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出席「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开幕礼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十月六日)出席「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开幕礼致辞全文:

世雄(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林世雄)、CS(发展局副局长廖振新)、Tony(立法会议员谢伟铨)、伟国(立法会议员卢伟国)、Ricky(土木工程处处长刘俊杰)、各位嘉宾、各位同事:

  大家早晨!今天我很高兴出席「海港工情90──90周年展览」的开幕礼暨专题讲座。

  海港是我们香港人非常珍惜的宝贵天然资源,但香港的地理环境独特,高山紧贴海傍,缺乏可供发展的用地;加上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在过去几十年急速发展,塡海造地是我们过去百多年来,开拓土地的主要策略之一。香港在一八五二年已进行首个大型填海项目「文咸海旁填海工程」,以增加上环的可发展土地。此后香港成功填造了约有7 000公顷的土地,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约百分之七,对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例如,中环湾仔一带的土地,乃早年经数次填海工程得来,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等重要地标都建于填海地上。其他填海工程亦提供了重要基建设施的用地,例如葵涌货柜码头、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迪士尼乐园等,过去填海工程的设施有助香港与世界各地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缔造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现时香港共有超过350万人居于多个新市镇,占我们的人口近一半。新市镇的发展突破了土地不足的窒碍,让一代又一代香港人得以安居乐业,某程度上亦成就了香港过去的成功故事。而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新市镇,例如沙田、荃湾、大埔、将军澳和东涌,不少土地都是由填海所得,所以填海对解决本港市民住屋问题起着关键作用。事实上,于一九八五年至二○○○年这十多年间,我们就填造了共3000公顷的土地,平均每年约200公顷,在香港特殊地理条件之下,为我们创造不少空间并为城市发展奠下重要的基石。

  近年的填海工程技术不断提升,令开拓土地的施工方法更环保,能做到发展和保育兼重,尽量照顾生态环境及周边社区。例如,这里展览的东涌新市镇扩建,填海方法便采用了非浚挖方法进行工程,减少因淤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参考澳洲、美国、以色列等地的经验,在填海土地的岸边重塑「生态海岸线」。日后市民大众到东涌东的海边,放眼所见将不再只是水泥建造的人工海堤,而是由红树林、蚝篮、生态砖组成等的海岸线。海洋生物既可在此形成潮汐生态系统,居民亦可得到一个自然优美的环境及舒服的休憩空间,是两全其美的做法。

  香港拥有世界级的优秀建筑团队。我们的基建连续八年在世界经济论坛被评为基建设施全球第一。最近超级台风山竹袭港,香港没有出现严重的伤亡事故,市民的生活很快恢复正常,基建大体上安然无恙,实在得来不易。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过去和现在有份参与海港工程的每一位同事和建造业界的朋友,当然包括即将退休的韩志强常任秘书长,他们的努力为我们建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今年适逢海港工程部成立90周年,土木工程拓展署举办这个海港工程的图片展览,让我们回顾历史,一起了解香港海港工程在这百多年来的发展进程。在此,我谨祝这次展览活动圆满成功,在座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愉快。我们会和大家继续共同努力,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美好。

  多谢大家!



2018年10月6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1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