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2015香港桃园城市交流论坛」致辞要点(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八月六日)在桃园出席「2015香港桃园城市交流论坛」致辞的要点:

郑(文灿)市长、张(昌财)局长、谭(志源)局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引言
--

  我很高兴今日来到台湾,参与2015桃园与香港两城市的交流论坛。
 
  刚才听了有关桃园航空城计划的演讲,很受启发,相信航空城将会成为带领桃园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从启德到大屿山」。

启德机场昔日风采
--------

  「启德」,是香港的旧机场,见证香港73年的民航传奇发展;「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差不多是香港岛的两倍大,一九九八年香港国际机场从启德搬到大屿山北面的赤濸角,为香港成为世界级的航空枢纽奠定基础,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及全球连接(Connectivity)起了关键的作用。

  二次大战后,香港凭位处中国及亚洲地理要冲的优势,重振其战前转口港的角色。当时以海运为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不少资本家和工业家从中国大陆带同资金和技术移居香港,再配合以大量来自大陆的移民劳动力,造就香港首次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制衣、玩具、钟表及其后电子产品等轻工业,进出口贸易也大为兴旺。

  一九六○年代中开始空运量急速上升,短短四、五年间由少於10 000公吨,升到50 000公吨。

  一九七○至一九九○年这20年间,空运货量继续增加,香港的GDP(本地生产总值)同时快速增长。客量在一九七○年超过200万人次,到一九九○年更达到接近1 500万人次。

  为配合经济发展带来的空运需求,启德机场一号空运货站在一九七六年落成,大大增强了启德机场处理空运货运的能力。
 
  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推行开放改革政策,不少香港的工业生产线转移北上,带来了所谓「前店后厂」的时期。大量制造业迁移大陆,但香港的服务业(包括各项专业服务与金融业)利用时机,并善用香港固有完善的货币、金融、税制、法律、专业化、国际化等制度优势,重点发展,使香港的经济成功地於九十年代转型至第三产业,是为香港第二次产业化。

  到了二○○○年,香港的制造业及服务业分别占GDP 4.8%及87.3%。当中四大主要产业:包括贸易及物流业占GDP 23.6%、金融业占GDP 12.8%、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占GDP 10.6%和旅游业占GDP 2.4%。

  在香港国际机场搬到大屿山赤濸角之前,启德机场已於一九九五及一九九六年,成为当时全球第三最繁忙的国际客运机场,仅次於英国伦敦希斯路及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此外,启德更於一九九六年处理了156万吨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超越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在国际航空货运吞吐量方面,亦成为全球之冠。

从启德到大屿山赤濸
----------

  由於启德机场坐落於市中心,机场范围以外是高密度楼房。为应对不断增长的航空交通需求,当时的香港政府於一九八九年决定在大屿山的北面赤濸角填海造地,建造新的国际机场。原先新机场启用时只得一条跑道,预算在二○○一年才建第二条跑道,但到一九九六年底,由於需求增长实在太快,政府决定在一九九七年提早开始兴建第二条跑道,并於一九九九年落成启用,就是大家见到的双跑道系统的香港国际机场。

  随中国大陆在九十年代初期经济起飞,海外公司的亚太及大中华地区业务日益频繁,世界其他国家与香港及内地的经济联系,也大大加强。香港机场需要进一步提升容量来处理不断上升之商务客流、海外旅客、转机来往内地的客流物流及空运量。於一九九八年启用的新香港国际机场,就正好为香港这个新兴的「服务业枢纽」和全球金融中心打了一枝强心针。

  今天,共有近7 600家海外公司於香港设立办事处,当中一半是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令香港继续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汇点和「总部中心」。

  香港四大支柱产业--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以及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近十多年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迈向高增值发展。

  就香港国际机场而言,按二○一二年数字,航空相关业务和非航空相关业务在直接、间接及连带附加价值方面的贡献,合计为942.41亿港元,相等於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4.6%,单是机场岛已有逾65 000人受聘,可见机场也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火车头。

香港国际机场的突出表现
-----------

  香港国际机场去年全年升降量为391 000架次,客量达6 330万人次,乃世界第三大国际客运机场,仅次於杜拜和伦敦希斯路机场。而货运量亦达438万公吨,自二○一○年起已连续五年为世界第一货运机场。在世界各地旅客和航空从业员的支持下,香港国际机场多年来60次赢得全球最佳机场的美誉。

  多年来,香港国际机场不断提升其营运效率,如以每架航机的平均载客及载货量计算,国际机场协会二○一三年《全球机场交通量报告》指出香港机场每架航机的平均工作量单位达264.5,是全球最具效率的机场。

  此外,全球100大客运机场中,香港国际机场的广体飞机比例位列第二(广体飞机比例为63.3%),只稍为低於名列首位的东京成田机场(其广体飞机比例为64.6%)。

  现时有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香港营运,每天有超过1 100班次升降,连接全世界达180个航点(包括中国大陆超过45个城市)。香港亦一直致力开放民航服务安排,以扩大香港的全球航空网络,巩固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和通往中国大陆主要门户(Gateway)的地位。至今,香港与64个民航伙伴签订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
  
  香港与台湾自二○一一年十二月签署《香港与台湾间航空运输协议》生效以来,为港台之间的民航服务提供了更大空间,加强两地航空业、货运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现时,由港台合共七间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过400班的客运服务,即平均每天有60班航班来往香港及台湾的航点,可见交流十分频繁。

  为配合长远空运需求和维持作为航空枢纽的竞争力,香港机场管理局正进行落实把香港国际机场扩建为三跑道系统的工作。

  三跑道系统完成后,可处理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将可提升至二○三○年的每年约一亿人次和约890万公吨。与双跑道系统比较,在50年间,三跑道系统可为香港带来额外4,550亿元的经济效益(按二○一二年价格计算)。
 
香港西部:重要区域枢纽
-----------

  最后,我要报告,香港国际机场如何配合香港西部未来成为重要区域交通运输枢纽(mega-hub)的发展。
 
  现时正在建造中的港珠澳大桥,将令香港更好地利用珠三角西部地区的经济腹地。通车后会把从珠海往来香港国际机场的路程,从现时的四小时缩减至45分钟,节省达八成以上的行车时间。同时,香港国际机场邻近香港葵青货柜港(集装箱港),藉大桥的联系,货物由珠海到葵青货柜港的行车时间,亦将由目前约3.5小时减至大约65分钟(减幅达六成),大大增加香港现代物流业的商机。

  去年,香港葵青货柜港处理了超过2 222万个标准箱,是世界排名第四的港口。利用港口的优势,香港也致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如船舶管理、融资、海事保险、法律、仲裁等。
  
  香港新界西北部的洪水桥新发展区,将会是香港新一代的新市镇,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及文娱枢纽」及「地区商业中心」,提供高增值的现代物流和创新科技等服务,创造约15万个的就业机会。

  此外,随港珠澳大桥和机场三跑道系统的相继落实,大屿山在地理位置上,将会成为粤港澳三地的战略交汇点,可充分利用与珠三角地区的经贸交流与融合,为香港枢纽港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机遇。
 
  我们亦已就机场岛北面商业区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发展进行研究,以发展旅游、酒店、零售、会展等服务。

结语
--

  今日论坛的主题是「机场+城市」。从香港国际机场的发展经历可见,无论是过去的启德机场,或是现在的赤濸角机场,都是促进香港这个城市成长,对於香港,尤其是经贸文化发展方面,贡献很大,也巩固了香港的「全球都会城市」的地位。



2015年8月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50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