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环境局局长会见传媒答问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一月二十七日)早上出席电视节目后,就固体废物处理及淘汰商业柴油车与传媒的答问全文:

记者:香港的减废目标是在几年之内减三分之一,当中厨余占的比重很大,根据二○○五年的减废大纲,曾经有建议指堆填区尽量处理可以溶解的废物,即是厨余就不应该再放置在堆填区,这会否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环境局局长:这是一个大方向,希望可以善用厨余,因为厨余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善用回收、做堆肥或者转废为能。所以在硬件上,香港政府也正在做一些设施,在大屿山的小蚝湾及北区有两个设施,每日一共可以处理五百公吨的厨余。同时,在不同的屋恏也设有一些就地处理厨余的设施,我们有一笔资金(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可以给屋恏申请,希望在未来的一、两年,至少有五十个屋恏可以做到就地处理厨余的设施,每日可以减少几吨的厨余。同时,我们重点是希望可以减少桌上的厨余,所以透过「惜食香港」运动,希望减少厨余的产生。

记者:有关堆填区,今年是否会通过立法会程序,会否担心有「拉布」的情况出现?

环境局局长:相信大家对堆填区的扩建及相关的设施,某程度上都会因为地区人士的不同想法而有所抗拒。我们与立法会议员讨论时,都明白他们在这方面的关注,所以这一定是难题。但是为了香港整体废物处理的做法,我们要迎难而上,所以今年我们会有一套整全的方法,透过蓝图、透过数字,与大家解释和分析各方面的做法。

记者:扩建(堆填区)的时间表为何?

环境局局长:我们的目标,当然要视乎不同的状况,希望今年内将这些数据和蓝图与社会讨论,包括向立法会申请相关的拨款。

记者:有没有一个时间最迟在什么时候启动整个程序?

环境局局长:其实堆填区是要有连续性,一项设施如果因为拨款而延迟了(兴建),对(运用)公帑也有影响,所以现时最迫切的是,将军澳(堆填区的扩建)在今年内一定要做一个决定,才能做到完善的过渡。

记者:柴油车方面,局方与业界会面之后,有否一个优化的方向,怎样有不同的做法?如何在框架上再作安排?

环境局局长:基本上有关的讨论,是尽量让业界了解政府淘汰柴油车的理念。上星期的会面是很好的,令他们更加了解政府的想法。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希望在未来的一个月左右,大家会分组讨论,因为不同的车群有不同的诉求,所以希望透过时间,令到不同的组群都更加了解政府的政策,同时亦可以让不同组群说出他们的诉求。透过这些会面,希望能够互相了解后做出一套优化的方案。

记者:优化方案的方向大概会是怎样?譬如是不同的车队有不同资助或是其他方面的安排?

环境局局长:我想这方面可以让业界主动提出,让他们了解香港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底线和原则,例如我们为了大家的公众健康,要在二○一五年做到什么程度的空气改善,以及到二○二○年我们又要达到什么标准,这些方面就是底线。另外,就是污者自付的原则,有些(理念)是一定要清楚的,例如一些旧(柴油)车,相对一些没有那么旧的车,是淘汰、不换车或是换新车等,这些方面不应该是一刀切的补偿金,这些就是我们的底线。如何能够在整体机制的运作上,尽量将有关的得益给予车主而不是车行,这些细节可以留待车主提出建议。

记者:…实施方面…?

环境局局长:如何在不影响空气质素改善时间表的大前提上,其他的过渡安排,我们可以有空间去考虑。

记者:局长,扩建将军澳堆填区好像是事在必行,那么随之而来的就会是兴建焚化炉?

环境局局长:第一,现在(兴建)焚化炉方面有司法覆核,所以暂时来说我们还未可以推展。而我想说的是,参考一些相近城市的做法,他们整体处理废物的蓝图,由堆填区至转废为能,都有各自的角色,所以我们的蓝图是会将这些先进的思维跟大家解释如何实行,分别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转废为能的安排,堆填区的寿命自然就会大减。参考新加坡,其堆填区的堆填量可以有大约三十至四十年的空间,令到一个城市可以有长远的处理末端废物的做法,这些都是值得参考的地方。

记者:有没有最迟要何时提出兴建焚化炉?

环境局局长:第一,有关的司法覆核不知道何时有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定下的空间也暂时未知。

记者:刚才你提到十年要减废三分之一,如何在十年内达至这个减废的目标?你的信心又如何?

环境局局长:在十年内减少三分之一的废物,我们希望透过一些硬件和软件去达成。硬件方面刚才也提到,我们有新的设施,譬如是有机厨余处理的设施;软件方面,我刚才亦提到废物征费,在外国的经验来说,是一个好的做法,因为透过与经济挂恥的做法,可以整体上减少废物两至三成以上,所以透过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希望可以将我们的目标拉近。

记者:局长,刚才你也说兴建焚化炉的地区阻力是很大,之前其实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陈智思亦曾经建议,为了纾缓阻力,建议特首或者局长你自己居住的地区兴建一个微型焚化炉,以起身先士卒的作用,这会否是一个考虑的方向?

环境局局长:基本上,香港亦将有一个焚化炉会落成,就是在屯门的污泥处理设施,其实它是一个焚化的设施,以转废为能,这个设施会在今年年底落成,相信会是一个好的示范,让香港人去更加深入了解这是一个先进的技术可以考虑在香港应用。类似的设施是否在不同的地方可以应用,这方面我们持开放的态度。

记者:另外想再问厨余方面,刚才也说过其实不将厨余放置在堆填区也可以是一个方向,而现在小蚝湾,就算加上沙岭也只可以处理每日共五百吨厨余,占整体的厨余量比较少;而《施政报告》亦提到,可能会考虑透过填海扩展小蚝湾,这会否是局方朝的方向去做,以加大处理厨余的能量?

环境局局长:现在讨论小蚝湾填海的选择,应该与我们的废物管理没有一个必然的关系。但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小蚝湾的有机资源处理中心可以成功的话,在香港不同的地区扩展这类设施,我想会是一个大家可以积极考虑的方向。



2013年1月27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2时5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