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题∶贵宾访港计划
***********
问题:
现时,政府新闻处辖下的探访事务组透过贵宾访港计划(该计划)邀请政府和政界领袖、学者和智囊组织成员,以及商界和金融界翘楚来港,加深他们对香港的了解。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每年(i)为执行该计划而预留及剩余的款项、(ii)该计划下各项活动的总开支,以及(iii)透过该计划获安排来港的访客人数(并按访客来自的国家/地区和所属的业界列出分项数字);
(二)鉴于政府在二○一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回覆本会议员质询时表示,拟定该计划的邀请人选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有关人士在其界别或专业范畴的资历和影响力,以及特区政府的施政重点等,而国家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特区政府应发挥其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以及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当局会否参考上述讲话内容,适时检讨及更改该计划邀请人选的考虑因素;如会,详情及落实时间表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鉴于有意见认为,部分行业领袖因为其身分具一定政治敏感性,不便接受政府赞助及邀请,政府有否制订措施以促进香港与国际的民间交流;如有,详情及成效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叶刘淑仪议员的提问,经谘询相关政策局后,我代表政府综合回覆如下:
贵宾访港计划旨在邀请香港以外地区人士,如政商界领袖、行业翘楚、智库成员、意见领袖和学者等具影响力人士到访香港,亲身了解本港最新发展、机遇和优势,把真实的香港好故事「带回家」。政府在拟定邀请人选时会参考国家当前的发展策略和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包括「一带一路」倡议、香港在「十四五」规划下的「八大中心」定位,以及特区政府锐意拓展的新兴市场如中东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等,通过计划针对性邀请相关地区国家和范畴的人士访港,以扩大香港的朋友圈,开拓并深化交流合作。
贵宾访港计划所涉开支从政府新闻处的年度拨款支付。二○二○/二一年度至二○二二/二三年度这三年间因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首两年并无贵宾在该计划下访港,而第三年则有两名访客,有关开支约为34,000元;二○二三/二四年度有39名访客来港,有关开支约为190万元;二○二四/二五年度(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有43名访客来港,有关开支约为110万元。这些访客来自内地、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中东和大洋洲,涉及的界别包括政府、商界、学术、艺术文化、创新科技、国际/区域组织和智库等。
从以上访客数目增长可见,贵宾访港计划能有效 「请客来」,有助拓展香港的国际联系,政府会继续用好这个计划,对外宣传推广香港的优势。
除了贵宾访港计划外,政府一直透过不同渠道和安排,促进香港与内地以及国际在相关政策范畴的民间交流。就民青局的工作而言,我们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内地和国际交流和实习机会,推动他们拓宽视野,与各地的青年交流。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共有约25 000名及4 800名青年分别参加民青局在二○二四/二五年度举办的各项境外青年交流和实习计划。在二○二五/二六年度,民青局亦推出优化措施,鼓励获资助的非政府机构举办更多双向交流项目。另外,为了扩展青年人空间和网络,民青局会将启德社区隔离设施改造为青年发展设施,包括设立「青年驿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艺术与体育交流空间,以促进内地及海外青年与本地青年双向交流,为青年创造一个启发创意的地方。为推展相关项目,政府已在二○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发出招标文件,透过公开招标以短期租约形式选出一个合适的团体营运这个青年设施。我们预期相关设施将于二○二五年内开始有序投入营运。
此外,特区政府14个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办)一直透过其网络,以不同渠道积极进行对外联系和推广工作。各经贸办走访其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与当地主要行业组织、商界领袖及重要人士会面,介绍香港最新发展和主要政策措施,向他们积极推广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并邀请有关行业领袖及重要人士访港,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香港的最新情况。
另一方面,投资推广署一直与各政策局合作,透过举办日常和大型投资推广活动,邀请或吸引海内外商界领袖、行业领袖及其他重要访客来港,让他们亲身感受在港设立业务可享有的独特优势。其中,大型投资推广活动的例子包括「裕泽香江」高峰论坛、香港金融科技周,以及StartmeupHK创业节等。投资推广署在二○二四年成功协助539间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由此可见,该署举办的活动有助促进商界和行业之间的民间交流。
在创新科技方面,政府一直致力促进不同的国际创科活动,吸引海内外的创新科技行业精英、企业代表来港交流。以二○二四年四月的香港国际创科展为例,活动吸引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在二○二三年十二月,2023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于香港举行,汇聚来自15个成员经济体逾600位亚太区的资讯及通讯科技领袖和业界翘楚。
