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六题:儿童肥胖
**********

  以下是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健波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的最新统计数字,二○一一至二○一二学年的小学生肥胖比率为20.9%。该比率虽然较二○一○至二○一一学年的21.4%略低,但较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学年的16.4%高出4.5个百分点,反映本港儿童的肥胖问题近年有恶化趋势。鉴于肥胖的儿童长大后有较大机会有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卫生署联同教育局自二○○九至二○一○学年推出「至营学校认证计划」(认证计划),协助推动校园健康饮食文化。参与认证计划的小学在行政措施、提供健康午膳和小食,以及教学宣传四方面达到指定的客观指标可获发认证资格。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每年参与认证计划的小学数目及其占全港小学总数的百分比,以及当中正进行审核、已获取「基本认证」及已获嘉许为「至营学校」的小学数目分别为何;有否参与该计划的小学未能取得基本认证;若有,原因为何;

(二)除评估儿童的肥胖问题外,有否对儿童肥胖问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例如评估该问题对成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以及对社会的医疗开支、劳动力和生产力等的延后影响;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三)有否检讨现时针对儿童肥胖问题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成效,包括认证计划、推广儿童养成「三低一高」(即低脂、低盐、低糖及高纤)健康饮食和多做运动的生活习惯等措施;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有否计划优化该等措施(例如加强在学校推广健康饮食和教育肥胖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加强为学童检查「体质指数」等);及

(四)会否检讨现时学校须分配不少于总课时的5%予体育课的政策,以增加体育课的时数,藉此增加学童的运动量和培养他们做运动的习惯,从而纾缓儿童肥胖问题;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一)为应对本港儿童肥胖问题,卫生署自二○○六/○七学年推行「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以提高大众对儿童健康饮食的认识及关注,营造有利健康饮食的校园及社会环境。整个运动采取多元策略,包括建立联盟、宣传及倡导、教育及赋权、改善环境,以及研究与评估。二○一一/一二学年参与该运动主要活动的小学(包括特殊学校)超过400间,占全港小学约百分之70。

  「至营学校认证计划」(下称「认证」)是自二○○九至一○学年在「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下推出的一项计划。根据该计划,学校制订健康饮食政策及措施,加上家校通力合作,切实执行卫生署发出有关校内午膳和小食供应的质量要求,从而确保学童置身于「营养友善」的学习和培育环境。参与小学达到指定的客观指标后可取得认证资格,有效期为三年。截至二○一三年二月,共有超过200间小学参加认证计划,占全港小学数目约三分之一,当中73间已成功取得认证资格。过去三年的相关数字载于附件。

  学校要取得认证资格,往往涉及制订健康饮食政策、改造校园饮食环境、聘用新一轮食物供应商及签订相关合约,以及游说和培训教师、家长、食物供应商及同学等。加上认证计划要求学校建立有效的食物营养素质监察及跟进机制,各参与学校会因应其独特之校情而进度有所差异。卫生署将继续为参加认证的学校提供专业支援,并加强向其他学校推广本计划,藉以让更多同学受惠。

(二)卫生署一直有就香港儿童肥胖问题进行研究,早于一九九三年联同医院管理局及香港中文大学对全港25 000名初生至十八岁人士进行调查,根据所得资料制定了一套身体生长标准,包括「身高别体重图表」,按儿童的身高以评估其体重是否处于理想水平。如果体重超出或低于身高别体重中位数的百分之20,该儿童会被断定为超重或过轻。卫生署参照该生长标准,透过母婴健康服务及学生健康服务评估和跟进儿童的生长状况,并按相关数据监测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以便制订健康促进策略和针对性措施。

  最新二○一一/一二学年的数据显示,香港小学学童过重及肥胖的比率为百分之20.9(女孩及男孩分别为百分之15.9及25.6),保持自二○○八/○九学年开始的下跌趋势。

  超重和肥胖的成因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脂和高糖食物的推销与普及,生活模式改变以致大幅削减体能活动有关。海外和本地医学研究显示,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模式,往往是导致多种非传染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原因,对个人、家庭、医护服务带来沉重压力,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伤害。二○一一年,非传染病构成本港死亡个案约百分之60。研究报告亦指出,肥胖儿童长大后明显地较大机会继续面对过重及肥胖的问题,而肥胖的成年人有较大机会患上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非传染病,长远影响生产力,削弱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

