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动议二读《2017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致辞(只有中文)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二月八日)在立法会动议二读《2017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致辞全文:

主席:

  我谨动议二读《2017年印花税(修订)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以落实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在二○一六年十一月四日批准,并由行政长官于同日公布的新一轮对住宅物业市场的需求管理措施。

  《条例草案》修订《印花税条例》即香港法例第117章,就住宅物业交易引入新的从价印花税税率,税率划一为15%,以取代《印花税条例》下现有的从价印花税第1标准税率,即一般称为「双倍从价印花税」的税率。但是,非住宅物业交易将不受建议的新划一税率所影响,会继续按现行的双倍从价印花税税率缴付印花税。

  近年,由于房屋供求失衡,加上处于超低利率和资金充裕的本地和外围环境,导致香港物业价格持续上升,偏离经济基调,泡沫风险高企。上届政府在二○一○年推出额外印花税,以应对短期炒卖。本届政府上任后,制订《长远房屋策略》,以「供应主导」为本,致力开拓和增加房屋用地。同时,为了应对物业市场过热的情况,实施多轮「需求管理」措施,以优先照顾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置居自用需求,接连于二○一二年十月推出买家印花税和加强额外印花税,以及在二○一三年二月推出双倍从价印花税,进一步打击短期投机活动、遏抑外来需求和减低投资需求,以稳定物业市场。

  这些措施都取得一定成效。在打击短期投机活动及遏抑外来需求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去年第四季,短期转售,包括确认人交易和在24个月内转售的成交宗数只占住宅物业交易总数的0.4%,远低于二○一○年一月至十一月,即推出额外印花税前的平均每月约占总成交20%。同时,去年第四季涉及非本地个人和非本地公司买家的成交只占住宅物业交易总数的2.1%;亦低于二○一二年一月至十月,即推出买家印花税前的平均每月约占总数的4.5%。

  本地住宅物业市场在经历二○一五年底至二○一六年,即去年初的短暂冷却后,在供求情况仍然偏紧及美国一再延迟加息的情况下,自去年四月起明显反弹。住宅物业市场,尤其是中小型单位市场,在去年第三季重现亢奋现象,价量齐升,而且升势逐步加剧。在去年三月至十月之间,整体楼价累积反弹了12.1%,九月和十月的按月升幅更加分别是3.1%和2.7%;九月的住宅物业成交宗数达7 800宗,是自二○一二年十月以来的新高。此外,投资需求重拾升轨,令供求失衡的情况加剧。涉及双倍从价印花税的住宅物业交易宗数,在去年八月和九月均按月急增五成,在九月更加升至2 600宗的纪录新高,占住宅物业交易总数近三成。

  这些数据均显示楼市正再次偏离经济基调;去年第三季,市民的置业负担比率(注)为59%,远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数46%。因此政府不能对楼市价格的螺旋式上升视若无睹。而且,楼市不会只升不降,若政府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去稳定楼市,任由泡沫风险进一步加剧,则最终会带来代价非常沉重的调整,危害本港整体宏观经济及金融体系稳定。

  经过慎重考虑,政府在去年十一月四日宣布推出现时《条例草案》所涵盖的新措施,目的是藉着提高住宅物业交易的从价印花税税率至划一的15%,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减少对住宅物业的投资需求,让楼市降温,防范楼市泡沫风险进一步恶化。相对现行累进性的双倍从价印花税税率,划一为15%的新税率自然对价格较低的住宅物业交易影响较大,但这符合我们特意应对中小型单位市场去年趋向炽热情况的政策目标。

  主席,我们坚持的政策取向是在当前住宅物业市场供求失衡下,优先满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置居自用需要。因此,新措施仍沿用现行双倍从价印花税机制下有关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豁免安排,不作任何改变:如买家是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而在取得相关住宅物业时不是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业的实益拥有人,有关交易可继续按较低的第2标准税率,亦即引进双倍从价印花税前的税率缴交从价印花税,不受15%新税率的影响。我们亦建议维持现行双倍从价印花税机制下,就香港永久性居民转换其唯一住宅物业的退税机制,以方便以「先买后卖」方式换楼的人士,在完成卖楼后可取回15%新税率与较低的基本从价印花税税率,即第2标准税率之间的税款差额。

  鉴于楼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所以建议的新15%划一税率须于公布后立即生效,以确保没有任何人士可在新措施公布后,而相关修订条例尚待通过及刋宪的期间从中取利。因此,《条例草案》建议新措施由二○一六年十一月五日,即公布新措施翌日起生效。税务局会记录自二○一六年十一月五日至相关修订条例获通过并刋宪这段期间的所有住宅物业交易,并于修订条例刋宪后发出通知书,提醒有关人士缴纳少付的从价印花税税款。

  主席,我们在拟备《条例草案》时,已考虑社会各界所表达的意见,包括本会,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于二○一六年十二月五日会议上提出的看法、市民对过分炽热的楼市的关注,以及大众认为有需要优先照顾目前并未拥有任何本地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的置居需要。整体而言,新措施获得社会上普遍支持。

  在政府公布新措施后,楼市气氛已有所冷却。去年十二月的整体楼价指数,主要反映十一月的市况,与十一月的相比,按月只微升0.07%,远远低于推出新措施前九、十月约3%的按月升幅。在成交量方面,今年一月的住宅物业成交宗数较去年十一月约6 740宗显著下跌51%,只有3 286宗。此外,根据税务局的数据,今年一月须按双倍或新15%税率缴交从价印花税的住宅物业交易宗数为406宗,较去年十一月约2 360宗下跌超过八成。在住宅物业交易中,涉及已持有一个或以上本地住宅物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个案,由去年十一月约1 800多宗下跌至今年一月的180宗,大幅减少九成。而在今年一月涉及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的住宅物业交易中,九成半个案的买家在取得有关住宅物业时并没有拥有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业。从上述数据可见,新措施有效减少投资需求。

  然而,住宅物业市场稳定下来不等于楼价会即时或在短期内大幅下调,按过去经验,市场通常会呈观望状态。市场走势仍看未来供应量增加及其他多方面外围和本地因素的变化,包括环球和本地经济前景、美国利率正常化的步伐、国际流动资金情况等。政府会继续保持警觉,密切监察楼市动向和不断变化的外围形势。

  主席,我希望强调,需求管理措施绝非舍本逐末之举,而是在当前供求失衡、全球低利率及资金充裕的非常情况下,应对楼市过分炽热的针对性措施。今年一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香港所发表的报告,当中亦对特区政府应对炽热的物业市场的措施,包括最近的15%从价印花税税率,予以肯定。

  政府已多次表明,要从根本长远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必须持续大幅增加房屋供应。为此,政府采取「供应主导」策略,致力透过各种短、中、长期措施增加公、私营房屋土地供应。事实上,透过政府持续的努力,私人住宅的中期供应量正在稳步增加。根据去年十二月底的最新推算,未来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物业市场的供应量达94 000个单位,是自二○○四年九月起政府按季度公布相关统计资料数字以来的新高。政府会继续寻找及推出房屋用地,确保长期有充足和稳定的土地供应,回应市民自置居所需求,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主席,我希望立法会能尽快审议及通过《条例草案》。若立法会成立法案委员会进行审议,我们会尽力配合法案委员会的工作。

  主席,我谨此陈辞。

注:置业负担比率是指就一个面积45平方米的单位而言,若以当时的按揭利率和20年还款期计算,按揭供款相对住户(公营房屋住户除外)入息中位数的比率。
 
2017年2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3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