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实施资源效率优化计划的支援安排及人才入境计划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及社会福利署(社署)今日(三月三日)下午举行简介会,向营办津助福利服务的非政府机构讲解在资源效率优化计划下,劳福局及社署为支援机构实施计划而作出的安排。以下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在简介会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很多谢你们来到湾仔。今天我们刚与超过170间受整笔拨款津助的机构进行简介会,讲解在政府资源效率优化计划下,至二○二七至二八年度须累积削减7%经常拨款额,共商如何同心破局,一起求变、共渡时艰。
 
  简单来说,在资源方面,针对121间、占总数68%的中、小型社福机构,即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获暂定整笔拨款额少于5,000万元的机构,由于共须削减7%经常拨款额,我们无法悉数协助,现时经计算后的最新方案为我们承担其中4%,即他们的终极累计减幅为3%。我们已把影响年份尽量推迟,二○二五至二六年度仍无需削减,到二○二六至二七年度须削减1%;然后到二○二七至二八年度累计削减3%,余下4%由社署代为承担。就58间较大型机构,即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获暂定整笔拨款额为5,000万元或以上的机构,他们到二○二七至二八年度则须累计削减7%经常拨款额,我们能提供的协助是原先到二○二五至二六年度须削减3%经常拨款额将改为2%。
   
  今日的讨论中,我们亦提出一系列措施希望拆墙松绑、精简流程、提升效率、善用科技。简单而言,各社福机构剩余的整笔拨款储备共有逾40亿元。我们希望他们善用储备,因此提出容许他们保留储备较长时间。根据恒常安排,各机构须于每个财政年度终结时,将整笔拨款储备款额高于该年度营运开支的25%退还政府。现时我们提出延长期限,大机构可保留多出整笔拨款储备上限的款额由去年起计为期六年;小机构则由今年起计可保留五年,两者均可自行保留储备到二○二八至二九年度,提供空间让他们为将来保留更多储备。
   
  第二点我们希望帮得上忙的是在成本分摊方面提供更大弹性。除社署外,机构亦会向教育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民青局)及保安局等的不同基金申请拨款以推行服务或项目。我们会发出新指引,清楚列明由政府政策局或部门资助的服务或项目,无须分摊经营成本,希望省下一些行政工作,亦会探讨其他进一步做法,以减轻机构的行政工作量,腾空更多力量进行服务。
   
  此外,我们已承诺会优化检讨数以千计的《津贴及服务协议》,在不影响服务使用者的前提下,希望尽量简化及优化呈报服务资料的要求及行政工作,让他们得以集中精神优化及提供服务。
   
  以上是今日与各机构商讨的主要事项,大家的讨论气氛很友善,均是一条心希望想办法做好工作,通过求变创新应对今次资源效率优化计划。
   
记者:局长,想问之前曾提及政府有关社福服务的承诺一直有增无减,今次削减开支会否令这些社福机构更难做得好,如何可以确保服务质素?另一方面,有议员曾说过人手是社福机构的最大成本及最大开支,如今削减拨款后,如何确保其能善用人力资源?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社福机构面对的是弱势社群,照顾长者及有特殊需要的青少年、家庭、妇女、残疾人士等。我们与社福界一条心,一起想办法。今次政府提出的资源效率优化计划,适用于所有政府部门及所有政府封套持有人,包括我自己。社福机构固然需向我们申请资源,但既然要做到计划要求,大家要一同想办法在资源较紧张的环境下做好这件事。今日的简介会分两部分,其一是讲解就削减经常拨款额方面,如何尽可能减少尤其对中小型社福机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多方面,包括用好社福机构的储备渡过部分时艰,并通过拆墙松绑、精简流程,目的是希望令一元发挥一点一元的效用,希望即使在资源紧张下,大家仍可以照顾到、照顾好有需要的香港人。

记者:局长,想问刚才提到会精简流程及减少汇报及行政工作,具体是哪些方面?如何有助他们节省资源?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社福机构运用公帑,理所当然有一定财政纪律及汇报要求。惟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应审视是否有些要求或会过时,或能否以较简单方法达至同一目的。像我刚才所说的成本分摊,按以前的要求分得相当仔细,但现时我们已作放宽,机构若取得教育局、民青局、保安局或其基金的资助,则无须再分摊经营成本。这对他们有立竿见影效果,因为无须再呈报有关数字,即可减省相关行政工作。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会审视是否有其他地方能提供协助。
   
  我们提出检讨《津贴及服务协议》亦是同样道理。有些协议或已签署数十年,当时固然适用,但到现在有否可能不需要再这样做,譬如刚才社署署长在简介会上举例,在同一地方提供两种服务,现时分两份协议,我们会检视能否合而为一,减省大家的工夫以更具效益。我们现在提出的是,在不影响政府监管及不影响服务使用者利益的前提下,有任何地方能减省机构的行政工作,我们皆可探讨,大家一条心做好,破局创新以节省成本。
   
