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权威台风预警服务机构代表来港参与台风委员会会议(附图)
***************************

  约九十名区内气象、水文及防灾减灾专家齐集香港,参与由今日(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一日举行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四十五届会议。

  是次由香港天文台(天文台)举办的会议,将回顾及探讨区域合作,以减低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伤亡及破坏。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在今日的会议上当选为二○一三年台风委员会主席。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二○一二年台风委员会主席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计划处处长Koji Kuroiwa、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信息通信和减灾司司长Shamika Sirimanne博士、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及台风委员会秘书Olavo Rasquinho今日主持会议的开幕礼。

  矫梅燕在开幕礼致辞时形容二○一二年是台风活跃的一年。

  她说:「年内中国十八个省份在一个月内受六个具十二级以上风力的台风吹袭,创了同期的历史纪录。二○一二年吹袭菲律宾最强和最致命的风暴宝霞,导致超过一千人死亡,数百万人受影响。近十年吹袭朝鲜半岛最具威力的台风三巴,造成电力中断,房屋损毁及交通中断。

  「这些风灾提醒我们台风委员会的工作的重要性-规划和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减低亚洲地区因台风所引致的生命和财物的损失。」

  岑智明在开幕礼上表示,台风委员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而上一次於一九九七年在香港举办。

  岑智明说:「於二○一三年在香港举办这重要国际会议对香港天文台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标志一系列庆祝天文台成立一百三十周年活动的序幕。天文台於一八八三年成立,在参与有关热带气旋的区域和国际合作方面有悠久历史。」

  「早在一九三○年,天文台已举办首届东亚地区气象局长会议,制定发出热带气旋警告时所用的信号及代号。一九三四年,当时的皇家香港天文台台长和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台长一同前往菲律宾,与马尼拉气象局合力制定发出热带气旋警告的区域标准程序。」

  岑智明补充说:「承传这项历史任务,将热带气旋警告标准化在今天仍然是香港天文台在国际气象舞台上积极推动的议题。」

  苏锦梁在开幕礼上颁发二○一二年Dr Roman L Kintanar奖予政府飞行服务队,表扬其在推行「热带气旋气象数据收集计划」的承担和杰出工作,以及为加强保护民众对抗气象灾害所作出的贡献。

  安装了天文台的气象数据测量系统的政府飞行服务队定翼飞机,於二○一一年和二○一二年飞进南海上空的热带气旋进行特殊任务,收集非常有用的气象信息,以提高热带气旋预报和警告的成效。

  政府飞行服务队总监陈志培说:「我们很荣幸与香港天文台合作进行监测热带气旋的工作。当区内人们正忙於寻找防风庇护时,我们的机组人员勇敢地面对风暴中的恶劣条件执行飞行任务。任务得以成功全赖机组人员的高度知识和专业精神。机组人员在指定的路线上飞行的同时,亦要避开恶劣的天气;而所收集得的宝贵气象数据,能令天气预测更为准确,从而减低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年一度的Dr Roman L Kintanar奖,透过奖项表扬获奖学院和机构为减低热带气旋带来之影响和灾难所作出的努力。

  「台风委员会社区天气资讯网络」项目也在今日的开幕礼上正式启动。该项目由香港天文台领导,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旨在让相关台风委员会成员的居民亲自参与气象站的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对天气和气候的认识。最近,一些菲律宾和美国关岛的学校已安装了社区气象站,收集到的气象观测数据已上载至互联网 (www.icowin.org)。

  「台风委员会社区天气资讯网络」是屡获殊荣的「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网络)的延伸。网络由香港天文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及香港联校气象网於二○○七年共同建立,现有超过一百名会员。

  台风委员会是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及世界气象组织辖下组织,现时共有十四个成员: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及美国。台风委员会旨在於国际框架内整合和加强成员间的区域活动,以减低因台风所引致的伤亡和破坏。



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7时22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