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与传媒谈话全文
**************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今日我和同事专程来到探访居住于屋邨的长者,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地区设施,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将公共房屋和附近的生活环境尽量改善,令巿民的生活得以改善。
我们非常关心地区事务,亦希望日后可以与区议会多方面联络沟通,亦看看有什么关乎民生的工程可以多些联络,将巿民的所需尽量做好。
记者:局长,想问高铁每日乘客量预测,商务客在最新预测下跌了三成,整体乘客量最新预测也下跌了七个百分点,其实如何可以说服巿民要实行一地两检在香港运行高铁呢?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想可能这方面的数字,大家今日看新闻得到的印象就是估算的商务乘客量会少。大家看我们的立法会文件,其实那个数字是我们在二○一五年向立法会申请增加拨款时提出的数字,所以并不是新的东西。当然日后有多少乘客,甚或至香港巿民、外地访客,因为旅游、探亲或商务原因(乘坐高铁),其实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的看法是,一个新的跨境基础建设,其实它的价值并不是看今天的。大型的基础建设,其实建设都是为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我们看看于一九七几年兴建地铁的时候,当年有许多巿民反对。但我们回看今天,其实很多巿民都「拥抱」着地铁,若有选择时,他们都会乘坐地铁,因为又方便又快捷。另外,西铁线方面,当年有很多意见觉得这是「大白象」,觉得无需要的。但到今天,西铁线的载客量已经超过百分之一百。基本上,我们正在思考如何将人流疏导、如何加班,令负载量再增加。所以,我们将此放在高铁线时,我们要明白有这个跨境交通设施后,日后的乘客量,根据国际的经验,譬如英法隧道的欧洲之星,其实它由建造完成后到今天,它已取代了航班,占巿场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高速铁路与航空交通本身有一个竞争,亦有一个互补的作用。
(至于)一地两检,有朋友说可否在深圳两地两检呢?但我亦想问大家,如果我们乘坐飞机由香港去北京,你会不会希望在深圳落机再转机呢?或者你由香港乘坐飞机去广州,再由广州转去北京或上海呢?是不会的,我想用一个平常心,由个人的角度看,就会明白到一地两检的实际意义在哪里。
记者:有没有可能再下调经济回报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下调经济回报率,我想大家在新闻中见到的都是二○一五年立法会文件的数字。我想至于实际情况,因为所有大型基础建设最初都有一个缓冲期,让乘客和用家适应。我相信我们都需要一些时间才可以有确切的数字,任何(预测数字)在未运作之前,都是一个估算。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可以当作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记者:可不可以说说高铁有多少班短途车和长途车?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根据)高铁(香港段)我们的估算和内地铁路局的安排,在开通的第一天,如果有需求,基本上每天短途航班(应为班次)有114对的列车,即是有228班车对流。长途(列车)可以去到10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汕头等等。究竟要几多班(列车)才足够,就视乎实际需要。因为香港是一个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这)是市场操作,有这样的需求就会和内地商讨论增加班次。
记者:日前你在电台讲过会有10班,那个是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那个是指10个城市。
记者:为何长途和短途的比例会差这么大?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长途(列车)和短途(列车)的比例,我们现时看短途情况,每一天跨境陆路口岸的人流有60至70万,这是指陆路,不计算海路和航空方面。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明白实际上香港市民过境安排在短途的需求上比较大。长途方面则需要适应,为什么呢?因属于商务或旅游(需要)。长远来说,我们都会想例如西安、昆明等许多香港人喜欢到的内地城市了解时,需求会更加多的,这个则视乎发展需要而定。
记者:你之前提出合法劏房计划,和NGOs有没有什么进展?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我们不如不要用劏房这个字,因为有少许负面。我们就先叫同屋共住,因暂时都未有(正式)名称。到今天为止,社会的反应是不错的。我们在资金、空置房屋方面,社会有许多有心朋友主动联络我们,提供财政和空置房屋。另外,在运作上我们得到许多NGO,即志愿团体主动联络我们,希望在不同范畴帮忙。所以,我们现时说的不是纯粹将住宅分隔开,亦包括「光房」,甚或至改装。有些业主亦提供大约二百多尺的单位,他们都说不用再间隔,不如(将单位)给予比较大的家庭使用。日后有进一步的细节资料,我们再向大家汇报。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完
2017年7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25分
香港时间19时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