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财政司司长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与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机构代表于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动发展研讨会后会见传媒谈话全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今日(五月七日)出席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动发展研讨会后,联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梁凤仪、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高鹃和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会长连少冬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财政司司长:各位传媒朋友、各位市民,大家好。今年是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开展十周年。在此具纪念意义的时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证监)早前在四月十九日公布新一轮五项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合作的措施,四项涉及拓宽互联互通机制的内涵以及优化相关安排,另一项则是鼓励内地的重点龙头企业来香港上市。这些措施出台后,各界反应十分正面,相信有助推动香港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让金融业界能够充分了解与内地金融市场合作的最新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听取业界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特区政府安排了这个座谈会。

  我们很高兴今日有超过200位金融业界的翘楚出席这个研讨会,并踊跃发言。发言的人士均衷心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对香港金融业的未来发展信心坚定。他们就特区政府与内地部委和监管机构落实有关措施的细节,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意见。特区政府和各金融监管机构将尽最大努力,尽快落实中证监公布的各项措施,并会充分考虑今日与会者所提出的意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发展,全赖一条独特而简单的方程式——「国际优势+中国优势」。我们会继续用好中央的政策支持,发挥香港联通世界的国际化独特优势,积极扮演好「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全力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方向,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支持创科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投融资需求。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吸引更多企业、资金、人才来香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今日与我一起有几位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人以及业界的代表,看看大家有什么提问。

记者:司长,你好。想问中证监提出的几项措施,政府预计对于香港的资本市场可带来多大的资金规模?目标是多少?细节的落实,政府需时多久准备?与内地监管部门的沟通是怎样?下一步互联互通的发展,会否就是「新股通」?谢谢。

财政司司长:就着各项措施,我们正跟中央相关部委和内地机构沟通,尤其是就着一些落实的细节商讨。每个措施所需的时间都不同,我们当然希望是尽快,亦采取「成熟一项推一项」的策略。就此,我请梁凤仪行政总裁向大家说明跟证监会相关的事宜。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正如刚才司长所说,每一项措施我们都在积极推行之中。我们希望各项措施都可以在今年内推出,有些会在第三季,有部分可能会迟一点。 其实在措施宣布前我们已和内地监管部门有一定的共识,但我们亦要在设计及监管协作上再作仔细磋商,令政策能够尽快落地。

财政司司长:我再请港交所的陈翊庭行政总裁。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刚才(财政司司长)已提及我们会成熟一项推一项。因为我代表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所以特别希望阐述第五项,有关鼓励高素质的龙头企业来香港上市。当然,这对我们激活IPO(首次公开招股)市场有一个正面作用。最近大家都留意到,其实在这五项措施公布后,至少市场在成交量等各方面有明显改善。我们亦与很多业界代表讨论过,特别是海外投资者,他们得悉有这些措施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颇正面的信号。你刚才的问题提到(将吸引的资金规模)具体会有多少,我想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量。不过,凭我们最近所见,特别是资金流向,我可以分享,例如昨日单日北向做了1,880亿元人民币,这是历史以来第二高的。我相信这是很正面的,外资对我们中国企业是十分有兴趣,我认为大家未来的工作是尽快落实这些措施,希望可以继续带动一个更积极、更正面的市场气氛。

记者:你好。我想问龙头公司的定义是什么?多大才算是龙头公司?以及香港近年都少些TNT和semiconductor等那些高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现时是否已经有共识会让这些高科技或者比较敏感的公司,他们已经同意会来香港上巿?谢谢。

财政司司长:这当中的重点是内地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当然有一定的规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亦积极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因此在我们「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大型龙头企业我们固然欢迎,但是一些规模即使不很大,只要其技术领先、发展面向国际市场,来这里进行国际融资,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有帮助,也可以激活我们这个市场的相关板块,我们都非常欢迎。

记者:司长,你好。其实刚刚讲了很多互联互通的措施,但除了互联互通外,香港还有什么具体措施去吸引国际资金?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财库局在中东方面正进行一个代表团,未来将会见哪些机构?与中东方面的合作会否有一些进展可以说说?多谢。

财政司司长:好的。我请许局长先讲。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谢谢司长。正如你(记者)刚才所说,Joseph(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正率领一个香港金融发展局的代表团访问中东。今次访问有几个目的,第一是希望可以跨界别地在不同金融领域层面与中东相关机构建立对接,既有官方,亦有不同金融行业,包括基金、证券业等。另一方面,除了对接外,是看看香港和中东下一步可在哪些方面共同深入推动合作,因为很多共同挑战,例如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科技等,都不只是香港面对,而是全球,包括我们自己的国家和不同地方,也面对这些共同挑战。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共同的解决方案,既有一些包括融资,亦有一些包括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而香港就这些领域都提供很多选项。故此,我们会持续在不只中东,以至东南亚和其他地方,包括财政司司长刚访问回来的格鲁吉亚,推动不同方面和层面的合作,一方面令大家了解香港金融的最新发展,亦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会。

财政司司长:至于吸引资金,不管是国际资金,或是内地资金,我们都全力去争取。举例说,在日后的互联互通机制的「南向通」当中,我们会争取内地支持,让更多在香港上市的国际公司纳入「南向通」。由于这些公司都是有相当规模和业绩的公司,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这就会丰富了他们的投资选择,同时,亦吸引他们的资金来到香港。所以除了国际资金外,我们是全方位的,内外资金都要吸引。

  在吸引国际资金方面,中证监出台这几项措施固然重要,但总的来说,特区政府在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就是除了通过股票市场之外,发展债券市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绿色及可持续金融,金融科技发展、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换句话说,是多方位地丰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生态,提升我们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汇聚更多的资金和人才。

  刚才那位记者问到接下来有什么创科公司。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于创科这个板块,我们非常着重,它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推动这方面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配合国家政策,另外一方面亦提升股票市场的内容和丰富生态。此外,创科发展是全球大趋势,这方面未来的发展空间亦会很大。

  最近我到过苏州和杭州,到访过一些当地的创科企业,他们不约而同说,即使在内地做得很大、很成功也好,想国际化的话,第一站想到的就是来香港,希望透过利用香港这个平台筹措资金,支持其海外发展。至于如何吸引这些创科企业来香港,港交所做了大量工作,我请陈翊庭行政总裁就这方面补充一些资料给大家。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多谢司长。我想就创科企业来香港上市,我们深信香港作为一个融资平台,与国内几个交易所,其实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为什么?往往这些创科企业,他们的融资需求很大,因为他们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他们要做很多研发。而他们整个发展周期,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可能出现在他们仍未有收入或盈利的时间,他们就需要做IPO去融资。我们在制度上其实已经配套了一些相关的条件,让他们去做融资,例如我们不时会检讨我们的上市规则和上市制度。过去几年,由二○一八年开始,我们已经配套了几个新的上市章节,包括18A即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再近期一些就是18C即特专科技公司。这些真的为了一些创科企业量身定做,特别可以照顾他们的融资需要,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推广。加上四月十九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五条惠港措施,其中鼓励龙头企业来港上巿,我们希望可以利用好这个措施,积极地推广我们的融资能力,希望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更多优质的,特别是创科方面的企业,来香港上市。

(请同时参阅答问内容英文部分)
 
2024年5月7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2时08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左三)今日(五月七日)出席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动发展研讨会后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左二),联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机构代表会见传媒。

网上广播

财政司司长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与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机构代表于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联动发展研讨会后会见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