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三题: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
******************
问题:
关于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有意见指出,初创企业在杭州有较充分的试错空间,包括在政策层面有包容失败的制度设计,在资金层面有政府研发的补贴及科创基金,市场有多元资本耐心「陪跑」,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设立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在引导耐心资本投资时,会否制订参考性指引以增加多元指标的权重,例如企业创新能力、成长性及研发强度等;
(二)鉴于有意见认为,杭州不断推进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是内地部门简政放权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结果,特区政府会否参考杭州政企经验,全面检讨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包括资助基金申请的审批速度、资源对接效率等),并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制订指引,以提高办事效率;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鉴于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其中开拓应用场景是其重点工作之一,而有意见认为,行业垂直大模型能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垂直类大模型须与行业数据及知识结合,政府有何计划发动企业的创新力量,以及引导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及数据服务商等,以强化高质量行业数据要素供给;及
(四)鉴于据悉,杭州及其周边区域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完备的产业链支持(例如Deepseek的产业链全部来自杭州,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则依托杭州及义乌和上海两个邻近城市的资源),特区政府有何措施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在人工智能产业资源上的合作,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
答覆:
主席:
就廖长江议员的提问,现回覆如下:
(一)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及创新科技署正筹备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投资策略性新兴及未来产业。按现时的构思,基金会涵盖五个主题板块,而每个主题板块下会设立一至数个子基金,每个子基金的期限可长达12年,充分体现「耐心资本」专注长期投资及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等特质,有助持续支持创科产业的成长、壮大与成熟。
政府将会作为子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向各子基金投入资金,而经公开申请并获甄选的基金经理将会成为子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s),负责按有限合伙基金的形式成立子基金、为子基金筹集市场资金、管理子基金的日常运作,以及根据投资框架投资合适的项目。
基于市场化运作,我们期望基金经理发挥其专业投资能力,在符合相关投资要求的前提下,物色具潜力的创科企业,并作出全面的评估及合理的投资决定,为创科企业提供适切的资金支持,以促进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致力推动各决策局/部门(局/部门)应用创新科技,提升运作效率及改善公共服务。数字办亦会就数字技术和创新科技的应用、数据共享、业务流程重整、设计思维、变革管理等范畴,为各局/部门提供意见及顾问服务,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效率和服务质素。
在推动政府电子服务方面,自二○二四年年中起,所有牌照、涉及申请和批核的政府服务(共约1 480项)及表格(超过3 800张)已达至全面电子化,即有关牌照和服务均可以电子方式申请、付款、领证;如因法例或国际惯例要求而须亲身交件或领证,申请人最多只须到相关政府办公室一次。
在二○二四至二五年度,数字办透过「精明规管」及「精简政府服务」计划,推动共47个局/部门提出近180项方便营商及精简措施,涵盖约400项牌照及服务,例如透过跨部门数据交换,免却企业和市民申请牌照和政府服务时重覆提交资料;以及引入自动化审核流程,以缩短处理和批核申请的时间等。
此外,各局/部门正陆续推出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项方案」,包括运用人工智能及聊天机械人技术改善政府热线服务;运用数据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可视化仪表板等技术提升服务管理;以及利用影像分析功能,加强公众货物装卸区的保安监控等。
(三)高质量的数据是推动大模型训练、行业垂直大模型研发和产业应用的必要条件。政府一直推行开放数据政策,并积极鼓励公私营机构开放更多数据,供业界创新应用。现时,「开放数据平台」已开放超过5 500个数据集,涵盖不同行业和界别,包括财经、教育、运输、社区及社会福利、法律及保安等,而空间数据共享平台亦已开放超过1 000个空间数据集,涵盖规划、地政、屋宇、运输等范畴,助力业界利用数据集,结合市场上的大模型、行业数据及技术,开发更多更好的行业垂直大模型及创新方案。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便利措施已扩展至各行各业,进一步促进更多便民利企的跨境服务及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数据流通,加快数字经济及智慧城市发展。
此外,二零二五至二零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亦将会引导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
(四)政府一直通过「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协调和推动粤港两地资讯及通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专责小组将会加强粤港在人工智能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并落实合作措施以配合发展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本港两大创科旗舰(即香港科技园公司和数码港)积极拓展其大湾区的伙伴网络,协助园区企业拓展大湾区业务及吸引区内企业落户园区。以前海为例,数码港在二○二一年一月与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其后于二○二四年八月深化合作协议,至今两家前海企业已经落户数码港,包括一家专注人工智能动画制作的企业。此外,约10家数码港企业正探讨落户前海,近半数涉及人工智能,包括分别应用人工智能于教育科技、电子商贸及保险科技的初创企业。另外,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于二○二三年启用,让有兴趣开展大湾区业务的机构和企业先行落户园区。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共有58家企业及研发中心进驻,其中约40家涉及人工智能相关业务。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区政府于二○二四年十一月发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阐述河套香港园区的愿景与使命、规划布局、发展方向、策略和目标,当中提出在香港园区聚焦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科技领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机制,鼓励海内外的人工智能企业落户河套并拓展业务。
完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41分
香港时间12时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