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与传媒谈话全文(一)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七月六日)出席由香港机场管理局主办的「艺术、文化与音乐在机场2016」开幕礼前,与传媒的谈话全文: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大家好,今日是(香港国际)机场的生日,我知道机管局(香港机场管理局)做了一个艺术文化巡礼,今日我来出席。我趁此机会想说两点可能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一是关於今日立法会刚刚发表有关高铁工程项目延误的专责委员会的报告,另外是前天有消息指新加坡一些列车要交回制造商,因发现车身有裂纹等问题,因为港铁公司都有向该制造商订新列车,我想讲讲这方面我们所关注的情况。

  首先说第一点关於高铁延误的专责委员会报告。我们现正很详细地阅读有关报告。我知道除了这个委员会的报告之外,亦有几位委员发表了一个少数报告,两个报告的内容我们都会很细心地阅读,亦会就他们作出的观察、批评、建议,我们会认真地考虑。在整个专责委员会研讯的过程中,运输及房屋局和路政署的同事都很认真、很全面地去配合委员会的工作,提交各方面的证供和有关的资料。

  我们很高兴委员会认为在整个过程里运输及房屋局、路政署和其任何人员,都没有蓄意隐瞒高铁工程的延误。虽然我们注意到少数报告有提出批评,他们是针对二○一三年底,即十一月,政府方面在当时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就工程进展方面的表述。但正如我们在二○一四年对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和其后在不同的场合,包括在专责委员会的研讯里,我们都解释得很清楚。在二○一三年年底时,当时政府和港铁公司之间就工程的进展是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看法,而港铁公司当时给政府的意见是他们不断催促承建商,希望能够赶得及、能够配合通车的目标,所以当时我们政府方面愿意多给一些时间港铁公司去进行有关的跟进工作。

  事实上,政府方面没有任何的诱因去所谓隐瞒延误的,因最终工程能否如期完成,是客观的规律。延误对政府没有好处,所以我们是很认真地跟进有关工程的进展。但我们同意,我们在委员会的聆讯中亦曾说过,我们都同意在监管方面、很多工作方面,我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后回看,假如在二○一三年年底政府将它和港铁公司就工程进展的分歧公开,可能去除了大家很多不必要的猜测。

  就委员会报告内作出的建议,我们会很认真地跟进,正如我们会很认真地去跟进政府所成立的独立专家小组在去年年初报告的建议一样。我们希望就工程的进展方面,特别是在二○一四年年中起我们采取了更加强化的措施,亦向立法会在每一个季度作出一个全面的报告。这报告一方面是港铁公司的报告,另一方面是政府方面的观察,希望能够比较完整、更加高透明地向公众说明工程的进展。同样的做法不单只在高铁项目,在其他新铁路项目我们都是这样做的。

  我都说关於新加坡最近有消息指他们有些列车发现有问题要送返原厂,这间公司亦是港铁公司使用作为制造商,向它订购一些新列车的,所以我们政府方面是非常关注,因为我们将安全和质量永远放在首位。我已要求港铁公司要向制造商方面去全面了解事情,以及尽快向局方作一个汇报。此外,亦要求机电工程署(机电署),因它是铁路安全的规管者,要求机电署跟进此事。机电署亦与新加坡方面陆路交通管理局有接触,想了解多些整件事。

  不过,我想大家安心,在整个新列车验收和批核过程里,程序是非常之严格的。首先,在未到香港前,仍在制造商的阶段、在厂时,港铁公司有派员前往生产地作一个所谓驻厂的监察,监察包括制造的过程、装嵌和测试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有规定的测试工作,而在该车符合出厂的标准之后,到港后仍需有一些验证的。这验证是一个独立的验证,包括金属物料的验证、车身、主要构造和结构的验证。(列车)来到香港,分别在车厂内有测试,亦在路轨上有试行,希望尽量看清楚在不同阶段的安全表现如何。港铁公司亦有委任一个独立专家作为安全的审核专家,就每一个阶段都有评估和交报告给机电工程署。机电工程署在香港会实地监察每一个阶段的评估,机电工程署一定要非常满意安全表现才会批准该车开通的,如果不符合标准是不可以开车的,所以我们在监管上一定会百分之一百地确保安全的。

(待续)



2016年7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4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