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叶建源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书面答覆:
问题:
今年四月至九月,政府批准了4 140宗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工作的申请;当中由「学术研究和教育」界别雇主提出的申请最多(占35%),共有1 452宗。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每年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获准来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才中,有多少人是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专院校(资助院校)聘请,并按院校、学系、合约年期、他们的职级和薪酬列出分项数字;是否知悉,有关院校聘请内地人才的原因,是本港欠缺具相关专业学历及资历的人才、未能以聘请内地人才的薪酬聘请本港人才,还是其他原因;当局基於什么准则和程序,以确定这些内地人才是本港所欠缺的;
(二)当局曾否评估发展教育产业所需的人手及其需具备的专业学历及资历;有否就如何提供所需人手制订政策;若没有政策,原因为何;若有政策,当局的政策方向是以培训本地人才还是输入外地人才为主,以及有否就在本地培训人才和输入人才的比例制订指标;若没有指标,原因为何;
(三)有否制订培训本地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才的策略、计划和时间表,以配合政府发展教育产业的政策;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四)是否知悉,过去三年,在每年的本地博士学位课程毕业生中,属於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数为何,而在这类毕业生中(i)没有从事教育或研究工作的人士所占的百分比、(ii)获资助院校聘用的人士的数目,并按年龄、职级和合约年期列出分项数字;及(iii)有多少人曾申请资助院校的职位但未获聘用;及
(五)有否评估相对於内地和外地的博士学位课程毕业生,本地毕业生在申请本地的研究和教育职位时是否较有优势;若有评估,结果为何?
答覆:
主席:
(一)「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让本地雇主可按其人力需求,聘请香港所需要却又缺乏的内地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一般而言,受聘的专业人士欲根据计划申请来港,必须符合三个主要条件:
(1)有良好教育背景,通常指拥有相关范畴的大学学位;
(2)必须确实已获得本地雇主聘用,而从事的专业工作需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有关,同时雇主又未能在本地觅得专业人士应聘;及
(3)有关职位的薪酬福利水平与本地职业市场相若,不能低於本地市场聘用条件。
入境事务处(入境处)在处理申请时,会要求申请人提交有关学历、工作经验及专业资格的证明。同时,雇主亦需提供有关资料,包括其业务性质、营业状况、雇员数目及本地和非本地雇员的比例等。入境处亦会要求雇主说明聘用申请人的理由及证明未能聘用本地专业人士的原因。雇主亦需提交雇佣合约,证明申请人以本地职业市场相若的条件获聘。此外,入境处亦会参考政府统计处的市场调查数据及相关专业团体提供的资料,并会按情况,就个别申请谘询劳工处或其他政府部门或专业团体的意见,确定有关申请合乎计划的目标。
过去三年,根据计划获批准来港从事学术研究及教育工作人士(例如访问学人、讲师或研究助理等)的统计数据如下:
年份/获批数字 短期职位* 长期职位 总数
2009 2 167(76%) 685(24%) 2 852
2010 1 961(77%) 587(23%) 2 548
2011 1 896(77%) 579(23%) 2 475
*短期职位指聘用期少於12个月的职位。
入境处未有备存根据计划获批准来港从事学术研究及教育工作人士的聘用院校、学系、职级和薪酬的相关数据。
(二)及(三)特区政府发展教育产业的目标,是强化香港成为区域教育枢纽的地位,为本地不同行业培养人才,吸引各地精英,提升香港的竞争力,让本地学生和香港整体社会受惠。为此,我们致力推动专上教育界别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
招聘和甄选教职员,均属专上院校自主的范畴。院校可根据各自的教学、科研和行政需要订定人力资源策略,并按照本身的准则和程序培训和甄选教研人员。当局尊重专上院校自主,并无就院校制订划一政策,或就院校聘用本地和非本地人才的比例制订任何指标。总括而言,本地专上院校对引入境外专才和培训本地人才均同样重视,并透过他们间的优势互补,增强院校的整体竞争力。
在公帑资助院校方面,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透过以整笔拨款方式发放补助金,让院校灵活运用资源,支持教学、研究和国际化等的发展。为促使各院校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延揽人才,教资会资助院校可根据随时转变的本地及国际情况,以及教职员(包括来自境外的教职员)的才能和表现,善用补助金为教职员订定薪酬福利条件和房屋福利。而自资界别方面,院校亦按各自的学术发展及课程需要等,作为订立本身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招聘和培训本地或境外的人才等,政府并没有制订任何指标。
在国际学校方面,它们的课程多样化,教职员的专业和教育程度须配合课程需要,一般由本地人员和海外来港人员组成。部分国际学校只提供某国家的课程,因此由该国直接聘任教职员到港任教。
(四)及(五)在2009/10至2011/12学年,修毕教资会资助博士课程的本地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38、390及403人。教资会资助院校每年就全日制毕业生概括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当中并没有关於毕业生年龄、职级、工作合约年期、申请职位是否成功及曾求职机构的调查。因此,当局并没有备存相关资料。我们亦难以概括评估本地博士学位课程毕业生在申请本地研究和教育职位时,是否较外地毕业生有优势。
完
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