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香港早期电影游踪」 电影资料馆重温多部珍贵早期香港影像及电影(附图)
******************************

  香港电影资料馆(资料馆)馆藏中最古老的电影是一八九八年记录香港面貌的《爱迪生短片》(1898),并有《香港战前风貌》和日占时期的短片,及俄裔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一九一五至一六年间拍摄的《经巡中国》(1917)。近年更在各地陆续寻回三十至五十年代的早期电影和纪录片,为香港电影史作出很多补遗,资料馆下月举行的放映节目「香港早期电影游踪」,除了令馆藏的瑰宝得以曝光,让观众重温香港昔日民风市貌,更希望透过对这些影像的观赏,鉴古知今,一同回忆和探索历史,了解更多香港文化的承传。

  「香港早期电影游踪」於明年一月四日至三月二十三日举行,设四个放映主题,第一部分「早期香港影像」中放映早期的纪录片,第二部分「电影先驱侯曜」是电影艺术家侯曜的小型电影回顾,第三部分「被遗忘的影坛女先锋」则重新认识早期电影的女性先锋,第四部分「大观公司的越洋制作」主要放映香港大观公司一九三九至四八年间避走美国时在彼邦拍摄的电影,多场放映设映后谈。

  资料馆亦将於一月十一日、二月八日、三月八日及三月二十三日分别由蓝天云、傅慧仪、罗卡、刘糼、魏时煜、法兰宾、游静及余竞存主讲四场不同主题的座谈会。「米高罗格和五十年代的香港」和「侯曜的电影生涯」以粤语主讲;「华语电影之先锋女性」以粤语及英语主讲;「重见天日的《关武帝》(1916)」以英语主讲,免费入场。除放映及讲座,是次影展将出版「香港早期电影游踪」一系列电子书,让观众深化阅读,今昔互动,对香港早期电影历史更多探索。

  「早期香港影像」以四个节目集结了资料馆多年来搜罗的瑰宝。「香江光影重温」精选八段由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光影记事,有早期香港街道面貌的《爱迪生短片》;展示香港多个地区的风景和维港景致的《战前香港风貌》等,记录了昔日民风市貌及大战时期战火的遗痕。两场放映更特别分别邀得荷兰钢琴演奏家莫德尼利森和黄仁逵与友人作现场伴奏。

  荷兰人米高罗格拍摄香港纪录片时是摄制电影在香港还未普及,他拍下的二百多分钟香港生活,成为珍贵的影像遗产。在节目「米高罗格回顾」(一)及(二)中,将放映他十二部短片,包括曾获奖的创作《日出》、《雨》;动用五位摄影师的《香港庆祝伊利莎伯女皇加冕盛况》;他在一九四九年刚到香港不久所拍的《从半山步行到中环》等。两场放映均由荷兰钢琴演奏家莫德尼利森作曲作现场伴奏。

  第四个节目是资料馆和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协力策划的「拾·年」。透过电影及录像跨媒体合作,重现了过去香港百多年(一八九八至二○一○)的电影历史,并为过去光影片段注入新活力,以十集不同的流动历史影像结合新音乐,企图透过创意制作,重新诠释香港电影文化。

  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侯曜,是中国和香港电影史上一位独特而不断演变的艺术家,其作品忧国忧民,亦呈现西方浪漫情怀。於二十年代中投身电影编导工作,初以话剧创作闻名,其后弃影从文,曾冒死从事抗日活动。三十年代来港转拍粤语片,既有宣传抗日、故事新奇的国防电影,同时也拍流行的民间故事片,不避俚俗,发挥活泼的想像。其后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编导马来语电影。日军占领新加坡后将他杀害。影展的「电影先驱侯曜」将放映他四部作品包括描写一双爱人抗战事迹的名作《太平洋上的风云》(1938);林楚楚主演的经典作品《西厢记》(1927),影片将戏曲片完全电影化,摄影极灵巧,使寺庙、回廊、山野等呈现立体感。是次放映拷贝搜罗自荷兰电影资料馆;而《海角诗人》(1927)充满浪漫元素,影片更有颇多赤柱沿海镜头;《一串珍珠》(1926)取材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名作《项炼》(1884),是侯曜最早的编剧作品,以影像和剪接传情达意。《西厢记》及《海角诗人》由龚志成及Shane Aspegren作现场伴奏;《一串珍珠》则由罗拔·伊力思佳格作曲作现场伴奏。

  香港早期的电影圈,不乏具前瞻性、果敢、和创意的女性先锋。「被遗忘的华人女导演」,选映了四部不同背景和国度的「女性」电影。人称「霞哥」的香港首位女导演伍锦霞自三十年代已进军影业,可惜所拍的电影大多不复存在。导演魏时煜走访美国各省寻珍,完成纪录片《金门银光梦》(2013),以丰富素材重建她的生平。另一位女导演是长期协助侯曜的尹海灵,原以为她的影片散佚了,却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觅得《海外征魂》(1946)这部战后在新加坡拍摄的国语片。

  在资料馆新近一批的重要搜罗中,由美国运回十多部战前的硝酸片之一,是李绮年主演的《女性之光》(1937),此片不单可看到李绮年活动的影片,更为三十年代的粤语片制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另一部是被誉为首部美籍华人Marion Wong拍摄的先锋性剧情长片《关武帝》(1916);虽然全长七卷的长片只留存得两卷合共35分钟的片段,但凭留下的影像可想像到其故事是围绕新婚媳妇的西化行为与中国习俗的矛盾。此片的发现经过颇为传奇,留下的硝酸片一直存放在女主角Violet Wong家中,直到一九六八年她的孙子把影片转为安全片,二○○五年经由美国影艺学院电影资料馆修复。

  大观影片公司的创立人赵树關五岁便移居美国,自小醉心电影制作,在一九三四年后,他看中粤语片在亚洲电影市场的潜力,决定来港大展拳脚,自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年间共拍片六十余部影片,其后因逃避战乱而重返美国,以「大观美国分厂」的名义继续制作粤语片达三十多部。「大观公司的越洋制作」将放映五部大观於美国摄制的影片,包括摄於日本战败之后,表达海外华侨对祖国复兴期望的《光明之路》(1946);聚焦在大城市的洋房、美酒和酒店,反映中国人如何融入美国生活的喜剧《黑市夫妻》(1947);反映新一代华侨在身份认同上放开怀抱在美寻找新天地的《海角情鸳》(1947);以当年最尖端的特艺七彩技术拍摄,暗喻华人生活虽苦亦必须同舟共济的《金粉霓裳》(1947);表达新一代希望从传统观念中蜕变成独立个体的《狂风逐燕飞》(1948)及另一部战后恢复港厂拍摄的首部彩色作品《连生贵子》(1948)。

  是次放映的影片除了无声片,大部分为粤语对白,《海外征魂》为国语对白,而《金门银光梦》为英语及粤语对白。节目票价四十元,设六十岁或以上高龄、残疾人士及看护人、全日制学生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价优惠。信用卡购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网上订票:www.urbtix.hk。

  节目详情可参阅於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表演场地备取的第七十期《展影》。查询电话: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网页: 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13tsat/2013tsat_film.html。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8时18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