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长谈特区救援队前赴缅甸协助救灾(只有中文)(附图)
***************************
保安局局长:香港的市民、各位记者朋友,首先就昨日(三月二十八日)在缅甸发生的7.7级地震造成大伤亡,我首先对遇难的人士和他们的家属致以深切慰问。
我们昨日得知缅甸发生大地震,香港救援队已经作出准备,随时在有需要时出发,随时候命。今日,我们正式收到缅甸驻港领事馆提出要求,希望我们作出救援行动支援,所以我们的同事很短时间已经来到机场出发去作出有关救援。
我希望同事在争分夺秒进行救援工作期间,注意自身安全,因为现时缅甸存在不确定因素。
在二○二三年我们前往土耳其进行拯救行动后,我们在派外拯救作出很多演练及准备工作。刚在三日前,消防处的同事进行了一个相关演练,所以今次能这么快出动(进行)是次拯救行动。
我们今次的行动共有51位队员,包括41位消防处的同事,四个保安局的同事,两个入境处(入境事务处)的同事,以及四位医管局(医院管理局)的同事,包括两位医生和两位护士,另外也有两只消防处的搜救犬帮忙。救援队今次带备了大约9吨的物资,包括生命探测器、搜索工具、卫星电话以及无人机。
对于同事今次如此迅速行动,以及在面对不确定性下仍无畏无惧,我向同事表示衷心的致敬。另外,也希望他们早日完成任务,安全地返回香港。多谢大家。
记者:今次机程去到缅甸已四、五小时,再深入灾区,到时可能已经天黑,现时初步部署大概如何进行?会去哪个区搜救?是否去重灾区?今次的行动有没有汲收上次土耳其的经验,如何优化?
保安局局长:我们会坐飞机到仰光,我们理解当地的机场仍然容许运作,我们之后会转车去事发地点附近,车程大约要10小时左右。抵达后,我们会在当地和缅甸负责指挥当局联络,希望统筹尽快作出拯救行动。
我们汲收了上次二○二三年土耳其行动(的经验),作出很多改善和准备工夫。首先,我们加强了演练,并汲取了上次经验,包括与保安局和入境处的同事,以及医管局的医生和护士有恒常演练。正如刚刚提及,对上一次演练是三日之前。另外,在装备方面,特别是在沟通的装备,我们今次特别带备了八个卫星电话。今次面对的挑战和上次未必完全一样,因为上次是很冷的地方,今次是比较炎热的地方,所以无论在药物的安排、装备方面,都是因应接下来所面对的挑战而作出适当调整。我对于同事的表现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在上次的经验后,已经做了很多演练。
记者:想问问今次救灾的难度是什么?对比起上次土耳其,难处是什么?未来会不会考虑增派人手到缅甸?什么情况下会增派人手?截至现时,收到多少个港人求助?有没有人受伤?
保安局局长:今次面对的挑战是有些不一样,最主要在天气方面,上次在土耳其是非常严寒,同事到达后最初两晚冷得无法入睡,要垫报纸以及用其他方法。今次面对的是比较炎热的环境,我们在医疗方面特别关注,因为炎热天气可能有其他不同情况出现,这是最大的挑战。
到目前为止,我们收到54个香港居民有关的查询,目前为止并非寻求协助,都是查询相关资料,目前为止未有正式求助。另外,我们除了派出去的队员之外,如有需要,仍有第二梯队预备好随时去支援或替换,已经有预备方案。
记者:现时有没有和当地政府的救援队商讨救援对策?有没有预算救援队会逗留多久?刚刚提及有第二梯队,什么情况会决定出动第二梯队?
保安局局长:由于目前情况多变,从现在开始计算,救援队要十多个小时才抵达。抵达之后第一时间会和当地统筹有关拯救行动的指挥官联络,作出形势评估,再看看究竟在哪方面、哪个地区作出救援工作。另外,我们的第二梯队已经做好准备,如有需要,在评估形势后觉得需要增援的话,就可以去增援;如果(救援队)需要从事较长时间的行动,亦会有更替、替换的方案。
记者:今次救援队的规模是考虑了什么因素?
保安局局长:今次派出的规模和上次土耳其的规模相若,考虑的因素包括要去的地方多远、面对的挑战可能是什么、形势和情况会是如何,以作出考量。正如我所说,如有需要,第二梯队已经准备好随时出发支援。
记者:特区救援队会不会和国家救援队联合搜救,抑或会分开行动?今次行动是否应缅甸政府要求作出?第二梯队的人数有多少人?
保安局局长:今次的救援队作为国家救援队的一部分,国家救援队在今早较早时已经出发。抵达后,我们会和缅甸有关当局和国家救援队一起作出协调,以决定分工情况。有关第二梯队的人数,每个梯队的人数都是和今次相若,如有需要,就会进行相关行动。今次的行动是应缅甸驻香港领事馆作出的要求而作出,正如我刚才所说,在未收到缅甸领事馆提出要求时,我们已经作好准备,所以才能在今早较早时收到派员协助的请求后,在几个小时后就来到机场准备出发。
完
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7时49分
香港时间17时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