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对的新挑战动议辩论总结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六月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对的新挑战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多谢各位议员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在开场发言时已介绍了政府采取的多项措施和工作,以巩固及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以下我想集中就一些具体建议作出补充及回应。

金融科技

  有关推动香港成为金融科技中心,我想补充,为了继续保持在金融服务业的领先地位,我们要紧贴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强香港的竞争力。推动金融科技需要创造条件,涉及政府政策、监管架构、人才培训,亦需要传统服务提供者、初创企业以及消费者行为及文化的转变。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资讯及通讯科技产业,是开拓金融科技的理想地方。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立三个月以来已举行了两次会议。我自己跟很多业界也有见面。我们会继续与所有持份者紧密合作,探讨发展金融科技的潜力及可推动发展的措施,期望可以在本财政年度就推动香港成为金融科技中心向财政司司长提交报告。

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谢伟俊议员的修正案建议我们与中央政府研究将促进内地及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政策由股票市场拓展至其他类型的产品。两地证券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是根据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发展。该机制的设计是可持续、具有可扩展性的,可以涵盖其他股票或投资产品。监管机构及交易所将会不时检讨互联互通的制度要点,包括投资产品范围,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调整。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谢伟俊议员的修正案亦建议我们要就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制订策略。据我们了解,亚投行的总部将设于北京;然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具备融资及资产管理的专业人才和其他优势,可以为亚投行日后在项目融资、发债、投资、财务管理及外汇管理等方面的运作提供支援。此外,香港拥有熟悉项目谈判、拟定工程及管理合约、国际法律的专才以及专业的仲裁服务,可以参与有关项目的筹建、施工与运作。因此,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及金融服务业均可以从中获益。这亦有助巩固本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们已于去年十二月向中央政府提出香港加入亚投行的意愿,中央政府亦反应正面。我们会继续与中央政府商讨香港以非主权地区加入亚投行的具体程序。

「一带一路」

  廖长江议员和林健锋议员的修正案建议我们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抓紧新机遇。我们十分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对香港在金融服务方面带来的机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而资金融通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倡议预计会加快沿线国家,特别是亚洲区内的基础建设投资,而随着区内的经济融合及经贸活动的增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会上升,所以我们预计在金融服务上可作出以下四方面的配合。

  首先,作为世界主要投融资平台,香港可鼓励「一带一路」项目相关的企业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招股或上市后再集资,以及以发行债券及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渠道进行融资。

  第二,香港可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各方面的人民币服务,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和提升香港作为首要的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功能和服务。

  第三,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跨国企业财资中心,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可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香港先进的保险服务亦可为内地企业扩充海外业务时完善它们的风险管理。

  第四,「一带一路」区域有不少伊斯兰国家,预料在投资及融资方面伊斯兰金融将担当更重要角色。我们正致力建立有利伊斯兰金融在香港发展的平台。我们刚在五月底成功再次发行伊斯兰债券,以带动更多发债机构和投资者参与本地的市场。

  总括而言,「一带一路」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策略,香港会双管齐下,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业及其他专业服务的基础配套及提供多元化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联系,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金融业人才培训

  莫乃光议员的修正案建议我们要从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根据劳工及福利局最新编制的《2022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的推算,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二二年期间,金融服务业是人力需求增长最快的经济行业,预计平均每年增长2.2%,增幅远较本地整体人力需求的0.9%年均增长率为高。人手和人才不足,是窒碍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确保香港的人才库有足够和能力合适的人才,以应付金融服务业日益殷切的需求。因此,加强人才培训是重要的一环。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就有关金融业人才培训听取了业界的意见,业界普遍认为人才短缺的情况在保险和资产财富管理两个界别最为严重,并认为政府可以协助推广这两个界别和推动从业员提升专业能力,特别是培训更多中台和后勤部门的人才。参考了业界的意见后,我们建议推出一项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并拨款一亿元,用以推出不同项目支持计划的三个元素。第一,加深社会,特别是学生对界别内不同工种性质和晋升前景的认识;第二,提供实习机会;第三,强化持续进修课程的内容和资助从业员参与这些课程。我们已于六月一日就先导计划谘询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并期望能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支持拨款,可以由二零一六年年初起陆续推行各项措施。

  刚才有个别议员表示,担心香港金融业会否过分依赖内地的经济机遇,因而丧失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性,会否让香港在「纽伦港」的比喻中,香港的「港」不能与「纽伦」相提并论。我想指出,当日「纽伦港」是指三个具有相当大规模、对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级金融中心。国际级的金融中心并不是一个空泛的理念,它必须有先决条件、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创造机遇。参考纽约的经验,纽约固然是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通过美元的强势,纽约很容易成为一个国际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而伦敦则凭着在欧洲的市场优势,加上与美国的文化及语言的联系,透过发展离岸美元的机遇,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要成为「纽伦港」的一「港」,不能只靠「讲」,我们需要理解自身实体经济和机遇的所在。香港不能为美国人提供财富管理,不能为欧洲公司提供上市服务,因为这全都不是我们的优势。香港要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必须要利用亚洲增长的机遇,而亚洲增长最大的地方就是中国内地,亚洲财富最发达的地方就是中国内地。在这方面,若果我们未能抓紧机遇,香港是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做法完全能配合机遇,为社会创造条件。

  当然,要成为金融中心,不能忽略监管;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强调要有国际级的监管,这才是金融中心竞争的条件,在人才、监管、政策方面皆保持优势,即使中国内地的金融形势改变,如人民币更加国际化、流通量更大,香港会否被边缘化呢?这要看我们本身的金融中心能创造什么条件,建立什么国际级的监管政策、人才政策,以能够维持这优势。

  特区政府多年来致力就着国家及亚洲发展的机遇,不断做大金融业,希望维持优势,让我们继续提升竞争力。为何我们要做资产管理行业?因为我认为这行业能提供机遇,随着亚洲及内地财富增加,我们可以发展资产管理行业。我们的资产管理行业不能「卖」去欧洲和美国,它们并不需要我们的服务,但亚洲和内地是需要我们的服务。为何香港不能随便做一个债券市场?因为以往很多地方是没有这需要,但随着内地企业融资有需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就有机遇。因此我们不能只懂去「讲」,必须要因应社会和经济变化,就着我们的条件去创造这些机遇。

  监管政策是十分重要的。我同意很多议员提出的观点,我们于发展金融业时,是会保持监管政策的国际化和严谨性,尤其是现时我们和内地很多方面进行融通后,在监管方面我们提高了和内地监管机构的合作程度,沪港通是一个好机遇,因为沪港通让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在这方面加强了合作。所以我们会就着以后不同的挑战,不断检讨和完善我们的监管制度。

  主席,特区政府会继续实施各种策略,以及保持与本地业界沟通,在促进市场发展、优化金融监管及基建,以及加强与其他地区的金融合作等各方面努力不懈,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以及迎接各种挑战。

  多谢主席。



2015年6月1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