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伊利沙伯医院公布一宗医疗风险警示事件调查结果
**********************
下稿代医院管理局发出:

  伊利沙伯医院(伊院)发言人今日(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布一宗涉及产妇分娩后死亡的医疗风险警示事件调查报告。

  伊院于今年十月十一日公布该宗医疗风险警示事件。一名怀孕三十七周的二十六岁女士,于十月六日早上到伊院进行定期产检时,发现她患有妊娠毒血症,出现蛋白尿和高血压的情况,医生安排她入院进行催产,催产期间医护人员一直监察孕妇及胎儿情况。该名产妇于同日晚上七时许产下女婴,婴儿情况稳定。产妇于生产后不久出现血流量增多,经诊断为子宫收缩乏力,即时进行紧急治疗,以控制出血情况,包括给予凝血药物、输血和放置止血球囊。其间医护人员检查已排出的胎盘,初步认为胎盘组织完整,而及后进行超声波检查,亦无发现体内遗留任何妊娠组织。

  惟产妇于同日晚上约十时情况转差,需接受急救,及后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引致出血不止。医生向病人家属解释情况后,决定为病人进行紧急子宫切除手术,以防止再大量出血。

  产妇其后转送往深切治疗部继续接受治疗,并分别于十月七日凌晨二时许及早上六时,进行两次紧急止血治疗程序,以及给予大量输血及多种凝血药物以控制出血;但产妇当时多个器官衰竭,于十月九日情况再度转差,需要于当日早上七时许进行第三次紧急治疗程序,经抢救无效延至上午十一时不幸离世。其后病理学报告显示,发现有少量胎盘组织在病人的子宫内。

  院方透过医院管理局早期事故通报系统汇报有关事件,并成立调查委员会去调查事件的根本原因,调查完成后有以下结论:

 
  1. 病人产后大量出血源于病人子宫收缩乏力,而子宫内残留的妊娠组织令情况加剧,导致出现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
  2. 各种止血治疗方案曾令病人初期的情况有所改善,使医护团队误以为产后出血情况已经受控,以致未能及时察觉病人因产后出血引致早期休克征状;及
  3. 医护人员检查产后胎盘时初步认为胎盘组织完整,以致于诊断作出处理方案时,集中处理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
 
  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下列建议以提升病人安全:
 
  1. 院方应检视处理产后出血的相关指引,包括为病人放置止血球囊后,需适时为病人进行评估;若初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必须及时提升治疗级别;及
  2. 院方应加强员工对及早察觉产后出血症状及相关治疗的培训;并透过演练作评估和监察团队表现。

  发言人表示,伊院已接纳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及改善建议,并已向医院管理局总办事处呈交调查报告。院方会为医护人员安排有关处理紧急处理产后出血的模拟训练,以提升各医疗团队(包括妇产科、麻醉科及深切治疗部)对处理产后出血的应变能力及增加产科处理急症的人手。伊院谨此再次向死者家属致以深切慰问,病人联络主任会继续与家属保持联系,向家属提供所需协助。

  伊院谨向调查委员会主席及成员致谢,委员会名单如下:
 
主席
广华医院妇产科部门主管梁永昌医生

成员
九龙中医院联网服务总监(质素及安全)陈碧姬医生
威尔斯亲王医院麻醉及深切治疗科顾问医生叶晓怡医生
伊利沙伯医院麻醉科副顾问医生李若英医生
屯门医院妇产科部门运作经理严清秀
医院管理局总办事处质素及安全部总行政经理(病人安全及风险管理)冼艺泉医生
 
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0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