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五月五日)在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会议上的开场发言:

主席:

  今次会议非常重要。政府提交的文件和附件为高铁(香港段)延迟落成通车一事作全面交代,知无不言。

  对大型建造工程而言,不时面对工程延误的风险,既包括来自工程、地质,以至天气因素的挑战,也有涉及工程管理和承建商管理协调方面的问题。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滞后,需引进不同补救措施,去追赶工程进度,是颇为普遍的情况。

  按照港铁公司在监察机制下提交的报告,以及路政署及其委聘的「监察和核证」顾问工程公司所掌握的情况,路政署知道施工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环节、合约,的确存在一些滞后情况,而港铁公司亦一直表示有决心,认为有不同方法追回进度,落实二○一五年完工通车的目标。

  到去年,滞后情况看来比较突显。去年五月有传媒报道引述所谓港铁公司「内部文件」,指西九龙总站工程会有至少一年的延误和超支达44亿元,运房局和路政署即时要求港铁公司汇报最新情况,而按港铁公司所作的评估和拟采取追回进度措施,路政署当时认同,只要不再出现无法预计的重大问题,西九龙总站有可能在目标日期完工,亦不会超出核准工程预算。

  去年十一月八日,运房局常任秘书长(运输)要求路政署署长和港铁公司工程总监汇报高铁工程最新情况,显示二○一五年年底启用通车的目标或受影响。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路政署向我简报后,我指示局方应向定於(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举行的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会议上,报告高铁通车会迟过二○一五年的可能性,并要解释工程滞后和所遇困难的最新情况。

  但港铁公司行政总裁在之后(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上)致电给我,表示不同意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向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报告二○一五年无法完工通车的评估,并强调高铁仍可於二○一五年年底投入服务。我不接受,并指示常任秘书长当天与港铁公司行政总裁及其同事紧急开会,弄清最新情况,但如文件第45段所描述,尽管局方在会议上提出各样的质疑,但港铁公司仍表示有其追回工程进度的各样方法,仍有可能於二○一五年年底完工并投入服务。

  双方的判断存在分歧,经慎重评估和平衡在文件第45段述及的各种考虑,局方的取态是必须让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知道二○一五年有可能通不到车,但可保留港铁公司於二○一五年年内完工的可能性。因此,最后在翌日(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向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会议汇报时,说明高铁的主要工程应可於二○一五年内完成,而工程完成后,须进行测试和试行运作,一般需时六至九个月。这是符合实情的表述。

  去年十一月以后,在路政署定期与港铁公司举行的项目监管委员会会议上,港铁公司仍不断强调会引进种种追回工程进度的措施,尽管仍未能交代措施详情,但维持二○一五年投入服务的目标不变。

  所以,当今年四月十二日港铁公司行政总裁急电给我,说高铁工程会延误至二○一六年年底才完工、二○一七年才通车时,这跟公司五个月前的二○一五年年底投入服务的评估比较,落差实在太大,这对我来说是出乎意料,我的确感到惊讶。运房局和路政署的同事同一天收到港铁公司电话知会,同样感到惊讶。

  政府当务之急,当然是与港铁公司全面跟进工程进展,并加紧监督港铁公司致力减少延误时间和尽力把开支控制於核准预算内。就港铁公司在委托协议下的责任问题,我们会征询律政司的意见去跟进,以保障纳税人的利益。

  主席,事后回看,运房局和路政署方面是否对於港铁公司过分信任?我同意当时判断上和事后处理上有问题,当时应把政府方面与港铁公司的分歧公开及告之立法会,为此我是有责任的,我郑重向立法会及公众道歉,并接受大家批评。

  面向将来,我们要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政府决定成立一个由行政长官委任的独立专家小组,成员包括海外专家,就港铁公司在项目管理制度和方式,以至政府与港铁公司两方面的项目监察机制和互相衔接方面等事宜,作出全面检视,查看是否存在任何固有的、人为的及其他相关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和严重程度,提出其观察和改善建议。独立专家小组将向行政长官报告,报告将会公开。

  主席,政府非常明白公众对高铁工程延误及其反映公司管治问题的关注,再加上近期港铁接连发生事故,动摇不少蒥民对港铁的信心。港铁每天承载五百万人次,维持安全和可靠的服务,亦是市民重大利益所在;港铁公司目前亦建造五条新线,其建造安全、合乎效益地如期完工,也是市民之期盼。

  政府既是铁路监管者,也是港铁公司大股东,责无旁贷。我们一定会加强对港铁公司的监管,并履行大股东责任,促使港铁公司认真审视其管治结构和运作,作出必要改革,以不负社会所托。

  多谢主席。



2014年5月5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2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