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出席「香港经济峰会2013」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十二月十日)出席「香港经济峰会2013」的致辞全文:

CK(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今天可以参加「香港经济峰会2013」。今天的主题是「新导向 经济现新姿」。如何令香港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可以继续「现新姿」正是我和大家都需要深思考虑的课题。

  香港没有丰富的天然资源,我们有的只是优质的人力资源。香港有今日的成就,是几代香港人勤奋拼搏、不屈不挠、灵活创新,一点一滴地建立起来的。我们不怕辛苦,相信自力更生,只要肯做终必成功;我们不怕竞争,相信有竞争才有进步;我们更加不怕失败,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在那里跌倒,便在那里再站起来。

  目前,欧债危机缠绕全球经济神经,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又不稳定。这是先进经济体长年过度借贷的恶果。美国的「次按危机」始於美国家庭的房屋按揭借贷超过收入的偿还能力;「财政悬崖」是财赤和国债高企造成的两难局面。欧元区多个国家几十年来的高福利政策,加上生产力追不上福利开支,令到政府只能够靠借贷渡日,造成目前的债务危机。

  美国和欧洲现时所面对的,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需要广泛的政治共识、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决心才能够完全解决。我们必须引以为鉴,不论是个人、家庭,或者是政府都应该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应该养成使尽未来钱的习惯,将我们今天的开支变成下一代的负担。

  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在外围经济波动的影响之下,我们实在难以独善其身。可幸的是,世界经济重心势将逐步移向新兴蒥场,特别是以中国作为龙头的亚洲地区。亚洲人口众多,民众收入增长迅速,在未来的数年将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我们必须好好地把握现时的机遇、紧慎处理好不同的风险,在危机四伏又机会处处的时代,为香港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打好基础。在这个背景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三个方针。

(一)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开拓新兴产业

  首先,在我们开拓新兴产业的同时,我们必须强化传统优势产业。

  很多朋友认为香港应该发展不同的产业,令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我认同这个主张,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忽略现有的支柱产业。相反,我们更加应该要巩固这些我们都熟悉的产业,好好把握和利用现有的基础,扩大和深化现时产业的优势,开发新的产品,打进新的市场,发掘新的增长点,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认为政府可以配合市场机制,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跟政府之间的磋商,即是所谓G2G的接触,为香港业界争取新的机遇、开拓新的市场。我们可以在基建、培训人才、融资、对外推广等各方面为业界提供适当的协助。

  我们在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开拓新兴产业都做了不少工夫,我各举一个例子。

  出入口、物流业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直接经济增值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提供约八十万个不同阶层的职位。我相信这些行业还未饱和,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单是处理跟传统贸易伙伴之间的出入口物流生意,还有未充分开拓的新兴经济,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业界也有能力开展高增值的物流服务和附加服务,我们应该发展更多供应链管理、区域分销中心等服务。

  政府会继续在G2G层面为业界开拓机会,包括透过WTO(世界贸易组织)、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亦要增加G2G的双边接触,为业界开拓市场。我们也会继续积极跟贸易伙伴签订自由贸易、避免双重征税、民航服务等双边协议,为业界提供更公平和更稳定的贸易环境。

  在创意和科技等新兴产业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香港的创意产业,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广告、设计、建筑、动漫、游戏和数码娱乐等,每年增值额约八百亿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约4.5%,聘用约二十万人。

  我们会好好利用CEPA、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泛珠三角会议等G2G平台,协助香港企业进一步拓展内地业务,扩大市场分额。同时,我们会加大力度推广香港作为亚洲创意之都的形象,为业界吸引更多投资和更大的客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创新科技方面,本地大学有不少国际权威学者,在香港进行世界级的研究,同时为香港培育青年学者,逐步建立香港的研究和开发能力。科学园和活化后的工业恏可以为科研界提供适当的硬件,吸引更大商界资金的投入。我在去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提高了「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的拨款上限,加强了「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与企业分担研发投资的风险,增加创新科技发展的动力。

  我们应该两条腿走路,兼顾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开拓新兴产业。我们必须维持支柱产业原有的优势、同时孕育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才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多元化的目标。

(二)融合内地经济和保持香港国际特色

  第二方面,我们要促进跟内地的经济进一步融合,但更重要的是保持香港国际都市的特色。

  自从内地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激增。两地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八万七千多亿港元。香港亦是内地旅客最喜爱的目的地,内地居民到香港旅游已经成为我们服务出口的主要来源。香港更是海外资金进入内地的主要渠道,也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平台。两地经济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会在多方面协助香港企业加快开拓内地市场。我们早前推出了一个十亿元的专项基金,以鼓励和支援港资企业升级转型,建立品牌和拓展内销市场。在运输接驳方面,我们也加紧兴建广深港高速铁路和港珠澳大桥,使两地商务和旅游交往更加便捷。行政长官更提出要提升特区政府驻内地机构的职能,协助港人港商在内地发展事业。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紧记香港最大的优势仍然是能够汇聚东西,既了解内地市场又跟国际制度接轨。长久以来,香港云集了众多跨国企业的区域总部。不少银行、通讯社、航空、航运公司、电讯公司都在香港有庞大的业务运作。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商会都在香港设有办事处。香港商人的国际视野广阔,在世界各地皆有人脉网络,业务遍及全球。

