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发展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二月二十六日)出席一个电台节目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政府会否考虑「减辣」?

发展局局长:正如财政司司长这几天不断重复说,现在绝对不是「减辣」的时机。他亦有说过,政府会密切监察市场的交投量、息口走势、经济环境、未来的供应和需求等,我们会从多方面一直留意

记者:土地供应相对多,而且有不少市区土地,会不会担心供应过量进一步冲击楼价?

发展局局长:这方面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过往楼市急升,主要源於土地供不应求和未能及时推出市场,大家便会担心未来供应不足,造成心理预期的效应,而这心理预期亦是推高楼市的其中一个原因。我们现时是按目标供应,希望给大家一个清晰的信息,便是每年政府私人(房屋)土地供应是多少,譬如今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是18,000个单位,我们是按这个目标去做,令大家有信心,也令大家估计未来土地供应及考虑各种因素时,能够有一个全面和冷静的考虑。

记者:今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卖地计划内只有两幅土地需要改划,是否政府「见过鬼怕黑」,未来两年都不会把有司法覆核风险的土地推出市场?

发展局局长: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工作是希望尽可能确保每一年的土地供应都能达标,所以除了今年之外,我们也看未来两、三年的土地供应。在之前几年,大家见到我们的卖地计划有相当多的土地需要改划,那是因为当时没有太多土地储备,要赶紧进行改划工作,以确保达到供应目标。当我们加紧去做的时候,又发现每幅地改划工作的困难和挑战都不一样,有些比我们想像中容易,有些比想像中困难。就二○一五至一六年度来说,因为我们坚持去做及完成之前的改划工作,而土地供应亦陆续达标,这些土地便滚存下来,放入今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卖地表。

  其实今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改划工作也很繁重,虽然大家只见到有两幅地需要改划,但今年需要进行改划的土地远不只这两幅。昨天规划署署长也提及,今年的工作涉及18张分区计划大纲图,大部分是公营房屋,但私人房屋也涉及7,000多个(应为5,000多个)单位要展开工作。我没有把它们放进今年(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卖地表,是希望今年完成相关工作后,可以确保明年、甚至是后年的土地供应。

  我们明白每年卖地表中推越少需要改划或其他工作的土地,便可以给予大家更大的信心,亦代表政府能够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之前两年,当我们提出卖地计划的时候,社会上都有人质疑政府能否做得到,我们希望可以减少这些不明朗的因素,令大家更有信心,对整体市场和有意置业的朋友来说,都较清晰些。

记者:担不担心推这么多用地,最终卖地的价钱会很低?

发展局局长:楼市在过去两个月有比较明显的回调。在过去这段时间,大家见到我们有两幅地推售时流标,一幅是青衣细山路,另一幅在元朗,我们分别收到九份标书和十份标书,竞投相对热烈,但为何仍然会流标呢?因为当楼价下调的时候,地价下调的幅度会比楼价快。就一般地块而言,现时的建筑成本比较高,楼价下调百分之十,地价会下调远多於百分之十,正如我以前提过的一些例子,有些甚至下调多於百分之二十。在这方面,我们重申一点,政府卖地会「随行就市」,既不「贱卖」,亦不「托价」。过往我们做过一些统计,由二○一二年四月到今年一月底,政府卖了约90幅地,总共有53间公司入场竞投,当中包括发展商和投资者。其中有百分之六十四,即30几个发展商和投资者只投得一幅地,另外有百分之十七,不论自资还是跟别人合作,只投得两幅地。换句话说,在这53间入场竞投的公司来说,有八成只投得一幅或两幅地。我们亦看见流标的那两幅地的竞投也是相当激烈的。在市况回调的时候,大家的评估当然各有不同,但目前来说,我们觉得承接力并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这么多公司和发展商入场其实有好处。换句话说,我们卖出的地会分散到不同公司手上。当发展商的发展项目差不多完成前,会申请预售楼花推售;而政府又不断提供土地的话,就能够补充货源,希望可以做到货如轮转。

  在这不妨跟大家分享多一个数字。我们最近做了一些统计,由二○一○年卖地开始,截至二○一五年十二月底,大家知道我们每次出来卖地都会讲今次卖地估计能兴建多少个单位。我们统计及比较了政府预计的单位数目和发展商买地之后入图则列出实际能建多少单位这两个数字。

  在过去这段时间,譬如二○一五至一六年,当中有些地卖了而我们未收到图则便没有包括在内,如果用已经入图则的地来计,由二○一○年四月至二○一五年十二月底计算,我们估计可兴建的单位数字和实际市场提供的单位数字比较,实际市场的单位数字多出了大概1,900个。

  据我们观察,这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早期,譬如二○一○至一一年度,政府卖地时估计能供应的单位,和市场入图则时比较,市场的数字会少一些的,即是比我们原来估计能供应的单位数目少。但在后期这一两年,大家会看到,政府推出来的地,估计能供应的单位数目和市场实际入图则时要建的单位,是市场的数字要高些。

  换言之,当土地供应缺乏或不够时,如果我用面粉和面包来做比喻,就是当面粉不够,发展商买回来就会做蛋糕,做好些,卖贵些;但当面粉足够,就可以部分面粉做面包,部分做蛋糕。这是其中一个可能的推论。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觉得,即使楼市有一些短期的调整,也不要自乱阵脚,留意市场之余,也要不断检视情况。如果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无须修改,我们会持续、努力地向市场稳定供应土地,概念大致是这样。

记者:现在市场已有负资产出现,要到什么地步,政府才会干预?

发展局局长:现时有负资产出现,但相对而言仍属零星个案。曾经有朋友指出,现在已出现负资产,政府是否应该停止卖地或者「减辣」,这方面我重申行政长官和财政司司长的立场,现在绝对不是适当时机「减辣」。至於负资产的情况和当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一九九七年楼价高峰时,如果我没有记错,成交量有逾15万个单位,相对去年的不足六万个单位。前年,即二○一四年,也大概只有六万多个单位,二○一三年的成交量也不多。所以在楼市高峰时入市的人士虽然有,但相对没有以往多。此外,银行的借贷比率在过去几年一直收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持有物业并超额借贷,因而导致在楼价下跌时出现负资产情况,这个风险远比当年低。



2016年2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