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一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今日(十一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一节:多元经济)的致辞全文:
 
主席:
 
  各位议员,我首先感谢有差不多二十八位议员就着经济环节和《施政报告》的动议案发言,超过一半发言的议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及我们正面对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危机。大家关心、担心,甚至提点我们在某些地方上要小心,政府对此表示明白、同意,亦会留意及积极回应。在芸芸多位提及我们就中美贸易纠纷所采取的态度的议员中,钟国斌议员可能算是其中一位较为轻率地说《施政报告》没有太多相关着墨,好像轻视了这些问题。我必须就这点作出回应,因为这样是无视立法会或各个委员会曾多次就此专题作出讨论,财政司司长、我,以及其他同事过往多个月不时针对这问题作出回应;如此轻率的说法也是无视了由今年年初至今,我们超过十多次与全港十多个商会会面,或他们所代表的几十个不同行业的属会所给予我们的意见;亦无视了个别议员一直以来就着他们的范畴所代表的界别,直接邀请我们去洽谈和讨论;也可能也无视了我其中一个部门——工业贸易署就各行业对于产地来源的讨论,当中包括了钟国斌议员所代表的纺织界别。虽然纺织成衣业不受这次贸易战影响,但我们亦有就这行业讨论过产地来源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小心保障产地来源的合法性。
   
  主席,我们当然明白多位议员关注贸易战对我们的经济影响,这也是近年来我们面对的较大挑战。我认为《施政报告》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香港具备一个优厚的底子、独特的优势、庞大的机遇,但当然我们亦面对很大的挑战,以及中美贸易纠纷带来的不明朗、冲击。我说香港的经济底子优厚,是指《施政报告》亦有特别提及香港仍然维持一个开放型的经济,我们对自由贸易仍有一份很大的坚持;我们也尽量维持香港作为一个具备竞争力的经济城市,而这些条件亦得到国际之间,无论是我们的贸易伙伴、国际组织或智库等的认同,这是我们必须要继续维持的。
   
  第二,当我们说我们有独特优势时,是指香港与其他内地城市的不同之处,包括在宪制上《基本法》第116条及第151条让香港能以「中国香港」的身分,以及单独的关税及贸易地区,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独特的优势亦建基于我们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包括我刚才列举的优厚底子等。我们必须继续确立和维持这个优势。
   
  当我们说我们面对庞大的机遇,当中有些是全球性的,如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认为是一个机遇。我们着重创新科技作为(推动)经济的动力,全球亦正商讨「工业4.0」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机遇,这些机遇还包括全球对人才及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包括以软实力作为竞争手段(的趋势)。但没有任何机遇较我们目前的两个重要和大,就是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这两项不单是国家推行的政策,香港过去一段时间,确实受惠于国家于一九七八年的改革开放,受惠于十七年前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进世界贸易舞台,期间为香港带来的新机遇及门户。
   
  我们纵使有优厚的底子、独特的优势和庞大的机遇,但我们正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挑战是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会否因为美国所挑起的贸易纠纷而倒行逆施,变成不开放或收紧。这挑战亦包括中美之间的纠纷会否继续扩大和持续,还是在短期内会好转或转差。我相信没有人有水晶球,亦难以在任何时间预计未来数月或一年后所发生的情况,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作准备。然而,若以为能透过《施政报告》的着墨,解决所有问题,我相信大家都同意这是不切实际的;纵使这样,我们会不断与业界一起讨论有关问题。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亦推出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巩固我们的优势和机遇,亦同时锐化这些优势,为前景和应对挑战。
   
