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银幕魅影:香港鬼片」经典鬼片 映现香港的历史与文化变迁(附图)
******************************

  港产片中形形色色的恐怖片如鬼怪传说或功夫喜剧式的僵尸片,融合粤剧的借尸还魂故事或华丽的鬼魅电影,均是香港电影史上重要的文化景观。但在学界或业界,相关的深入探讨还未开展。为配合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即将举行的「鬼文化节」学术会议,香港电影资料馆以「银幕魅影:香港鬼片」为题,选映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经典「鬼片」,管窥香港的历史与文化变迁。

  「银幕魅影:香港鬼片」由电影研究学者魏萍客席策划,将於十一月三日至二十八日放映。影片包括朱石麟导演的《尸变》(1958);乐蒂、赵雷主演的《夜半歌声》(1962);陈宝珠和南红主演的仙凤鸣戏宝《再世红梅记》(1968);刘家班的经典作《茅山僵尸拳》(1979);洪金宝的恐怖僵尸喜剧《人吓人》(1982)。电影资料馆深受欢迎的「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於十一月亦选映引领港产僵尸片热潮的《僵尸先生》(1985)及梅艳芳、张国荣主演的《胭脂扣》(1988)。七部影片均於电影资料馆放映,而《僵尸先生》和《胭脂扣》亦将於百老汇电影中心放映。

  香港电影一直被各式魅影「痴缠」,僵尸作为重要的银幕魅影出现於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则有粤剧类型融合魅影的借尸还魂影片。虽受西方卖座僵尸片的影响,香港僵尸片却自然走出自己的「鬼路」。混杂了中外古今各种文化元素及鬼怪传说,港产功夫片、功夫喜剧等类型,八十年代的香港引领了亚洲僵尸片的风潮。

  《尸变》是朱石麟少有的恐怖片。赶尸背后的运毒阴谋、道士的装神弄鬼和道貌岸然,被一一拆穿。朱氏以大师风范,将声画融合得既恐怖且有古韵民风。长、空镜头的频用和流畅的剪接,都赋此恐怖片以传统的诗情画意与民歌情趣。十一月二十一日电影放映后将由香港粤语片研究会主席舒琪主持映后谈。

  取材自法国小说「歌声魅影」,袁秋枫导演的《夜半歌声》带几分黄梅调韵味的戏中戏、茶楼式样的戏院布景,尽显地道的广东风味,而乐蒂顾盼生姿的演出更极富镜头感。由唐涤生编剧,黄鹤声导演的《再世红梅记》,对白与唱词典雅秀丽,古韵生动又不乏谐趣。南红分饰两角,端庄与妩媚相映;陈宝珠反串,演活了书生的痴情与懦弱。

  湘西赶尸的民间传说在港产片多次出现,刘家良的《茅山僵尸拳》除突出僵尸传说的神秘魔力,并将之与功夫、喜剧元素结合。精彩的武打,幽默的剧情,成为刘家班经典代表作之一,亦为八十年代港产僵尸片的发展与成熟提供灵感与启示。洪金宝的《人吓人》极富民间乡野传说的趣味,恐怖气氛营造得惊悚,意在突出「人比鬼恐怖」却终有报应的朴素伦理,洪家班精湛的武打极富视觉愉悦。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蒲锋将在十一月二十八日放映后主持映后谈。刘观伟的《僵尸先生》塑造了林正英降妖道长的经典形象。书生与女鬼的情节、武打场面、搞笑桥段造就一部道教意味浓厚、类型融合丰富的僵尸片经典。学者张德贞将主讲十一月三日的映后谈。

  十一月十一日下午四时在放映《僵尸先生》后,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一楼将举行「鬼文化节」电影座谈会,由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傅慧仪主持,影评人及学者包括黎志添、何庆基、也斯、黄淑娴、陈志华、蒲锋主讲。

  美艳女鬼隔世寻觅旧时爱侣,哀怨缠绵的《胭脂扣》,对照香港的似水流年与文化变迁。影评人洛枫将於十一月十七日出席资料馆的映后谈,而白诺信及郑子宏将於十一月二十五日出席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举行的映后谈。

  除十一月二十五日《胭脂扣》的映后谈以粤、英语进行,其他映后谈及座谈会均以粤语主讲,免费入场。影片为粤语配音或对白,《僵尸先生》和《胭脂扣》设中、英文字幕。

  资料馆票价四十元,门票现於各城市电脑售票处发售。信用卡电话购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网上订票:www.urbtix.hk。百老汇电影中心票价五十五元,门票现於该中心及其网站发售。电话购票:二三八八 三一八八。网上订票:www.cinema.com.hk。节目详情及票价优惠可参阅於康文署辖下表演场地备取的第六十五期《展影》。查询: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网址:www.filmarchive.gov.hk或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12hs/2012hs_index.html。



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7时23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