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四题:公营医疗服务及收费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哲玄议员的提问和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的答覆∶

问题:

  政府刚公布全面改革公营医疗服务收费。据悉,香港公营医疗政策的原则,是不容有市民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服务,但历次医疗服务收费检讨均忧虑医疗开支的可持续性。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推动广泛使用由医务卫生局制订的参考概览或临床路径,让化验、造影、用药、放射治疗和手术等医疗程序有所依循,以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安全和提升效益;及

(二)有否考虑为市民设立用于支付共付费用的个人或家庭医疗户口,并在公营医疗机构设立与自愿医保计划赔偿额挂钩的优等住院和日间收费服务,以给市民多一个选择,同时为昂贵治疗项目的收费封顶,避免市民因病致贫;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拥有高质高效的医疗体系,而公营医疗系统是我们医疗系统的基石和全民安全网。不过,面对人口老化、服务需求和医疗成本上涨等挑战,香港医疗体系必须改革才可持续发展。医疗改革环环紧扣,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刚刚公布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是基于五大原则:

(一)承担不减──改革所得会全数投放在公营医疗
(二)「能者共付,轻症共付」──我们要扩展提升共付机制
(三)「有加有减」──加的是对「贫、急、重、危疾」病人的保障,减的是减少浪费
(四)高度资助──维持九成整体公营资助率
(五)循序渐进──希望在五年内达致目标

  透过收费改革,我们可以引导市民善用医疗资源、减少浪费滥用,并全方位加强对「贫、急、重、危」病人的医疗保障,从而确保公营医疗系统更精准目标资助,更好发挥全民安全网的作用。

加强医疗保障有三方面:

(一)优化医疗费用减免机制,提升入息及资产申请资格上限,大幅加强支援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社群;

(二)引入公营医疗服务项目全年收费上限一万元(自费药械除外),更好照顾重症病人,为全港七百万市民提供保障;及

(三)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创新药械,并放宽自费药物医疗器械安全网的申请资格,让更多危疾病人特别是中等收入人士,可以得到自费药械资助。

  就林哲玄议员的提问,经谘询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后,现回覆如下:

(一)香港的医疗体系公私营医疗双轨并行,私营医疗界别提供各种普通科、专科及住院服务,与公营医疗系统互为补足。要改革本港医疗体系,在改革公营医疗的同时,亦要增加私营医疗收费透明度,以及推动医疗服务提升质素和成效指标。我们计划于今年稍后时间,就增加私营医疗收费透明度立法建议进行谘询。

  在推动持续提升本港医疗水平包括质素及效益方面,《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会组织专业平台,以实证为本,制订临床指引,并研究建立公私营医疗服务质素及效益基准。为此,医务卫生局已经推动香港医疗卫生界七间主要机构,包括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卫生署、医院管理局、基层医疗署、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以及香港私家医院联会,筹组「医学实证与临床卓越研究所」(「医卓所」)。

  「医卓所」作为一个专业主导、实证为本的平台,成员横跨香港公私营医疗界别,旨在有效搜集数据和案例,详细探讨筛查、诊断、治疗和管理不同疾病的临床做法。该所将会评估各种医疗选项的效益,包括药物、医疗器械、诊断技巧、手术程序、非药物治疗及创新医疗科技等,并因应评估结果制订临床指引,以及研究建立公私营医疗服务质素及效益基准。「医卓所」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内正式展开工作。

  透过「医卓所」的工作,我们期望能够协助业界识别具备成本效益的医疗方案,使病人受惠。这亦有助促进医护人员的专业交流,了解并应用最新技术,进一步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二)关于第二点,自愿医保计划目前的设计,赔偿安排已适用于所有住院服务提供机构,包括公营医疗系统。对于为市民设立个人或家庭医疗户口,支付公营医疗共付费用,以及于公营医疗体系内设立与自愿医保赔偿额挂钩的优等收费服务等建议,政府乐意聆听社会各界及相关持份者的意见,考虑相关安排的实际需要并研究可行性。

  就为昂贵治疗项目收费封顶的建议,政府推动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已经全方位加强对「贫、急、重、危」病人的医疗保障,强化各项安全网措施,亦包括增加资助需要昂贵药械的病人,避免市民「因大病致贫」。事实上,现时我们的安全网所涵盖的药械已经设有收费封顶机制,病人在安全网中最高的分担额为每年一百万元。不过,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崭新药械和治疗技术十分昂贵,在现时公营医疗系统资源紧绌的情况下,划一为所有相关项目收费封顶未必切实可行。

  要切实应对医疗系统面对的挑战,我们必须持续迈出改革步伐,继续多方面推进医疗改革。至于长远的医疗融资安排,政府会一直聆听各方的意见,亦欢迎持份者多提出建议,市民多参与讨论,为未来最切合香港情况的医療融资改革凝聚共識。多谢。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2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