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二十题:发展人工智能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卢伟国议员的提问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人工智能(AI)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促进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据报,最近内地有AI企业研发出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大型语言模型,展示AI创新的巨大潜力。此外,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于二○二二年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重点发展AI及数据科学产业。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尽快制订整全的AI发展蓝图和策略,就「官、产、学、研、投」相结合的各方面,包括相关法律和规管框架的订立、土地供应、专项资助、税务优惠、人才培训及引进、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区域合作等,提供综合配套政策措施,以发挥本港优势,提速提效推动AI的研发和应用;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会否增拨资源,以加快AI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以及支持AI在行业和公共服务的应用,并鼓励从事不同行业的市民通过持续进修基金等资助计划,学习利用AI全面提升个人技能,以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三)会否就推动AI发展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协调,特别是内地已先后推出《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香港会否与内地探讨如何加强相关的合作与良性互动;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卢伟国议员的提问,经统筹教育局及劳工及福利局提供的资料后,现回覆如下:

(一)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既是香港全力发展的关键产业,亦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创科及工业局)于二○二二年年底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蓝图》)已提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为推动本港人工智能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策略方针及具体行动纲领。循着《蓝图》的发展策略,政府在近年持续落实并推出一系列助力人工智能发展的措施,把人工智能发展策略落到实处。重点工作包括:

(i)持续透过聚焦人工智能及机械人技术的「AIR@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及其辖下的研发实验室,培训本地人才及汇聚全球顶尖科研人员,促进环球科研合作,包括在二○二三年支持在「AIR@InnoHK」平台下成立专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
(ii)数码港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超算中心),加强本港的高阶算力供应;
(iii)推出30亿元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推动科研突破;
(iv)持续推动数据中心发展,包括就北区沙岭创科用地改作数据中心及相关发展启动改划程序,以助力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产业发展;以及
(v)筹备设立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并把人工智能与机械人订为其中一个主题板块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加强引导市场资金,推动人工智能与机械人产业发展。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香港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二零二五至二六年度《财政预算案》宣布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以引导及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上游研发、中下游成果转化及场景应用。

(二)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海内外人工智能人才,以及推动人工智能在包括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本地人才培训方面,除了鼓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大学开办切合香港发展所需的课程,壮大创科等重点范畴的人才库,政府亦透过「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资助学生修读指定的自资学士学位及副学位课程,为有殷切人力资源需求的特定行业培育人才,当中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电脑科学范畴。教资会亦于二○二三年拨款一亿元设立科教创新基金,以推动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利用创新和突破性科技推进教学革新及丰富学习体验,并促进学术界与产业协作,培养大学生在数字化经济环境中成为德才兼备的新世代人才。

  此外,职业训练局在政府支持下已于二○二三年十一月成立香港资讯科技学院,专注提供资讯科技及其他相关科技课程,涵盖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不同范畴,以回应业界的人力需要。学院首届学生已于二○二四/二五学年入学。

  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培训计划亦资助本地企业让其员工接受高端科技培训,当中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培训。

  年满18岁的香港居民亦可报读持续进修基金(基金)下提供超过20项与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并在成功修毕后可申领基金资助。

  至于吸引海内外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合资格公司输入海内外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实施快速处理安排。截至二○二五年一月底,共有152名来自人工智能界别的非本地人士根据「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获准入境。此外,政府已在人才清单下纳入资深人工智能专家等创科领域专业工种,符合相关专业资格的外来人才在申请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一般就业政策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时可获得入境便利。

  在应用人工智能包括提升数字政府服务方面,HKGAI于今年二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HKGAI V1大语言模型,目标是在今年内将基于其大语言模型研发的聊天机械人推出市场,供市民大众使用。政府于二○二四年年中已开始试用由HKGAI本地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文书辅助应用程式(「港文通」),协助政府人员进行文书撰写、翻译及摘要等文书处理工作。数字政策办公室(数字办)已邀请所有决策局/部门(局/部门)安排不同职系的政府人员参与试用计划。此外,各局/部门在二○二四年至二五年陆续推出的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项方案」,当中亦有接近一半涉及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科技的应用。上述及其他有关人工智能科技应用的项目主要由数字办负责的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总目710电脑化计划分目A007GX(整体拨款)及政府其他的创科相关资源所支持。

(三)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下,香港具备条件汇聚内地和国际数据,有利本港加强与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政府一直通过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协调和推动粤港两地资讯及通讯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以及落实合作措施以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此外,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与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于二○二三年三月签署《粤港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粤港科技创新交流,强化两地产学研创新协同。粤港两地政府共同推行的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亦一直鼓励双方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就不同科技范畴(包括人工智能)加强合作,推动在高科技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提升两地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区政府于二○二四年十一月发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阐述河套香港园区的愿景与使命、规划布局、发展方向、策略和目标,当中提出在香港园区聚焦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科技领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机制,鼓励海内外的人工智能企业落户河套并拓展业务。
 
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