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就「善用香港海岛和海岸线资源,推动海上旅游发展」动议辩论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以下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体旅局)副局长刘震今日(三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善用香港海岛和海岸线资源,推动海上旅游发展」动议辩论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
 
  我感谢刘业强议员提出的议案,以及郭伟强议员、严刚议员、李浩然议员及苏长荣议员分别提出的修正案,让大家有机会在立法会讨论如何善用香港海岛和海岸线资源,推动海上旅游发展。
   
  今日的议题十分重要,我们不单要把海岛和海上旅游做好,更要做大、做强。
   
  行政长官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指出,政府会以创新思维打造香港成为首选旅游目的地,利用好香港丰富和独特的资源,做到「香港无处不旅游」。及后在去年十二月底公布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蓝图2.0》),提出了推动四大「+旅游」方向,将香港四个香港具备世界级顶尖资源但尚未全面向全球旅客展示的领域与旅游作深度结合,其中一个领域正正就是「生态+旅游」。
   
  而在「生态+旅游」当中,《蓝图2.0》亦特别强调要拓展海岛旅游,以及善用海滨资源。《蓝图2.0》提及香港生态资源潜力巨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亦应适度将这些珍宝公诸于世,多用、用好香港1 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全球旅客能够在尊重生态的前提下,体验香港近在咫尺的世界级大自然之美。
   
  有了大方向,那么推动海上旅游发展的整体发展策略为何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策略出发。
   
  首两个发展策略都跟地理布局有关。第一,是善用维港及海滨两岸,打造特色旅游产品。香港的维港名闻遐迩,是非常珍贵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更是香港的旅游名片。我们的策略是令维港观光游的产品种类变得更多元化,并以维港为核心,开拓维港东、西部水域的旅游产品。此外,我们亦会思考如何利用好海滨两岸,进一步发展具商业元素的优质特色旅游项目。
   
  第二,是开拓外岛的蓝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及度假项目。香港东部和东北部水域拥有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不少水清沙幼的海滩,配合各有特色的乡郊传统文化,非常适合发展「跳岛游」及不同形式的水上活动项目。此外,作为香港最大岛屿的大屿山亦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香港国际机场和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优势,具有进一步发展度假酒店及康养旅游的条件。
   
  第三,是要做到多元化、多面向。我们需要因应不同岛屿的旅游潜力及发展条件,开发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应对不同客群的需要,从而突显出香港海岛旅游的独特性。而在推进的过程中,亦应结合官、民、商多层面的力量,文体旅局会切实做好推动者、协调者、促成者的角色,亦善用商界的资源、创意和市场触觉,连同政府推行的项目,带动维港及海岛旅游提质、提速、提效发展。
   
  最后是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透过不同渠道,全力向内地及海外旅客宣传香港丰富多样的海港及海岛旅游资源,建立香港旅游口碑。
  ​
  主席,文体旅局和发展局会细心聆听各位议员就发展香港海上旅游的观察和建议,稍后我们在总结发言阶段再详细回应。
 
2025年3月2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0时5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