记者:局长,想问去年的方案似乎曾答应暂定整笔拨款额少于5,000万元的社福机构不会受影响。今次则有明显调整是由二○二六至二七年度起须削减1%,再下一年度则须削减2%,共计3%。他们在会上有否较大焦虑,就算600万元削减六万后,对其提供服务或人手上均很大影响,会否有任何回应或向他们提供协助?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去年提出的资源效率优化计划累计经常拨款额减幅为3%,我们经计算后认为能为中小型社福机构全数承担有关减幅,因此他们无须削减。今次正如你所说,到二○二七至二八年度的累计减幅为7%,我们实在没办法悉数承担。除协助社福机构外,在经削减的资源封套下,部分开支项目将获豁免削减,例如照顾者津贴、寄养服务津贴、短期食物援助服务的食物开支等方面我们不希望削减,我们须在已削减的财政封套下支援这些开支项目,因此我们今日已向各社福机构和盘表示,经计算后我们能承担的份额是这样。我的感觉是大家普遍都理解,亦认同我们已尽全力提供协助,因此我亦希望大家一同想办法,如何在拆墙松绑等方面尽量释放多些空间,像我所形容令一元发挥一点一元的效用,这是重要的。
   
  另外,我亦要感谢一众社福机构。大家看得到社福界很团结,《财政预算案》刚在上星期三发表,今个星期一我们就邀请所有——今日已几乎齐集——营办津助福利服务的机构到来,说得清清楚楚怎样做,他们有困难可即场表达,我们亦记录在案,未来我们会与他们就个别服务协议逐一商讨,希望想办法通过求变革新来处理好当前这任务。
   
记者:局长,刚才有提过社福界最大开支在人手方面,今次如此削减资源会否令他们需要裁员?另外刚才提到善用储备,总数超过40亿,但有68%为中小型社福机构,他们的储备是否足够支撑你刚才提到的五年期?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让我解释一下,我意思是以前做法为每个财政年度终结时,均须检视每个机构的储备有否超额,若高于机构该年度营运开支的25%则须退还政府。现在的意思是既然面对削减资源,我们不作每年检视,大机构方面去年我们提出三年检视一次,现在延长至六年,即到二○二八至二九年度,我们方再检视其储备有否超出25%的限额。中小型机构也一样,由今年起计的五年内,即到二○二八至二九年度前,我们不会逐年检视其储备额。由于经常拨款额为逐步削减,有些机构现时可能保留较多储备,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给他们多些时间调整,应对未来削减拨款。
   
  另外,你说得很对的是社福服务大多是靠人来做,因此我们希望尽可能提供较大空间,很多社福机构除获社署拨款外,亦有很多其他资金来源,如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资助,或向如较大型的赛马会、香港公益金,以至私营的慈善基金等申请拨款,若我们能提供较大空间,机构就能将所有资金汇集,尽量做得好些,希望藉此协助他们做好服务。
   
记者:想问商讨服务协议时,会否调整服务量?因为钱少了,他们可能面对严峻问题,或要调整人手,未必能提供以前的服务量,在商讨服务协议时会否作调整?另一样想问的是看到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体讲到人才计划过去两年有40万申请,他质疑当局是否有足够人手审批文件,局长会否有任何回应?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第一是关于优化及检讨《津贴及服务协议》。大前提是不应影响服务使用者,有些服务协议写得很复杂,有的按分项计算、有的则整合计算,可能须作多次量度。若能合并量度,机构可减少呈报,且不影响其服务质素,这是我们的优化方向。
   
  第二点是关于人才方面。现时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处理人才入境计划申请为全电子化,申请透过电子平台提交。接获申请后当然须检视其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以学历为例,我们有完整机制,要求申请人自费提供第三方机构认证。今次《财政预算案》有一项已实行的新猷,是10个指明入境计划过往申请无须缴费,现时则不论申请成功与否,每宗申请须缴交600元申请费。获批申请的签证费用方面,以往划一收费230元,现时短期为600元、长期——即逗留期限181日或以上——则为1,300元。我们可藉此收回一些资源,预计每年可增加约6亿2,000万元收入,目的是计及入境处提供这些服务涉及大量人力物力,做得固然好,但不应该「蚀住做」,不应提供津贴。因此我们预计有关收入足够收回成本,藉此确保每年均有资源做好工作。另外,每宗新申请及续期的审批,我们均会小心、审慎处理,现时标准很清晰,确保符合要求方会获审批及续签。
   
  多谢大家。
 
2025年3月3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21时17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