  政府所推出的应对措施很重视正本归源,增加竞争力,拓阔市场,并同时推出短期或即时措施,协助业界,当中有部分措施早在(今年的)《施政报告》公布前,包括在今年年初的《财政预算案》及去年的《施政报告》已经提及的。这包括很多议员提包括如何减低营运成本、拆墙松绑。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减税措施于四月经已实行,正正是为企业减低营商成本。我们在去年年底与东盟十国(东南亚国家联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明年生效时将获逐步减低关税,这对出口贸易有帮助。我们亦主动支援受影响的行业,尤其是与出口相关的行业。短期包括推出与出口相关的保险措施;中长期措施包括在企业未出现银根短缺或倒闭潮前,已应议员所提出,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将保额提高和降低有关保费,并延长有关还款期。这些措施一方面是应对有关问题,另一方面亦回应了业界在过去数个月的讨论中,向我们提出的诉求。我们亦采取了一些可以说是「及时雨」的措施,包括在今年年初贸易战未发生前,向支援中小企的两个基金(「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及「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注资二十五亿元,分别让中小企(在内地)和海外市场用作拓展及升级转型,建立品牌。我们为这两个计划注入新注资,并提前让中小企申请。在过去几个月间,「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已收到70多宗申请,让企业能够在内地以外,可以在东盟十国进行升级转型和建立品牌的工作。「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在「加码」后,申请数目亦由去年的170多宗增至今年的270宗,这正正如议员们所提出鼓励内销,以作为一种应对 。
   
  在政府与政府之间或国际贸易间,我们亦采取了一些开拓市场的措施,包括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些自由贸易协定有其重要性,一方面能开拓市场,另一方面能减少关税。我们不单只针对较大的市场,例如刚与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东盟或正在商讨中的澳洲市场,我们亦会与一些有代表性或策略性的经济体,例如格鲁吉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我们在中亚地区的经济连系。
   
  有议员亦提到,在这个时间必须主动加强海外推广宣传,这点我们是完全同意的。我们除了加强(驻海外)经贸办事处的网络之外,在过去的海外宣传活动中,我们亦联系了各个领域的不同团体,包括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和当地经贸办事处等。在这些宣传活动上,例如上周在日本举行的「香港周」活动,亦涵盖了不少相关专业团体, 包括由建筑师举办的展览。而在商经局属下的经济办事处(驻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及投资推广署其实不只服务商经局,而是任何一个局,无论是教育,以至创意产业、科技等,我们都会就不同范畴作海外推广。我们越来越重视将政府与政府以外的机构连成一体,尤其是作海外宣传时。特首曾在今年年初举行一个高层会议,将上述的团体,连同一些大的法定机构,例如Stock Exchange(香港交易所)、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港铁公司、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等,综合不同机构的力量,在海外立体地宣传香港。
   
  最后,我在刚才亦提过,在把握机遇时,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国家现时在「一带一路」及大湾区的发展中所给予香港一个更大的空间,而这空间不单是外贸方面,反而很多时会为专业服务行业带来很多商机。
   
  有人亦提及「一带一路」是否只会向外走?以往我亦説过,在很多大型的「一带一路」项目中,我们看到有一个商机,就是这些项目如果在香港立项时,其合约及贸易商谈可在香港处理,从而为香港本身制造多一些专业服务的机会。最近我们透过「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支援香港十多个专业团体,与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超过一千个会员作定期商讨,目的是希望扩阔专业团体及内地企业,包括央企、国企及民企互相合作,我们确信这样能达致双赢的局面。
   
  主席,刚才署理财政司司长已就旅游、会展、创意产业、消费者保障等作详细介绍,我不在此重复。我反而想藉此机会,就刚才有议员提出国家数天前在上海举办的进口博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一个总结。
   
  香港积极参与今次的进口博览,因为我们觉得国家能够将大门敞开,在国际贸易上有来有往,除了国家得益,香港亦得益,在世界市场亦是多赢的局面。我们今次参与进口博览时,带同一百六十多个企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及多个商会一起出席。我们亦举行了多场洽谈会,以「国际贸易 香港经验」作为主题。在参与进口博览时,我们的口号是「香港 进」,以充分反映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从来都是国家的进出口大门,亦是国家企业走进国际市场的大门;这亦代表香港所有商务条件的进步,以及与时并进的步伐,既巩固主流行业,亦提供多些机会予专业服务行业。在国际贸易逆转的气氛下,在不稳定的环境中,香港会继续维持刚才所列举的优势,努力ᚒ进,迎难而上。
   
  我就此发言,支持动议,多谢主席。
 
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43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