  虽然香港只是弹丸之地,人口只有七百多万人,但我们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知道各国最新的情况,掌握不同地方做事的方法和跟国际贸易伙伴有紧密的连系。我们必须继续维持香港高度国际化这一份特色,吸引国际人才、企业、资金到香港来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要保徖法治、廉洁、自由等核心价值、尊重私产、公平竞争、简单低税等制度。

  只有兼顾融合内地经济和保持香港国际特色,我们才能够发挥香港的最大优势,令香港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财富创造和财富再分配

  第三方面,我们须要兼顾财富创造和财富再分配。

  近年,香港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富悬殊这个话题,甚至有一些比较极端和偏激的意见,质疑香港是否应该继续发展经济。这些人认为经济发展是输送利益给企业和高收入人士,而普罗大众都难以分享经济成果,甚至成为经济发展下被剥削的一群。

  容许我跟大家分享一个近代的政治故事。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在离开首相一职前最后一次出席下议院会议,就在野党对她的政府提出的不信任动议,为政府辩护。

  有在野党议员指责她出任首相十一年间,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她反驳指出十一年来英国各个国民群组的收入都有所增加。她讽刺在野党的建议是只要能够令到贫富差距收窄、令富人收入减少,即使穷人更穷也在所不惜。她认为政府要做的,是协助人民创造财富,可能有些人得到多一点、有些少一点,但是令人人都更加富裕,比减少贫富差距更加重要。

  戴卓尔夫人这番辩论中的发言,当然是把非常复杂的贫富问题高度地简化。但我认为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收窄贫富悬殊,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并不是政府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

  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推动全面经济发展,提供足够有质素的就业机会,令所有市民都可以各展所长,并且透过适度的收入再分配,令各阶层蒥民都可以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统计处的资料显示,以原来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由二○○一年的0.525增至二○一一年的0.537。香港的贫富差距似乎有扩大的趋势。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过去十年,特区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教育、医疗、房屋等福利项目的承担。

  如果计算除税和福利转移后的可动用收入,香港二○一一年的坚尼系数是0.475,过去十年大致维持平稳。这显示政府过去十年在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经收入、福利转移后,已经有效减低了住户可动用收入不均的情况。所以,分析税收、福利转移前后的坚尼系数的变化,是反映政府措施成效的一个具体指标。

  我想再详细解释一点。计算坚尼系数的方法很多,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国家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占国家整体经济比重较为平均,个别城市则可能倾重某一方面。好像香港,我们主要倾重服务业。所以国家与城市的坚尼系数是否可以比较,是值得商榷的。举例来说,美国全国的坚尼系数远低於美国国内个别大城市。如果将香港的坚尼系数与同是金融中心的纽约市比较,以原来收入计算的坚尼系数,两城市大致相若。

  我们要注意的是,坚尼系数的计算也受到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影响。每年到香港家庭团聚的五万多新来港人士的经济能力相对较低,而人口老化更令没有收入的长者家庭大量增加,因而拉低整体住户的平均收入,收入差距自然会扩大。随香港走向知识型经济,劳动人口中高收入人士的比例会增加,这也会进一步拉阔收入差距。这是所有国际大都会共同面对的情况。

  我以上的解释,并不是要淡化香港面对贫富悬殊、收入差距的现象。相反,更重要是我们要了解个中现象,好使扶贫政策更加到位,公共资源用得更有效。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财富再分配的力度,协助退休长者和低收入人士。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们更不能忽略做大经济这个饼以创造财富,确保政府有足够资源扶贫、改善民生,否则最终只会因财富再分配而掏空库房。我们须要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财富,同时我们也要多考虑不同阶层市民的就业需求,既要创造高增值的职位,也要增加低技术的工作,并且要增加劳工培训和再培训的资源,令我们的劳动力更能适应转变中的经济结构。

  财富创造和财富再分配两者必须兼顾。

  各位,如果我们能够兼顾不同的需要和考虑,让经济均衡发展,不走极端路线,我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香港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我们的新兴产业也有相当的基础和潜力;香港更有「中国概念」的优势,也有国际都市的特色;所以我们有条件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维持经济繁荣,也有能力照顾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一群人,让所有市民也能够分享我们社会经济繁荣的成果。

  多谢大家。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6时15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