在教育方面,为实现发展香港成爲国际教育枢纽的目标,政府将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全方位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来香港留学,并支持本地专上院校加强国际交流及联系,把握发展机遇,说好香港故事,从而进一步巩固本港高等教育界的国际地位。为支持大学进一步向世界推广香港高等教育的工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在二○二二至二五三年期拨款2,047万元予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共同参与的大学校长会国际化小组,以参与和举办各项海外活动,包括在美洲教育者年会暨教育展、欧洲教育者年会及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国际博览会中联合设立香港馆,并到访不同地方招收海外学生。为推广国际化,教资会资助大学将继续进行联合招生路演,并参与当地教育展,致力招收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留学香港。
在旅游方面,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持续将来自世界各地媒体、影视红星、网红博主等深具影响力的各界人士「请进来」,亲临香港,亲身体验,并为他们度身订造个人化的主题行程,产生正面口碑,透过他们的影响力,将香港历久弥新的魅力传遍全球,吸引各地旅客来港旅游。旅发局亦透过安排考察团,让外地旅游业界亲身来港感受不同旅游体验,激发他们的灵感,推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另外,旅发局一直积极安排会展旅游业界代理、企业及商会代表访港,让他们了解香港最新的会展旅游资源及亲身参与及体验不同盛事,争取他们在港行大型的会议展览活动。旅发局更带领旅游业界参与大型旅游展览和活动,进一步推广香港。
在文化交流方面,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文体旅局)每年资助香港艺团/艺术家在海外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在海外举办的「香港周」,宣扬中华文化及香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此外,由文体旅局呈献,康文署策划的「亚艺无疆」艺术节于每年九月至十一月举辧,涵盖舞台演出、展览、户外嘉年华和电影放映等。「亚艺无疆2024」的演出和活动超过100场,吸引逾100 000人次参与。康文署会继续策划「亚艺无疆」艺术节,将其打造成文化演艺交流项目品牌,为不同国家提供恒常交流的平台,以及展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精髓,进一步推广香港作为亚洲文化大都会的形象。
另外,文创产业发展处(文创处)透过创意智优计划为七个创意产业提供资助,培育具产业化潜力的文创项目,引进市场资源,促进跨界别、跨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项目,支持创意业界参与内地和海外商业展演及展览,组织业界考察团到内地和海外开拓商机,为香港文创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创处推动香港设计产业积极发挥平台角色,成为中外设计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协助香港文创设计人才创作更多兼具中华文化及香港特色的文创产品。文创处亦推动更多香港和海内外文创产品加入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进文化知识产权交易和转化,并加强支援本地原创作品打入内地及国际市场。
于去年十二月圆满举行的首届香港时装荟,汇集了不同时装设计活动,包括高峰会和论坛、展示本地和海外设计师的高级订制服装、工装、晚装和其他类型服装的时装表演和展览、亚洲区得奖时装设计师作品展、展现跨艺术领域合作的晚会等;同时引入崭新元素和周边活动,吸引香港、内地和海外具分量的时装品牌及业界人士参与。文创处会继续致力将香港时装荟发展为年度盛事,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国际时尚界的影响力和地位,打造香港成为亚洲时装设计中心。
为响应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下肩负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电影发展基金(基金)于二○二三年推出亚洲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资助亚洲国家电影人合作拍摄的电影计划,制作富香港和亚洲文化特色的电影,同时让香港电影「走出去」。基金于二○二四年将原有的亚洲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进一步扩展为欧亚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资助起用欧洲和亚洲国家电影人合作拍摄的电影计划,制作出富香港与欧亚文化的电影,同时让香港电影更容易打入境外市场。政府亦透过境外重点影展推广计划,支援香港电影在境外进行宣传活动,促进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包括举办内地及海外考察团,率领香港新进导演及业界代表参加当地的电影节/影展。
总括而言,政府现时透过贵宾访港计划以及其他不同的措施,促进与世界各地不同持份者的交流。相关政策局会继续按照其政策目标,深化与持份者的交流和合作。
完
2025年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5分
香港时间15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