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十五题:促进基金业发展
  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李惟宏议员的提问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意见认为,政府应积极推动更全面的扶持政策,促进整体基金业全方位发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统计,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中,资金投放于互惠基金、存款、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工具的占比分别为何,并按持有有关资金者(即零售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企业)列出分项数字;鉴于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政府有何措施引导更多离岸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各类基金产品,以带动相关业务发展;
 
(二)有否统计,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跨境理财通)不断优化下,内地资金投资于本港基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分别为何,以及主要投资于哪类型基金;政府有何计划与内地监管部门商讨进一步扩大跨境理财通的基金产品范围,以及涵盖全面性的跨境基金销售及宣传活动;
 
(三)政府会否加强与内地监管部门磋商,进一步增加基金互认安排下的基金数目和产品类别;是否知悉,该等获互认的基金资料会否纳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综合基金平台,以方便投资者交易;及
 
(四)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实施后,该计划申请者投资于「金融资产」及「非金融资产」的金额比例分别为何,并按资产的分类列出分项资料;政府会否定期公布相关的统计数据;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是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管理资产超过31万亿港元。政府一直通过不同措施,以吸引更多环球资金在港管理,推动基金业全方位发展。就问题的各部分,经谘询投资推广署、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及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我现回覆如下:
 
(一)在中央人民政府支持下,香港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外汇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并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与服务,在人民币结算、融资及资产管理方面均具领导地位。
 
  政府一直致力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并积极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助力国家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监)于二○二四年四月公布推动拓展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合资格产品范围;以及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沪深港通」,均有助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增加具吸引力的投资产品,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并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此外,金管局亦联同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一月十三日宣布新措施,以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有关措施包括推出金管局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进一步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的安排、发展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抵押品的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利用「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作为香港场外结算公司的履约抵押品、推动两地支付便利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便利。我们会继续全力建设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推进。
 
  在金融产品方面,除人民币外汇交易产品外,香港提供的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与服务还包括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交易所买卖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贵金属期货等多种金融产品,种类多元化。然而,政府没有备存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中,资金投放于不同投资产品的数据。
 
(二)跨境理财通自二○二一年九月启动至今持续稳步发展,「理财通2.0」已于二○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正式启动,优化措施包括把个人投资者额度由100万元人民币提高至300万元人民币;降低南向通的参与门槛,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作为参与主体;扩大合格投资产品范围;以及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二○二四年年底,参与跨境理财通的大湾区个人投资者超过136 000人,跨境汇划金额(包括粤港澳)超过994亿元人民币。
 
  现时,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已包括所有在香港注册成立并获证监会认可,主要投资大中华区股票的「非复杂」基金;在香港注册成立并获证监会认可的「低」风险至「中高」风险及「非复杂」的基金(但不包括高收益债券基金和单一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低」风险至「中」风险及「非复杂」债券;以及人民币、港币和外币存款。政府没有备存内地资金投资于上述不同产品占比的数据。
 
  政府和香港监管机构会继续与业界和内地监管机构紧密交流,持续检视「理财通2.0」的实施情况,以研究进一步优化措施,包括产品种类及销售过程。
 
(三)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安排)自二○一五年七月生效,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基金可在双方市场按照简易程序获得认可向公众投资者销售。截至二○二四年年底,共有83个基金获两地监管机构认可,累计净认购额约为435亿元人民币。
 
  安排已于今年一月一日起优化,当中包括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及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相关措施将显著增加基金产品的多样性、提升基金销售规模,对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带来积极作用。证监会将继续与中证监保持紧密合作,持续研究及讨论优化安排,以期在国家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中发挥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资金双向流动桥梁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另一方面,由港交所开发的综合基金平台,将有助于降低基金行业的准入门槛,扩阔香港基金分销网络,提升市场效率。平台的首阶段(基金资料库)已在二○二四年十二月推出,便利投资者取览基金投资选择的资料。平台的其他服务将在今年起陆续推出,当中包括证监会认可基金(包括互认基金)的申购赎回、支付结算及代持有基金份额等功能。
 
(四)「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新计划」)自二○二四年三月一日推出并接受申请,以进一步丰富人才库及吸引更多新资金落户香港。合资格申请人须投资最少3,000万港元于获许投资资产,包括投资最少2,700万港元于获许金融资产及/或房地产(以1,000万港元为上限),以及投入300万港元于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
 
  截至二○二四年年底,投资推广署已接获逾800宗申请,其中240宗申请已获批投资规定审查。除申请人根据「新计划」在港作出的投资,政府并没有备存他们在「新计划」以外在港作出的其他投资的数据。撇除投资于「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的款项,相关获批投资分布如下:
 
  投资金额(百万港元)
合资格集体投资计划 2,968
股票 2,553
债务证券 1,018
房地产 10
存款证 5
总数 6,554
 
  政府持续检视申请人的投资情况,以优化「新计划」,包括将于今年三月一日起进一步优化净资产审查及计算的规定,以及容许申请人透过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持有资产,以进一步吸引全球资产拥有人落户香港。
 
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1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