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与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会见传媒谈话全文(二)(附短片)
******************************
记者:林太,想问今日说明会讨论五十亿的教育经常性开支,其实你有三十几亿是用来资助自资院校,其实现在有些自资院校可能是收生不足,那其实为什么要用公帑资助自资院校,为什么不加些公营的本地学士学位课程?第二,其实你刚才亦说到你的行会成员很多都是旧人,其实外界都觉得好像没有什么新面孔,其实对你这个管治新风格有什么帮助?
行政长官:有关教育新资源的详细内容,我要等待明日去立法会出席答问大会的时候我会详细介绍。在我介绍完后,我们亦会安排教育局局长向传媒交代,并与持份者商讨,所以恐怕今日不可以回答你那些详细问题。
不过我可以和大家说,这一套教育新资源方案基本上得到教育界很大的共识,在立法会不同党派给我有关意见里,与我们今次提出的亦有很大的吻合性,所以我觉得公布之后应该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教育界的欢迎。行会成员和我主要官员的班子都是有人认为不够多新面孔,但是面孔新和旧不是很重要,最重要思维要创新。我在我的施政纲领里都提出,希望能够为特区政府引入一个施政新风格,政府要担当一些新的角色,在理财方面亦要有新哲学。无论是主要官员的班子或者行会非官方成员,大家都认同这些施政方向,所以在未来日子里,我们都会展现出这种新的风格、新的角色和新的哲学。
记者:刚才召集人说到希望行会在日后政策酝酿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给多些意见、与政策局沟通,是否希望日后行会的角色可以更进取?
行政长官:作为行政长官施政里最重要的顾问,事实上是需要在更早阶段去有份参与、去讨论及反映给相关的司局长知道究竟在社会上的意见是怎样,不能够往往去到最后一刻,当那些政策准备出台的时候才交给行政会议非官方成员来讨论,所以这个是我对行会成员的承诺,我日后会将其落实出来,让行会成员能够早些跟相关的司局长就着一些他们个别行会成员特别有经验、亦特别有兴趣的政策的议题,可以早些作一些互动,和政策的酝酿。
记者:林太,其实想问那个政助和那些副局方面何时会公布人选?和想问怎看教育界叶建源对于传出来那个副局很大意见,其实拣人选方面会否尽量避免有一种惊吓情况出现?以及外面刚才示威者都有问过你,你怎样跟进UGL那个事件,刚才外面示威区都有人问你,你会怎回应?
行政长官:有关政治问责官员另外的两层,即副局长和政助,在接触人选和去找这些人选的过程还在进行中。是需要有一个机制,有一个聘任委员会,应该叫Appointment Committee由我担任主席。当每一个局长自己找了副局长、政助,都要交给这个聘任委员会通过。所以这个工作是进行中,去拣选或者邀请人士加入做副局长和政治助理,与做司局长都一样,我的原则都是广纳贤能、用人唯才。他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不是主要的考虑,但当然要拥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基本法》,所以我都呼吁社会的人士,往后去看这些副局长的人选都是用我刚才说那套标准。正如我们今次无论在问责团队又好或行会里,都有不同政治立场,简单来说是泛民背景的朋友加入。我亦见不到建制派议员或朋友用一种有色眼镜去看这些人士。
UGL事件,我们要相信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而所有我们的执法机构,如果在进行调查,都是独立、不偏不倚地进行。我作为行政长官,亦不会干预或介入这些工作。
记者:林太,行会过往、过去五年经常给人说成是「一男子因素」去决定所有事,你今年怎样可以洗脱给人这种感觉?可否公开向公众承诺行会不再是一个人「话事」这么简单?
行政长官: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些揣测性说往时行会怎样决定,我不评论。但是在《基本法》之下,重大政策是需要有行会成员的讨论,如果有过半数行会成员不赞成是需要记录在案,所以作为行政长官,我想不单我,任何的行政长官都不希望政府做的政策时常都要记录在案--其实你的顾问都不同意,不过你要去做--所以一定会争取行会成员都是支持政府提出的政策。一个方法可以尽早得到行会的非官方成员的理解、支持,就是更早让他们参与在政策制定的过程里,所以刚才我亦是这样说,陈智思亦是这样说,希望能够与相关司局长在政策酝酿早期多些讨论、交流及互动。
记者:林太,在你行会成员当中不同建制党派其实都有代表,这个委任会否加强你在立法会中的政治本钱,令到一些方案比较容易令到他们接受?
行政长官:这个我又没有特别这样考虑,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有七位现任立法会议员都加入了行会,当然是对于我们能够更好掌握立法会对于行政机关有一些政策、有一些考虑的意见可以掌握得更好,但如果我们自己政策制定过程都令到这七位现任立法会议员及他们代表的政团或政党都难以接受,我相信七位现任立法会议员都会提点我们--你如果是要这样做在立法会都会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亦无办法可以强行要求他们自己各自政党的党员、党友支持政府建议。差不多,多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完
2017年7月4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5时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