券的理想平台。我们刚在今年七月制定了相关的法例,并正制订执行细节及草拟附属法例,为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及其他类型的保险相连证券作好法律上的准备。
 
  刚才我介绍了在科技、资金和市场这三方面,京港可以如何合作为金融业以及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又推动复苏。最后,我必须感谢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筹办这次活动,并祝愿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我非常期待可以短期内跟大家面对面交谈,也祝愿各位与会的朋友身体健康,万事顺利。谢谢大家!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5时2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