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十一题:为准教师提供教授非华语学生的培训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石礼谦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少数族裔人士曾向本人反映,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所遇到的困难,与华语学生学习中文作为母语所遇到的困难截然不同。此外,非华语学生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为他们在本地学校学习增添障碍。因此,这些人士认为,非华语学生的教师必需明白非华语学生的特定需要,才能帮助他们加强本身的学习能力。然而,现时许多教师未有接受相关培训。关於香港教育学院(教院)为准教师提供在教授非华语学生方面的培训,政府可否告知本会,是否知悉:

(一)教院现时有否为准中文教师提供任何有关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课程;若有提供,这些课程的详情为何(包括课程名称,以及是否属必修课程);若否,原因为何;及

(二)鉴於准教师日后可能会教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非华语学生,教院现时有否为准教师提供任何有关文化敏感度的课程;若有提供,这些课程是否属必修课程,以及教院有否检讨课程的成效;若没有提供,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一)一般而言,师资培训院校在设计和制定职前教师培训课程时会参考相关政策和文件,例如课程发展议会所编订的课程指引。院校所制定的职前教师培训课程须配合准教师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使他们具备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及素质,以照顾不同背景和需要的学生。香港教育学院(教院)在「中国语文教育荣誉学士」课程中有提供有关「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选修课程,以培育准教师教授非华语学生。以二○一五/一六学年为例,教院所提供的选修课程包括「国际汉语课程与教材设计」、「国际汉语学习与习得」及「中国语文课程(非华语学生)单元教学设计及开发」。

(二)除有关「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课程外,为提升准教师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教院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举办「文化周」以推动多元文化、由准教师作导师的「非华语学生日营」、名为「少数族裔在香港--式.乡.味」的少数族裔展览,以及於学生宿舍举办文化融合节日聚会等。另外,教院亦为准教师提供「文化间沟通」、「非华语儿童故事听讲听读」等选修课程。为了检讨有关课程和活动的成效,教院透过问卷调查及评估表格等不同的方式取得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1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