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出席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年度论坛暨人民币业务杰出大奖2017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六月十五日)出席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年度论坛暨人民币业务杰出大奖2017致辞全文:
 
文禧(新城广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宋文禧)、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刚才文禧勾划了这次论坛的主旨,亦提出大家心中最关注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否可以逐一回答。今日我很高兴出席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年度论坛暨人民币业务杰出大奖的颁奖典礼。我首先想表扬主办单位在过去六年协助我们推动人民币的发展,以及要表扬业界在这方面的工作,使整个香港社会有许多渠道讨论人民币的发展、香港金融中心可以扮演的地位和角色等。我刚才与文禧提及,过去我多次出席这午餐会,去年却未能出席,但我已忘记是什么原因。文禧提醒我因为去年立法会拉布,而我有法案要待立法会通过,故此未能出席,今日我很高兴能够出席。
 
  回想人民币的发展,我可以说初期香港,甚至世界上很多人都有疑问,不相信离岸人民币中心是那么容易建立。特别是回看香港在六、七年前是否有一个建立人民币中心的条件呢?我们当时的人民币存款不是很多,大约数百亿元。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当国家的政策并非让人民币全面开放,而只是开放贸易结算,可以如何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呢?香港又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呢?在最早期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疑问,并不太知道应如何走下去。另一个问题是,香港自称是人民币离岸中心,但有很多竞争对手,有伦敦、新加坡,香港凭什么与别人竞争呢?另外亦有人问要如何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才算成功呢?因为在岸人民币的市场始终大很多,离岸可以发挥什么角色呢?这些都是大家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当然,我们明白国家推展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其过程和政策,这些政策的考虑要符合国家的利益和金融稳定,正因如此,我们在推展人民币国际化时要符合政策和监管要求。因此,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过程未必可以与数十年前当时的欧洲美元相比,因为这是不同的概念。在政策主导下,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最后的发展是值得我们骄傲,大家也看到成绩,虽然当时大家提出问题,但今时今日来说,香港可以说是全球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我们每天的交易各方面也很大、很成功。随着国家人民币开放的政策改变时,香港扮演的角色亦会改变。
  
  其实国家开放不是单指人民币,亦有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开放,造就了接下来沪港通、深港通的出现,国家在对外政策、参与国际事务方面的改变,例如「一带一路」,甚至未来的大湾区,令我看到一些新的契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说是第一步,随着国家资本市场以及其他政策的开放,我们看到整个香港金融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丰富。
 
  先回顾人民币的情况,去年人民币的汇率相对波动,这扭转了以往人民币一向单向升值的预期,在这个情况下,人民币资金池减少,但截至四月底人民币资金池仍达6千亿元人民币,规模为全球最大。值得留意的是,按金融管理局的数据,首3个月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超过8,200亿元人民币,而以三月份为例,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的平均每日交易金额达8,080亿元。我们不要经常着眼于资金池,反而金融活动也非常重要,而我们的市场仍然保持活跃。与此同时,根据国际结算银行(BIS)每三年进行一次的全球外汇交易调查显示,于二零一六年四月,在各离岸市场当中,香港的人民币外汇及衍生品交易额居首位,每日平均交易达770亿美元等值,这是所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肯定是全球最大。
 
  回想起来,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在市场发展方面,除沪港通外,深港通于去年十二月正式开通,丰富了离岸人民币资金的投资选择,在新安排下,取消了年度总额度的限制,令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沪港通和深港通中间有一个过程,沪港通初开通之时设有总额度和每日额度,大家都很小心看待这件事,亦看到投资者在沪港通开始时,其选择未必是长线的,但几年下来,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的投资选择已变得成熟,投资渠道亦稳健发展。
 
  上月香港金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出债券通,再次利用香港的制度平台,连接两地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债券市场是内地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托管规模达65万亿元人民币,是世界第三大的债券市场。而目前来说,境外投资者持有内地债券只占2%以下,故此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即海外投资者可购买我们的中国债券,发展空间相当巨大。
 
  正如沪港通及深港通一样,债券通也是利用了香港的平台进行互联互通,这可看到香港制度上的弹性及优越性,与人民币一样,都是通过制度,令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时,在风险可控下有制度上的创新。故此,香港的优点是在内地的政策开放时,可以用较细的制度成本,达到开放市场的效果。所以,从这个经验来看,香港是可以继续和业界和内地有关当局保持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空间,建设更多的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的渠道,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资机制。
 
