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教育局局长及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主席与传媒谈话重点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及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主席胡红玉今日(八月二十二日)会见传媒的谈话重点∶

教育局局长:为回应社会人士对於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推行方面的关注,我们正式成立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希望有广泛参与,主动取得社会人士的意见,在推行期间,特别在三年开展期内,就有关执行和筹备方面的工作取得更多意见,并向教育局提供有关的建议。更重要的是,针对大家关注的,占课程百分之三至五比较敏感的「当代国情」的建议教材,这方面由教育局筹办,由委员会主动审查,并上载到网页让社会人士监察。我们很开心邀请到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胡红玉女士担任委员会主席,她的丰富法律知识、社会服务及管理经验,一定能够带领委员会达到目标。我亦要多谢各位委员在百忙之中拨出宝贵时间参与委员会的工作。

委员会主席:多谢局长,我在此特别多谢各位委员,用很多时间和精神接受一项富挑战性的任务,今日大家亦作出筹备式的交流会谈,坦诚地谈了很多问题,亦考虑了我们的职权范围,日后应如何处理等。

  委员会的职权包括第一,在开展期内应如何处理筹备和实施方面的困难。第二、要检视日后教育局出的关於国情教育方面的教材,亦希望有不同和多元化的教材出现,在这方面委员亦表达了不同意见。我们亦有讨论在开展期内实施及各方面的困难,例如教材、时间如何准备,甚至弹性有多大,在各方面都有提供意见,大家亦很明显带出一点就是,要尊重学校和老师的自主权,亦一定要尊重专业精神。我希望家长、学生可以与学校校长、老师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更希望可找到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尽量鼓励不同的多元教材出现。最后,我们的职权范围亦包括根据以上各个题目,将不同或相同的意见,或任何特别的建议提交给教育局考虑。

  今日由於时间匆忙,几位委员未能出席,因为有些在内地,有些有时间上的冲突。我亦想呼吁,有些委员我们希望他们参与,并在邀请过程中,日后名单确定会再公布,现时这张名单可以给大家参考。

  这个题目对社会上舆论和各方面都非常重要,现时的舆论可以反映大家对这个题目的关注和重要性,这一点我们完全理解。除了在委员会的立场大家作出交流讨论之外,我们更希望日后可以和其他人士再作交流。我们有其他方法可以作出安排,例如我们可以邀请他们来讨论,或者与他们作出个别安排交流意见。

  我们采取的方向是希望尽量公开,尽量参与,作广泛讨论,大家日后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可以较容易提交建议给教育局处理。今日我们讨论的范围比较初步,日后若有任何特别决议,亦会告诉大家。我们希望日后的运作是开会后若有事情可以与大家讨论,我们会即时与大家讨论,让大家可以跟进会议讨论的内容。其次,委员会委员如果有其他意见想发表,亦可以与大家讨论。

记者:想问委员会实际的权力,刚才指意见会提交予教育局,如果意见是觉得国民教育科要押后开展,或觉得不需要独立成科,教育局会否采纳?有没有这个决策权力?

教育局局长:第一,委员会的职责重点是在三年开展期内,就推行过程遇到的问题或意见发表他们的研究,然后提交予教育局。第二,牵涉到是否独立成科,我们觉得这方面的沟通可以多些,因为如果不是独立成科,就与几年前的做法差不多。独立成科与否最主要的分别在於整个课程的价值和系统是有条理地整体进行的,这方面委员会将会多些讨论。

委员会主席:我们也讨论过这问题,三年开展期是没有任何约束性,我们注重学校的自主权,亦尊重学校的决定。三年内学校可自行决定何时开始,如学校认为暂时不适宜开始国民教育或国情教育部分,就可以押后。很多学校老师向我们表达,他们可以处理时间先后,这是他们专业范围内可处理的事。我们要强调,学校的自主权和对老师的尊重一定要存在,学校可决定先后次序,先教什么或先不教什么,而国民教育和国情教育部分只占百分之三至五,比例很小,如果学校认为应迟些起步并没有问题,亦可以看看会否有其他教材出现,或等教育局安排的教材出现后才考虑亦可,所以弹性很大。我亦希望家长、学生和学校各方面可以讨论磋商。很多学校现时教授中国当代史,多年来亦有教授德、育、体、群、美各方面的学科,他们可自行决定教导的方法及速度,日后也会采取同样的方针。所以我认为现时三年内的弹性很大,我希望学校自行决定教导的方法和有创新的方法。同时,如果学校认为需要以渗透式、不独立成科地教,三年内可以随意尝试,我亦希望有更多尝试,日后大家整合意见时可能有更清晰的方法。

记者:三年后,委员会可否决定要教育局不推国民教育?委员会有没有这个权力?

委员会主席:委员会本身职权包括检视三年开展期内实施的困难,提供解决方法及如何处理困难,弹性很大,但在现阶段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地检视教授的内容,确定内容后再看看有什么特别困难。

  我们会逐个层次去考虑,现时这些职权范围弹性很大,讨论范围亦十分公开。希望大家给予我们一些空间,待每一次讨论后我们可以与大家谈论进展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学校、老师及家长看看我们想如何教授学生;第二,教材是从何而来,当然我们希望是多元化教材,不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教材;第三,要考虑一下怎样教授才是最好,因为教这个科目不只是国民教育那么简单,亦是教授其他德、智、体、群、美的价值观,国民教育所占的部分其实很小。就很多舆论带出来的问题,包括身分的认同,我想解释一下,现今世界常说多元身分,并非一种身分,最重要的是教学生作出独立思考及判断。现阶段我们讨论的范围很大,今日只是初步的接触与交流,所以未有特别的决议。我们的讨论可以很随意,很坦诚,以及可以与不同人士接触去考虑个别的问题。

记者:陈惜姿、黄之锋及教协表明不会加入委员会,为何名单中仍将他们列为「邀请中」?将「邀请中」的人士列入公布名单中,是否「造马」?是否无论如何九月开学前亦不会撤回?亦不会就国民教育再进行谘询?

