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务司司长出席第十届两岸四地养老保险与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讨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十月二十二日)出席第十届两岸四地养老保险与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讨会的致辞全文:

嘉时(香港退休计划协会两岸四地养老保险与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讨会召集人暨行政委员会成员刘嘉时)、Janet(香港退休计划协会主席李子恩)、胡会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王理事长(中华民国退休基金协会理事长王俪玲)、陈理事长(澳门社会保障学会理事长陈建新教授)、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大家好!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两岸四地养老保险与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每年都汇聚了两岸四地的专家,就有关退休保障的各个议题集思交流,出谋献策。今天要发言的嘉宾涵盖不同界别的人士,正好反映退休保障这个议题与大家息息相关。

  近年,香港社会一直在讨论如何改善我们的退休保障制度。我们的扶贫委员会在二○一五年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当时的委员会是由前政务司司长,也就是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担任主席。那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自一九九七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发起,就退休保障进行的大型公众讨论。这说明政府清楚认识到人口快速老化带来的挑战,并致力为长者提供更妥善的支援,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香港参考世界银行倡议的多根支柱退休保障制度模式,并采纳了四根支柱,分别是第一,多层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强制性公积金(强积金)及其他与职业挂鈎的退休储蓄计划;第三,自愿性储蓄;以及第四,公共服务、家庭支援及个人资产。这个设计体现退休保障应由个人及家庭、雇主和政府共同承担,以及通过多元渠道照顾长者不同需要的原则。

  经过六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我们认为香港应该继续采用现在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同时,我们也决定不采纳全民方式「不论贫富」的退休金方案。作出这项决定主要基于四个重要的考虑。

  第一是香港人口的变化。我们必须根据香港的人口实际情况,全面审视这个问题。香港人口正急剧高龄化。随着香港战后婴儿潮的一代已届退休年龄,我们的劳动人口预期会由二○二三年起下降。现在,百分之十七的香港人口年龄在65岁或以上,这个比例在20年之后会上升至百分之三十。换句话说,每三个香港人中便会有一位是长者。香港人口也越来越长寿,75岁或以上的长者是增长得最快的人口群组。在今天已年满65岁的人当中,每五位便会有三位活到85岁或以上,而在这三位中更会有两位活到至少90岁。当然我们会为香港人口越趋长寿而感到自豪,但这也意味着很多香港人的退休生活可能会延长至20年或30年。因此,我们必须能够有能力负担退休保障的潜在开支,这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个考虑是财政上的可持续性。作为决策者,我们有责任确保所有措施,尤其是那些用以改善民生的措施,在财政上可长远持续。现时,政府每年在各项长者福利及服务的支出约为850亿港元,占政府全年总开支约百分之二十。这些包括免供款的现金津贴、每程两港元的交通票价优惠计划、以大量公帑资助的公共医疗系统、以及让长者可接受私营医疗服务的长者医疗券计划。较早前的预算显示,若推行全民方式「不论贫富」的退休金方案,向每名长者提供每月约3,000多港元的退休金,在未来50年的开支会高达24,000亿港元的额外开支,或相等于平均每年480亿港元的额外开支。这表示在长者方面的开支会增加约百分之六十。由于劳动人口的下降,以及加税可能会减低香港作为投资地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我们应该谨慎行事,以免需要承担的费用最终耗尽政府的财政储备。

  第三个考虑是公平问题。一直以来,尽量利用公共资源帮助有需要的市民,我们的理念是要鼓励港人自力更生。所有香港人都珍惜自食其力的精神。公共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抚心自问,怎样才能以比较公平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市民?

  正如我开始时指出,我们的退休保障制度由不同支柱组成,通过各种形式的援助为长者的退休生活提供适切的保障。在现金发放方面,公共资源应针对较有经济需要的长者。从跨代的角度看公平一点,我们不希望留给子孙一个「随收随付」(pay as you go) 的「全民式」退休金制度。其他已发展经济体系的经验显示,这种制度可能会令相关开支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到一个无力承担的水平。

  第四个考虑是全面保障。相信大家都同意退休保障不应单单包含财政资助。视乎长者的年龄及身体,以及他们的家庭和财政状况,长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医疗服务、社区照顾及财政资助。

  我们提出保留现在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并不是认为单单维持现状便已足够。事实上,政府在去年初公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每根现有支柱,目的是在加强退休保障力度的同时,也维持制度的财政可持续性。举例来说,我们优化了长者现金支援制度,其中在今年六月推出每月约3,500港元的高额长者生活津贴,通过简单的申报安排,更好地照顾有经济需要的长者。现在,百分之七十二的长者都有领取政府的现金支援。另外,香港按揭证券公司也在今年年中推出一项公共年金计划,为退休人士提供多一项理财选择,让参加计划的长者可以每个月享有保证的收入,直到百年归老。

  行政长官刚于本月中发表了她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当中也提及几项改善退休保障的措施。其中包括提出方案,取消以雇主强积金供款的累算权益来抵销雇员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的安排,也就是香港社会一直在讨论的取消「对冲」安排。在取消「对冲」安排实施后,雇主为雇员所作的强积金供款将可保留在雇员的强积金户口,为雇员退休提供更好的保障。政府将提供差不多300亿港元的财政资助,这充分显示本届政府维护雇员的退休保障的决心。另外,为进一步便利选择到内地养老的长者,我们也会把更多的长者现金津贴扩展至广东及福建,向在这两个省份定居的香港长者每月发放津贴。

  此外,我们也把握科技的潮流,提倡通过创新的方式去满足长者的需要。乐龄科技是安老服务和创新科技的结合,更是应对高龄化社会的重要策略之一。为积极推动乐龄科技,政府已拨出10亿港元成立「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资助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试用、购置或租借科技产品,以改善长者的生活,并减轻护老者和护理人员的负担和压力。

  我们会密切留意这些措施的推行情况及长者不断改变的需要,以期为长者提供更适切的支援。然而,单靠政府的力量永远不足够。我们鼓励跨界别和跨专业的协作,以及公营部门与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为长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顾。今天的研讨会正来得合时,我期望两岸四地的专家能就退休保障这个议题提出精辟意见及创新构思。

  在结束发言前,我在此衷心感谢香港退休计划协会举办今天的研讨会,也祝愿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在座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
 
2018年10月22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0时4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