  展望将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涵盖面很大,表现了国家对贸易合作、民心相通、贸易相通等方面的立场。在这个倡议之下,香港确实可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家应该耳熟能详我们在这方面的论点,香港是一个首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充分条件为区内基建项目提供投融资、会计、风险管理和仲裁等专业服务。这些服务是重要的,因为在亚洲有很多基建项目,而世界各地包括内地,有很多资金,全球的投资者亦有不少资金。至于如何将这些资金投放于项目,需要一个过程,是需要一些专业服务,包括保险、风险管理才可达到。在这方面,我认为香港可凭着过去的成果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扮演融资的角色。

  当然,最近的消息是香港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新成员,对香港来说的意义重大。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争取亚投行在港设立办事处和发行债券各方面的工作,以支持香港在这方面的专业服务,让香港能在这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值得留意的是香港在基建融资方面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做的事情有很多,在专业界别方面,我们经常推广「一带一路」,令专业界别不同的专业人士,包括会计、律师、工程师、建筑师能理解「一带一路」的机遇外,金管局亦牵头设立了「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作用是设立一个平台,令不同机构去参与关于基建融资合作的项目,目前已集合了多边发展银行、基建项目的发展和营运机构、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服务公司等60多家海内外合作伙伴,最近在3月的高层债权融资及投资者圆桌会议上,亦拟备一份基建投资参考清单,列出各类基建投资可能涉及的财务、商业、建筑及监管等风险和缓减措施。这些平台十分重要,得到多人的参与,令大家开始对融资的做法有所理解,希望能促进香港在这方面扮演的角色。

  另外要特别提的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我认为大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构图,因为提及「一带一路」时,对香港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远了一点,但是其发展前途很大,而相对而言,「粤港澳大湾区」与我们较近,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识,大湾区幅员广阔,是很大的经济体。当我们看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角色时,我特别希望指出的是,如果将「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湾区比较,如我所熟悉的「三藩市湾区」,共通点是有香港这个重要的国际都市,有出色的金融中心,有全球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有许多创新的企业,例如深圳是全球创新的基地。以此构图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大湾区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打造成一个最重要的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地方,我看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亦特别希望大家留意金融在大湾区的发展。

  香港和湾区很多地方都是咫尺之遥,如果你真的想理解那些公司的运作,只要花一、两小时的时间,便可以看到他们的厂房和公司。如果从金融服务、融资和上市角度来说,大湾区完全属于我们的经济区域之内。另外我们可以多点留意整个科技、创新的未来局面,而就这一点而言,香港应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融资平台,因为我们在谈论的不是很远的地方,也不是在谈论完全不懂的行业,我们在谈论的可能是深圳、前海,一些我们熟悉的公司,无论是大公司,或是初创企业。因为与香港是这么近,在语言、文化方面亦很便利,我们是大有条件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国际融资平台。这一点我觉得会是很大的发展机会,当中会牵涉些什么?当然是要令香港在参与大湾区的发展时,更加需要市场开放,说的也是在中国的政策向外开放的时候,可以开放至多少?我们可否透过大湾区的蓝图积极推动市场开放,使我们的金融企业可以参与?这就是我们自身可以如何将科技融资,无论是上市或是非上市的平台都做好,结合海外的资本和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湾区之内,这也包括香港的河套和Science Park(科学园)的初创公司,大家的初创和科技发展的企业如何结合,这令我非常雀跃。

  我刚提到很多大家可以多想一些的政策,除上市融资外,我们亦可以想想如何令跨境金融服务有更多融合和发展,我们的支付系统如何可以跨境使用等。这些我认为全都可以在大湾区的概念下大胆地思考一下。

  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中,我们目前看到以及未来的发展是,中国的市场是会继续向外开放,在这过程中,香港毫无疑问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当然要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鼓励我们的企业,鼓励香港的智库,亦要敦促政府多加推动这些合作项目。在此我再次多谢主办机构,以及祝贺获奖的金融机构。我期望将来能与业界一同努力,巩固我们的人民币业务平台,进一步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人民币资本市场的发展。多谢各位。
 
2017年6月1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12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