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隼鸟号」与观众一起追寻宇宙历史的回忆
*******************

  香港太空馆由一月一日起至六月三十日推出最新的天象节目《隼鸟号:星海迷航》,带领观众与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一起出发,远赴离地球二亿公里远的小行星「糸川」,进行一次既难忘又惊险的星际旅程。

  了解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一直是科学家努力的目标,而太阳系内的行星如地球、火星及金星等的地壳本应蕴藏太阳系形成的重要「密码」,可惜其因长时间被大气风化侵蚀,加上地壳屡经变动,以致很难在现今表面的岩石中找到行星形成初期的特征。但一些环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由於没有大气层和地壳变动引致重大改变,它们的地表形状和地质成分仍跟最初形成时大致相同,故小行星可以说是太阳系的「时间囊」,保存太阳系形成的历史。科学家相信透过采集这些小行星上的岩石进行研究,有助人类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於二○○三年五月九日,在鹿儿岛太空中心成功利用M-V型固态燃料火箭,发射隼鸟号探测器到小行星「糸川」的表面,以采集岩石样本送返地球作研究之用。

  经过两年多的航程,隼鸟号於二○○五年九月到达糸川小行星,并先后进行了三次落操作,但其中两次降落却因撞击令机身严重损毁。最后,隼鸟号能成功降落并采集到岩石样本,可惜在回程时其部分零件发生故障,令三个回转仪中损毁了两个,超过三分之一的锂电池失效,更严重的是推进器发生气体泄漏,改变了它与地球通讯的天线方向,令探测器与地球指挥中心失去联系...

  究竟隼鸟号能否安全返回地球?它能否成功把岩石样本带回来,帮助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就让《隼鸟号:星海迷航》给观众带来答案,它将带领观众与隼鸟号一起进行这项任务。一路上,观众可感受漫游太空时的兴奋、分享抵达小行星时的欢欣喜悦,以及经历这趟宇宙历史的追寻遇到的种种波折及难关。

  《隼鸟号:星海迷航》节目长四十三分钟,於香港太空馆何鸿關天象厅上映,每日放映两场,分别为下午二时四十分及下午六时十分,星期日及公众假期加开上午十一时十分一场。香港太空馆於农历年除夕开放至下午五时,逢星期二休息(公众假期除外),以及於农历年初一、初二休息。

  该节目票价为港币二十四元(前座)及三十二元(后座),全日制学生、残疾人士及六十岁或以上高龄人士半价。门票现於太空馆票房及城市电脑售票网发售。

  香港太空馆位於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有关详情可浏览该馆网页: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Programs/SkyShow/Hayabusa/c_Hayabusa.htm,或致电二七二一 ○二二六查询。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