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二零一七年六月工资及薪金总额统计数字
******************
工资及薪金总额统计整体情况

  根据政府统计处今日(九月二十六日)公布的数字,在统计调查中包括的所有选定行业主类,以名义工资指数计算,二零一七年六月的平均工资率较上年同期上升3.8%。

  在二零一七年六月,约68%公司的平均工资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7%公司的平均工资率较上年同期下跌,其余5%公司的平均工资率与上年同期相若。

  扣除以甲类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消费物价变动的因素后,在统计调查中包括的所有选定行业主类,二零一七年六月的实质平均工资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5%。

  薪金总额统计方面,在统计调查中包括的所有行业主类,二零一七年第二季的就业人士名义平均薪金指数较上年同期亦上升3.8%。

  扣除以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计算的消费物价变动的因素后,二零一七年第二季的就业人士实质平均薪金较上年同期上升1.7%。

  工资率包括基本工资及其他经常性及保证发放的津贴及花红。薪金总额除包括工资率的组成部分外,还包括发放给员工的其他非经常性薪酬开支,例如非固定发放的花红和超时工作津贴。因此,薪金总额统计数字的按季变动,会受实际工作时数及支付花红及补薪的时间所影响,而出现较大变动。

各行业的变动

  名义工资指数方面,在二零一七年六月,所有选定行业主类均录得2.9%至5.1%不等的按年升幅。

  实质工资指数方面,在二零一七年六月,所有选定行业主类均录得0.5%至2.7%不等的按年升幅。

  表1载列了二零一六年六月至二零一七年六月各选定行业主类的名义及实质工资指数的按年变动。

  就业人士名义平均薪金指数方面,在二零一七年第二季,所有选定行业主类均录得2.9%至5.3%不等的按年升幅。

  实质平均薪金指数方面,在二零一七年第二季,所有选定行业主类均录得0.9%至3.3%不等的按年升幅。

  表2载列了二零一六年第二季至二零一七年第二季各选定行业主类就业人士名义及实质平均薪金指数的按年变动。二零一六年第二季至二零一七年第二季经季节性调整的就业人士名义及实质平均薪金指数的按季变动列于表3。

评论

  政府发言人指出,由于本地经济增长高于趋势,名义工资在二零一七年六月续见稳健增长,撇除通胀因素后实质升幅遍及各行各业。较低薪工人的工资增长仍然较为可观。

  包括非固定性花红及其他非经常性发放款项的就业人士平均薪金,于二零一七年第二季录得与名义工资大致相若的增幅。在所有选定行业当中,住宿及膳食服务活动业和地产活动业的薪金升幅较为显著。

  政府发言人补充,招聘意欲大致正面,以及法定最低工资于二零一七年五月上调,短期内料会为工资增长带来支持,其中以基层雇员最能受惠。然而,政府会密切留意本地劳工市场的发展,并对各项外围不明朗因素的潜在影响保持警觉。

其他资料

  工资指数及就业人士平均薪金指数是根据政府统计处按季进行的劳工收入统计调查结果而编制。

  工资统计在概念上与薪金总额统计有所不同。首先,工资率指雇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赚取的款项,包括基本工资及其他经常性及保证发放的津贴及花红,但不包括超时工作所得的收入及非固定发放的花红,而有关款项则计算在就业人士平均薪金总额内。其次,各行业的就业人士平均薪金指数是该行业所有就业人士赚取的收入的平均数,因此,指数变动会受工资率、工作时数及该行业职业结构转变的影响。相反,各行业的工资指数则是把接连两次统计期的职业结构保持不变,只纯粹反映工资率的变动。换言之,工资指数反映劳工价格的变动。再者,工资指数只涵盖督导级及以下的雇员(即不包括经理级与专业雇员),而就业人士平均薪金指数则涵盖各阶层的雇员,及经常参与机构单位业务的在职东主。由于薪金总额统计与工资统计在概念上及点算上均有所不同,就业人士平均薪金指数与工资指数的变动不一定一致。

  读者亦应注意,实质工资指数与就业人士实质平均薪金指数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而编制的,以配合该两项指数所分别涵盖的职业范围。具体来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作为总体消费物价指数,是适用于涵盖所有职业阶层员工的薪金总额的平减物价指数。至于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较低开支组别的消费物价指数,则适用于涵盖督导级及以下职业阶层雇员的工资的平减物价指数。

  薪金总额及工资统计的详细分项数字载在二零一七年六月份《工资及薪金总额按季统计报告》内。用户可以在政府统计处网站(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210_tc.jsp?productCode=B1050009)免费下载。

  有关工资及薪金总额统计数字的查询,请与政府统计处工资及劳工成本统计组(一)联络(电话:2887 5550或电邮:wage@censtatd.gov.hk)。
 
2017年9月26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6时30分
即日新闻  

附件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