教育局局长:首先,委员会的二十四个成员及主席,包括学生、家长、老师、校长、教育团体、社会人士等等。以家长代表为例,我们已包括四个不同组织的家长代表,学生组织有两个,老师团体有两个,另外有其他教育团体。我们很有诚意邀请刚才你提及的几位人士参与,我们了解到由於种种因素或资料的问题,他们未必加入这个委员会,但除表达诚意外,我们会预留有关位置给他们。第二部分,主席说得很好,我们可采用其他方法,以个人或委员会身分,以其他形式与他们接触,以听取他们的意见。

  就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很多办学团体、学校、老师,特别是小学,将於未来三年踏入开展期,我们不会强推,希望已准备好的学校可开展课程,而未准备好的学校则可就学校的时间、师资等等按时间表进行。主席提出一个很好的意见,并会於第一次会议再与委员详细讨论,她认为若学校已经准备好的话,便可开展,但若个别学校特别对敏感课程部分仍有所担心,她会提出建议予委员会讨论,於现阶段可考虑由委员会审查有关教材及就教材提供意见后,学校才推展有关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可就此作详细讨论。

记者:审查教材有何准则?是否可保证所有敏感资料甚至李旺阳事件亦可包括在内?

委员会主席:我们是非常公开,委员会是属於大家的,亦要向大家作交代,因此我们邀请的成员包括不同人士,希望各方面的观点亦能共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邀请了陈女士加入委员会,而她需要决定是否参与,若然她认为加入委员会并不适当,我亦很愿意与陈女士作讨论,委员会成员亦很希望有机会与她讨论。我要重申,委员会是属於大家的,不可以只偏听部分委员的意见,亦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希望大家可以放心。我们一定会参考多元的意见,希望大家可在不同之中达到共识,有不同意见也不要紧,我们会照样参考这些意见。我刚才於英文发言中有提及关於我个人的角色,有人会因为我是行政会议成员的身分而认为我会支持政府的方案,就这方面,我有两项事情希望作出澄清,第一,就个人身分而言,我不会以行会成员身分担任委员会主席,昨晚我亦已向特首表态,若行会提及这个议题的话,我将会避席,我会尽量以独立人士身分处理委员会的职责。同时,我们希望於各方面尽量公开,这次教育局局长吴先生及政府决定成立新的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开放的态度,我们希望讨论所有困难或实施的情况、老师及校方的关注点。我必须强调,三年开展期内,学校有自主权决定何时开始教授有关科目,什么时候教授什么东西,因为老师有能力和经验作决定,如果老师认为适当,亦可决定暂时不教授部分内容,这是由学校自主决定,教育局并不能影响学校的决定。学校自主权是很重要的,可让学校有能力决定如何开展、何时开展及如何教授有关科目,这是现时三年开展期架构下已有的弹性。至於检视教材方面,教育局将会自行制作一套教材,我希望同时会有其他人制作教材,以作比较,委员会中不同背景的人士亦可作判断,我们将向大家交代哪些有问题或哪些需要更改,哪些需要日后再找其他材料补充。很多人曾经问我如何教授此科,我认为由於没有规限,教师如何教授亦可,甚至可以不用教材而以报章新闻作教材,题目亦是由老师自行决定,是否加插六四事件或其他题目亦由老师及校方自行决定。有宗教色彩的学校,亦可将此学科与其宗教教义合并教授,但家长若决定将子女送到这些学校就读,便需要尊重这些学校的教义及自主权,若家长有意见,可直接与学校商讨。我对香港的老师有百分百信心,他们有独立思考能力作出决定,我认为不需要过分担心洗脑的问题,在多元体制、渠道及消息来源下,这些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教育局局长:让我就评选教材的方法加以补充,这些教材由课程发展处的专业同事筹备。委员中亦有很多课程发展专家和教授,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多给点信心,他们已从事这些工作很多年。

记者:名单中没有成功邀请的学生代表,而黄之锋已拒绝加入,但仍放他在名单中列作「邀请中」,是否「造数」?委员会会否有时间表?何时会发表报告或建议?

教育局局长:黄同学是我们邀请的学生代表之一,我们正安排其他青年或学生团体建议一位代表,由於暑假期间统筹工作会有点困难,他们需要时间决定。十八区家长会亦会在今晚开会,以审慎和专业的程序互选产生代表。

委员会主席:就时间上的安排,委员会有向教育局提出建议,任何学校如认为现时不适合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可待经教育局及委员会检视的教材上载网页后再作决定。学校可自行决定先开始德育方面的课程,亦可开始整个课程。我们想澄清一下,这是学校现时就其推行程度及时间方面可作出的安排,我们可考虑如何优化安排。我们会继续邀请学生参与,因为他们是受益人,对教学方法会有意见,我们很希望与他们交流。如最后认为参与人数不足,我们会分开与他们讨论。我们的责任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各界作出讨论。

(请同时参阅谈话重点的英文部分。)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9时2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