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本地非遗项目获列入国家级非遗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附图)
**************************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之一的中秋节——大坑舞火龙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以肯定本港各界对其保护和宣传工作的努力。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今年三月展开首次「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的遴选工作,向全国各地邀请提名合资格的非遗代表性案例,并根据各地方对所提名的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包括如何遵守和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尊重传承人的主导性、就项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保护措施等准则,评选表现出众的保护实践案例。

  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在全国三百四十七个提名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五十个获选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之一。获选案例除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高度表扬外,亦对其他同类项目的保护工作起示范作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直与相关非遗传承人和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并透过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非遗办事处定期举办多项公众教育活动,如火龙扎作工作坊、展览和讲座等,让传承人亲身向公众介绍大坑舞火龙的历史,以及火龙扎作技艺的特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坑舞火龙已由地区性活动成为全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

  大坑舞火龙活动已有百多年历史。昔日大坑是一条客家村,据说曾受瘟疫之苦,因此村民会在每年农历八月中秋节前后,进行三日舞火龙活动,以祈求合境平安。「大坑坊众福利会」成立后,确立了传承人制度,让舞火龙的知识和技术得以有系统地传承。大坑舞火龙于二○一一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有关更多本地非遗的资讯和相关活动,请浏览非遗办事处网站www.lcsd.gov.hk/CE/Museum/ICHO/
 
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4时30分
即日新闻  

图片

中秋节——大坑舞火龙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图示大坑舞火龙举行时的盛况。
中秋节——大坑舞火龙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图示参加者在非遗办事处举办的火龙扎作工作坊向传承人学习扎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