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环境局局长在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五月十二日)在立法会经济发展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就香港的未来发电燃料组合公众谘询听取团体代表的意见后的总结发言∶

  多谢主席,多谢各位议员和朋友今日分享这个重要议题的意见。

  香港的未来发电燃料组合是复杂的,也有其技术问题,而不同方案亦各有利弊,今日听到不同的意见,其实是不同市民的分析和立场,不过有几方面我们是肯定的。第一,在悭电节能方面,政府是认真的,我们谘询文件的首几页交代了客观的数据,譬如这几年,即由二○○八年至近年,香港整体用电量的增长其实是放缓,平均约百分之一左右,并未及有其他朋友所说的百分之二,实在要感谢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去悭电,这是重要的,因为悭电最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有效、亦是最省钱的做法。今年暑假,政府亦会举行一个大型的悭电运动,透过不同方法与社会大众一起努力去减少发电量的需求,所以我们对这方面是紧张的。

  第二,有关可再生能源方面,有朋友提及外国有不同的方法,但我觉得不能作出直接的比较,因为在外国除了建筑物内有可再生能源之外,也有大型的风场和太阳能(发电)场,能够提供较有效益的做法,有关建筑物提供可再生能源,我(在有关方面)做了二十多年,不论在价钱方面或可塑性方面,香港都有其限制。虽然承认是有限制,但我们在未来也会透过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如何扩大这方面的空间。平情而论,在香港这个高密度的环境做可再生能源的幅度其实是有限制,坦白地说,在可见的将来都不可以做到双位数字(占整体发电量的来源)。所以这次的未来发电燃料组合,我们并没有排除可再生能源的比份,而是说相对地较少、有限制的比例。如果今次在发电的长线规划上,我们参考比例大的数据,这方面两者并没有矛盾,亦不是代表政府轻视可再生能源的贡献。

  第三,这份谘询文件很清楚地确立了对环境方面的重视,包括对本地的空气质素指标,以及对香港碳强度方面的目标。第一方面,我们订立空气质素,即是说透过不同方法,包括对电厂排放的控制,我们会在二○二○年大致达致新订立提高了的空气质素指标,这是长久以来政府第一次有这样的承诺;第二,我们承接上次谘询文件订立减碳强度的目标,相对於二○○五年的基数,由现时至二○二○年碳强度减少五至六成,这次的谘询文件确立了这是我们的目标。大家亦同意,环保并不是免费午餐,是有代价的,所以这次我们提出不同的方案,似乎亦是反映不论是方案一或方案二,在发电成本方面,相对现时来说会有增幅。大家要明白,我们现有的燃煤机组在未来几年内会陆续退役,所以说如果用本地新的机组去代替,抑或是用跨境联网的基建,也是社会要共同承担、要理解,就算我们不去订下减碳强度的目标也好,若旧机组要有新机组去替代,社会上都要有一定的成本需要大家去分担。

  第四,似乎这次不同的方案,大家明白,都是各有利弊。我希望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香港政府既定的四大相关目标,即是安全、稳定、价钱合理,以至环保,这四方面是主要大家要去讨论和考虑,并不可以只是重某方面,虽然我们很支持环保,在讨论时也要考虑对成本及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这次谘询文件亦已胪列不同的能源方案对社会其他方面也会有影响,譬如多元化方面,因为似乎大家都有一个讲法,如果单一将我们发电来源的比重放在某一方面,长远来说是会有风险,因此方案一可以说是「一、二、三、四」,共有四个元素,煤(比例)减至最少,只有约百分之十;大亚湾(核电)方面,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核电)占两成;约三成是跨境联网;四成则是天然气,这是比较多元素的做法。至於方案二,是「六、二、二」,六成是天然气、两成是大亚湾(核电)、其余两成是燃煤,所以相对来说会被天然气价格未来的变化和其幅度有较大的影响,多元化方面没有那么大。

