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十三题:公共屋恏长者住屋改为一般公屋单位
***********************

  以下为今日(七月六日)立法会会议上涂谨申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的书面回覆:

问题:

  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在一九九七年把原先设计为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筲箕湾兴东恏第三期的4楼至38楼,分拆为居者有其屋计划(居屋)房屋(即后来的东霖苑)出售,而一楼至三楼则保留用作每套厨厕须由两伙共用的出租长者住屋(东霖苑长者屋)。由於申请公屋的长者偏好有独立厨厕的公屋单位,而该类单位的供应增加,有不少申请者拒绝接受编配入住长者住屋。有见及此,房委会於二○一一年开始将空置率偏高的长者住屋(包括东霖苑长者屋)陆续改装为有独立厨厕的单位,并将其用途改为一般公屋,供公屋轮候册上的合资格申请人(包括非长者申请人)入住。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房委会於二○一一年把东霖苑长者屋改装为一般公屋前,除了向东霖苑法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两名委员介绍改装计划外,有否谘询东霖苑居屋的其他业主;如有,在何时及以何方式进行谘询;如否,原因为何;

(二)房委会如何安置改装计划展开前已入住东霖苑长者屋的租客;现时已搬迁及尚未搬迁的租客人数分别为何;

(三)房委会把东霖苑长者屋改装为独立厨厕的单位后,为何不继续把该等单位用作长者住屋;

(四)现时有多少名长者正轮候房委会的长者住屋;将会在未来两年落成的长者住屋单位的数目为何,并按编配区域(即市区、扩展市区、新界及离岛)表列分项数字;

(五)当局有否评估,房委会将东霖苑长者屋改为一般公屋,有否增加长者住屋的轮候时间;如有评估而结果为有,增加了多久;

(六)房委会将东霖苑长者屋改装为一般公屋出租令东霖苑的人口增加了多少;当局有否评估东霖苑的公用设施有否因此不敷应用;如有评估,详情为何;如没有评估,原因为何;及

(七)过去五年,房委会把多少个长者住屋单位改为一般公屋单位,并按第(四)项所述的区域表列分项数字?

答覆:

主席:

  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所建的「长者住屋」最初是为单身长者申请人而设,属院舍式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并提供24小时福利员服务。「长者住屋」共有三款,除第三型设计有独立厕所及共用厨房设施外,其余两款均不设独立厕所或厨房设施(注一)。及至一九九○年代末期,由於公屋申请者偏好设有独立厕所及厨房设施的单位,「长者住屋」的空置率一直高企,房委会遂於二○○○年通过停止兴建「长者住屋」,并於二○○六年起实施「逐步转型计划」,选定了空置率高的17幢第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和一幢第二型设计长者住屋,改建作其他用途。

  就涂谨申议员的提问,我现答覆如下:

(一)根据纪录,房屋署曾於二○一一年四月十六日与东霖苑法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两名委员介绍长者住屋「逐步转型计划」,但东霖苑法团其后没有就有关事宜举行会议。政府过去亦曾就房委会「长者住屋」的转型计划向立法会房屋委员会作出报告,详情见立法会文件编号CB(1)506/06─07(01)、CB(1)836/06─07(03)及CB(1)1242/14─15(01)。

(二)房委会於二○一一年三月起推行「优化逐步转型计划」,把「逐步转型计划」扩展至其余35座位於公共屋恏或居者有其屋(居屋)屋苑所有其余的第一型「长者住屋」,包括东霖苑的「长者住屋」,鼓励有关的第一型「长者住屋」住户迁往一般公屋单位或第二型及第三型「长者住屋」。

  在「逐步转型计划」展开前已入住东霖苑「长者住屋」的107名租客的迁置情况如下:

(i)31名长者住户迁往各公共屋恏的一般公屋单位,该些屋恏绝大多数位於东区。

(ii)一名长者住户透过二手居屋市场购买居屋而迁出。

(iii)56名长者住户因入住安老院舍而离开「长者住屋」或身故。

  此外,亦有两名非长者住户透过「利便管理调迁」迁往港岛东区的公共屋恏

  现时仍有17名长者住户居於东霖苑的「长者住屋」。房屋署会根据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於二○一三年二月通过的决定,继续按优化逐步转型计划,以自愿调迁方案安排该些长者住户的迁出事宜。未迁出的长者仍可居住在东霖苑的「长者住屋」。

(三)一如上述,鉴於公屋申请者偏好有独立厕所及厨房设施的单位,令「长者住屋」空置率多年来一直高企。第一型设计的「长者住屋」在改装为有独立厕所和厨房设施的一般公屋单位后,供编配予所有公屋申请者,包括长者申请者。

(四)及(五)如上述,房委会已在二○○○年通过停止兴建「长者住屋」。现时,长者可透过「高龄单身人士」或「共享颐年」优先配屋计划申请公屋,单位编配是按他们登记的先后次序、公屋选区、并配合其申请到达编配阶段时的公屋资源,当中包括余下的「长者住屋」单位,以电脑随机方式依次序办理。一般而言,申请者不能指定入住某单位类别,包括现存的「长者住屋」。

  按房委会现行政策,一般申请者(包括各类别家庭申请者和长者一人申请者)较非长者一人申请者优先,并以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约三年获首次编配单位为目标。为满足长者的住屋需求,房委会亦进一步订下长者一人申请者平均轮候约两年获首次编配单位的目标。在二○一六年三月底,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3年。

(六)房委会计划将东霖苑内全数105个第一型的「长者住屋」单位改装为39间标准出租公屋单位。原有105间「长者住屋」单位的人口为107人,全数改装为标准出租公屋单位后,估计人口只会增加约50人,对东霖苑住户使用公用设施的影响有限。

(七)自二○○六年八月起实施「长者住屋」「逐步转型计划」以来,截至二○一五年十二月,房屋署已收回3 572个第一型设计「长者住屋」单位,并改建为1 323个一般公屋单位。房屋署并没有备存按区域分布的改建单位数据。

注一:长者住屋设计有三款。最早期的第一型设计始於一九八○年代末期,是把一般住宅单位分隔为两至四个较小单位,厕所和厨房设施则共用。长者住屋第二型及第三型设计均於一九九○年代中期推出。第二型设计有共用厨房和厕所设施,而第三型设计单位内有独立厕所,厨房设施则共用。



2016年7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4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