(三)要有效控制人口超重问题必须从社会整体,集政府、公私营机构、学术和专业团体、传媒及广大蒥民的力量,系统化和循序渐进地进行,以确保资源运用更具成本效益。

  就超重学童而言,卫生署分别于二○○六年、二○○八年及二○一二年进行小学生健康饮食模式评估研究,以检视学童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的成效。二○一二年的调查发现,过半家长支持学校采取行政措施推广健康饮食。制定健康饮食政策的学校比率亦较往年明显上升。小学生在多方面饮食行为上皆呈现明显进步。与一般学校相比,取得认证资格的小学提供较健康的午膳和小食,学生对营养的知识掌握较好,而家长们亦较更留意卫生署进行的健康饮食推广。

  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中心为小一至中六同学提供定期健康检查、个别辅导及健康教育服务,包括为超重或肥胖的学童提供辅导。中心更会因应个别情况,转介同学到公立医院儿科服务作跟进。如答覆第二部分所述,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小学生肥胖比率亦自二○○八/○九学年持续下跌,反映综合各项措施有一定成效。

  教育局在制定课程学习宗旨时,亦已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其一重点,推动学童以行动达成目的。在学科学习方面,体育、常识等科目各有不同配合。以小学常识科为例,「健康与生活学习范畴」正是针对健康饮食的知识、技能和正面价值观的培育而撰定。学校亦可透过校本课程、不同的切入策略,如德育及公民教育、全方位学习活动等,促进学童全人发展,加入自理、作息有序、有效运动等理念和能力,帮助学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进一步应对儿童肥胖的问题,卫生署于二○一○/一一学年在30间学前机构开展「幼营喜动校园先导计划」,以鼓励和支援学前机构积极培养儿童健康饮食和体能活动习惯。先导计划反应理想,评估结果显示,分别有八成和六成校长观察到幼儿的饮食习惯和体能活动有所改善,而七成家长则认为先导计划有效协助他们改善子女的生活习惯。卫生署于二○一二年一月联同教育局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推出全港性的「幼营喜动校园计划」,二○一一/一二学年已为900多名来自超过240间学前机构(占全港约百分之25)的教职员提供培训。卫生署亦同步推出电视宣传短片,提醒家长幼儿健康饮食及体能活动的重要性。

  除了推行特定计划外,政府亦透过不同层面,针对不同人生阶段,倡导及营造支援健康饮食的社会文化。

  家长喂养婴幼儿的方式对儿童的饮食习惯有重大影响,更与儿童肥胖相关。因此,母乳喂哺是预防儿童肥胖的重要一环,故卫生署一向致力推广、维护及支援母乳喂哺。对年龄稍大的婴幼儿来说,引入固体食物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关口,因此卫生署亦致力加强家长在喂养婴幼儿的知识与技能,包括避免喂养过量、培育幼儿有足够的体能活动和均衡饮食等。

  在社区层面,卫生署自二○○八年推出「有营食肆」运动,得到业界响应及支持,目前已有超过一千名饮食从业员接受培训,并有约600间食肆正为食客提供「有营菜式」。卫生署亦由去年中开展新一轮针对中央肥胖的宣传策略,鼓励市民为自己的健康作出明智选择。

  另外,由二○一○年七月一日起,除了获豁免的产品外,在本港出售的预先包装食物须附有营养标签,列明产品的能量及7种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钠和糖)的含量。市民可留意食物含有的能量、脂肪、糖和钠,选择较健康的食物,以免摄入过多而增加肥胖及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的风险。这样亦有助超重/肥胖儿童及其照顾者了解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以便作出有益健康的选择。食物环境卫生署举办多项宣传活动,包括二○一○至一一年度起举办的「活学活用营养标签奖励计划」,鼓励同学在校园或社区内进行与营养标签相关的推广活动,加深同学及其推广对象对营养标签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并在日常生活中让营养标签成为选择合适食物及实践健康饮食的工具。

  我们会继续透过多方面的措施及活动,积极推动健康饮食的文化及恒常运动的重要性,以改善市民的健康。

(四)根据课程发展议会有关体育课课时的建议,学校在小一至中三应分配总课时百分之5至8予体育发展的学习机会,中四至中六则不少于总课时的百分之5。学校亦可按实际情况及需要,适量增加课时。

  学校体育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身体活动,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和正确态度,从而在课余时懂得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以发展活跃及健康的生活模式。因此,增加学童的运动量不应只局限于课程内的体育课。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做运动,在日常家居生活中和参与其他消耗能量的活动,建立活跃的生活模式更为重要。

  此外,在现时课程改革全方位学习的框架下,学校除了透过一般的体育课外,还会提供不同机会让学生多做运动,如举办运动会、兴趣班、校队训练及比赛等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运动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模式。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2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