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海防博物馆展览回顾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事迹(附图)
**************************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战机突袭启德机场,全面进攻香港。同月二十五日,港督杨慕琦宣布向日军投降,香港亦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然而,就在香港沦陷前后这段关键的日子中,一支坚强的本土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一直活跃于抗日行动中,默默地肩负上抗日救国的任务,在抗战中作出重大贡献。

  今年适值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成立七十一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合办「抗日英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文物展」,由明日(四月二十六日)起至十月二十三日于香港海防博物馆展出约六十件珍贵文物及历史图片,与市民重温这支本土部队保家卫国的历史与贡献。

  展览的开幕礼于今日(四月二十五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博士、署理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邱小金,以及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曾志强。

  当年日军来袭,国难当前,有不少热心人士加入抗战行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亦即东江纵队的前身,就派遣第三和第五大队来港,一面于新界九龙发起对抗日军的游击战,一面发动本港青年组织自卫队,保卫家园。

  一九四二年二月三日,由志愿人士和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独立大队终于在西贡黄毛应教堂(今「玫瑰小堂」)宣告成立,由蔡国梁担任大队长,加入的队员约近千人。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日,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曾生担任司令员、林平(尹林平)任政治委员。早前成立的港九独立大队亦成为东江纵队的支队,在香港抵抗日军。

  港九独立大队除了抵抗日军外,更肩负另一重要任务,就是秘密营救滞留香港被日军搜捕的重要人士。在营救行动中,游击队采用的路线多达十二条,最后获救脱险的人士达八百多人,包括何香凝、廖承志、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司徒慧敏、邓文钊等。

  此外,他们亦在战事中营救遇袭的盟军,包括美国飞行员克尔中尉;又为英军服务团提供情报资料,互相支援。

  抗战成功后,香港民众为纪念这支英勇队伍,曾先后在大埔乌蛟腾及西贡竖立「抗日英烈纪念碑」,通过谒碑典礼等活动,以缅怀大队的丰功伟绩。一九九八年,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把港九独立大队烈士名册安放于香港大会堂纪念龛内,供市民凭吊,让新一代认识这批为保卫家园而献出血汗的战士,并且确认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历史上的地位。

  是次展览揭示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历史及多个感人故事,当中多件文物与队员关系密切,包括他们于战时所用的军备及日用器具。观众将可从中体会他们当年奋勇刻苦的痕迹。

  香港海防博物馆位于香港筲箕湾东喜道175号,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逢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休馆。但该馆十月份的闭馆时间则为下午五时。入场费十元,全日制学生、残疾人士及六十岁或以上高龄人士可获半价优惠。团体票为七元,适用于购买二十张或以上入场票的参观者。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该馆网址hk.coastaldefence.museum或致电二五六九 一五○○查询。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41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