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二十二题:鱼类死亡事件
**************

  以下为今日(一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邓家彪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徖生局局长高永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近日有多处近岸水域及河道(包括大埔三门仔鱼排一带水域、元朗锦田河及沙田城门河)水面发现大量死鱼。当局上月在城门河收集到包含大量死鱼的15吨垃圾,而该等垃圾发出的恶臭令城门河附近居民和郊游人士受到滋扰,亦有养鱼户担心受污染的河水流入吐露港,对该处鱼类养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五年,每年分别在下列河道发现大量死鱼事故的(i)宗数及(ii)死鱼数量(在下表列出);

河流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i)  (i) (i)  (i) (i)
    (ii) (ii) (ii) (ii) (ii)
城门河
林村河
东涌河
山贝河
锦田河
屯门河

(二)有否调查城门河近日出现大量死鱼的原因,以及该河道的生态环境有否因而受影响;若该河道有受影响,有否采取补救措施;如有,详情及最新情况为何;

(三)现时城门河洁净工作的详情及所涉编制人数为何;有否计划加强该项工作;

(四)有否定期就各河道的徖生环境及因应发现大量死鱼事故举行跨部门会议,讨论及协调有关的洁净河道工作;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五)鉴於当局在去年十一月回应本人的书面质询时表示,将就活化明渠及河道的工程进行顾问研究,并会探讨具体的活化水体方案,该项活化工程现时有何进展,以表列出有关河道及明渠名称,以及活化工程的时间表?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保持香港的环境徖生,包括维持河道的清洁,以及维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包括环境保护署(环保署)、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渠务署等)亦会在河道发生污染事故时作出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低对社区(包括邻近鱼类养殖区)的影响。另外,相关部门会探讨明渠及河道活化水体的具体可行方案,以期达至促进绿化及美化环境等目标。

  我现就问题的各部分回覆如下:

(一)清理漂浮於明渠、河道、水道及天然河道垃圾(包括漂浮的鱼尸)的工作由食物环境徖生署(食环署)负责。在既定的安排下,食环署的角色主要是协助相关管理部门,例如渠务署,清理明渠、河道及水道上漂浮的垃圾以防止水浸事故发生。食环署及渠务署未有就过去五年有关河道清理鱼尸的工作备存记录。不过,根据渠务署因应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於不同河道出现的鱼类死亡事件而备存的记录,城门河、林村河及锦田河分别发现约23 000条(约2.8吨)、1 000条(约0.2吨)及4 000条(约2.1吨)死鱼。

(二)环保署知悉城门河的鱼类死亡事件后,已派员进行实地视察及抽取河水样本,做法与处理其他可能涉及污染的投诉一致。根据河水样本检验报告显示,现场的水质,例如水体的含氧量、生化需氧量,温度及酸碱度等均无异常,亦没有发现与死鱼有关的可疑污染源。另外,渔护署在接获环保署通知有关城门河的鱼类死亡事件后,亦派员抽取及检验城门河的多个水样本。结果显示该区河道一带於检验期间未有发现红潮或有毒藻类。渔护署就环保署於去年十二月提供在河道收集的五个鱼样本所进行的鱼类病原体检测,当中未发现有寄生虫感染。基於上述结果,相信鱼类死亡并非与河道水质有关,亦无证据显示是由红潮、有毒藻类或寄生虫感染引致。

(三)食环署现时安排两名洁净服务承办商的工人定期为城门河提供清理河面漂浮垃圾的服务,在每年五月至九月期间每日提供一次清理服务,而十月至翌年四月期间则每两日提供一次清理服务,总计平均每年清理城门河约260次。食环署会因应有关部门的转介和市民的投诉或查询,在有需要时加强有关清理服务。例如,食环署在去年十二月接获有关城门河面漂浮垃圾及鱼尸问题的投诉或查询后,便安排承办商加强清理漂浮河面垃圾共57次。

(四)因应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期间於不同河道出现鱼类死亡的事件,各相关部门(包括渠务署、食环署、环保署及渔护署)一直有保持紧密合作,并作出适当的跟进工作。就河道洁净工作而言,食环署一直协助渠务署清理河道上漂浮的鱼尸,以免影响河道的环境及水质,并防止水浸等事故发生。

(五)渠务署已於去年十二月展开活化水体的可行性研究,以检视全港主要河道,评估河道的实际情况,如地理位置、外观、生态价值、公众的享用程度及技术可行性,以探讨活化水体的具体可行方案,为将来进行大型排水改善工程及新发展区的排水规划提供参考。研究预计於二○一七年年底完成,由於该研究现时仍处於初始阶段,渠务署现时未能就有关河道的活化工程时间表提供所需资料。



2016年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4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