  另一方面是有关灵活性,这次的基建不仅是用於香港未来十年后发电的能力,而是更长远而言,如果社会上用电或者经济发展方面对电力需求产生变化,究竟不同的方案对我们面对未来长线的应变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第三方面,我们明白不同方案对社会有其他方面的影响,譬如有朋友谈到,对现正从事电力行业的、就业方面也有影响,这方面如何去考虑?第四方面,香港在二○一八年之后,两电与政府的管制计划协议会有改变,这两个方案均会在不同程度影响这个讨论。所以我们讨论的时候,会将四个原来的目标,加上刚才所说的几个方向一并考虑。

  至於可靠性方面,大家也谈到,在讨论方案一的可靠性方面似乎有较大的问号,我们的谘询文件也认同,这件事或做法,对香港来说是全新的事物,但大家明白,文件也提到这区域合作的做法,在世界上先进的地方其实已经行之有效,如欧美及其他地方,区域联网在供电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保证,所以大家不用太过疑虑,应持较开放的态度。实质上可以作出比较的是澳门,澳门在我们毗邻,虽然澳门的用电量相对香港有较大差别,但观乎澳门过去约十年的经验,透过南方电网的跨境合作,其供电可靠程度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与香港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时候我们会受过往的经验所影响,如大家提到在广东、南方过去也有缺电的状况,我认为这方面其实已是过去式,大家讨论的时候,谈论的是香港十年之后、再之后的情况,是一个未来式。中国南方现时的供电情况,较以往已不断改善,包括稳定性、发电量,以至能源组合,所以过去缺电或停电的状况已不能与现在或将来直接比较。澳门的例子虽然未必能最对应香港,但是一个贴近我们可以思考的状况,(向内地购电)能够给予很好的稳定状况,价钱也相对稳定。当然,如现在问我们,即使稳定也好,将来跟南网买电会是什么价钱、怎样安排,暂时来说是言之尚早,因为现时社会仍为未来凝聚共识,澳门有过去十年跟南网交往的经验,在稳定及价钱方面也有好的以及让我们参考之处,而它们各方面也做到平衡,或许我的同事稍后也可以作补充。

  最后想谈的一点是,有些人说方案一是否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环保,所谓「绿电认购」等方向,但大家明白,外地「绿电认购」的概念较新,如我们跟南网进行区域合作,这理念要从整个区域状况去考虑,因为如国内的状况尚未走到这步的话,我们不能这么快便「跳步」。但我们回顾整个南中国,其能源政策如何能够用多些清洁能源以改善空气质素是十分清楚的,譬如香港与广东有十年协议,一起改善整体区域空气质素,我们订下目标,由现时至二○二○年大家都会提升空气质素,减少各方面的碳排放,以至是空气污染物的碳排放,所以这方面是清晰的,就算我们有区域性的合作,但从各方面的空气污染,大家都会透过不同方面去努力改善现有的状况。至於(南方电网)能源的来源,现时大约(超过)一半是来自所谓石化的能源、约三成是水电,余下是来自风力(及其他能源),而相关的改善是清楚的,即是说水电的比例会有上升的趋势。为什么在外国会考虑区域合作呢?当然它要保证可靠性,但亦正好说明不同地方、城市和国家有不同天然资源的背景,譬如香港要用大量的天然能源、可再生能源,我们没有水电,亦没有大型的风力场的背景下,透过区域合作是有可取之处。话虽如此,政府是持开放态度去聆听社会的意见,如何去考虑方案一或方案二,又或是有其他的方案,大家都可以一起去讨论。我们较为多谈及方案一,是因为对香港来说这是较为新的理念,而方案二大家明白其好处,就是相对来说较为稳定,然而过去我们与两电在社会上讨论有关电费加价或其他方面,大家认为是否应该去寻找不同的出路呢?这就是政府提出两个不同的方案,让社会一起去讨论和参考的原因。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9时2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