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艺术馆展出国画大师潘天寿代表作(附图)
*******************

  被誉为中国画史上传统派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其三十多幅不同时期的书画代表作,将由明日(十一月二十五日)起至明年二月五日于香港艺术馆举行的「墨韵国风─潘天寿艺术回顾展」中展出,观众可藉这些笔墨雄健及构图磅颉的作品,感受这位国画大师的宏大气魄。

  是次展览为香港艺术馆五十周年馆庆的首个亮点节目。展览开幕礼于今日(十一月二十四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潘天寿儿子,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潘天寿基金会执行副会长胡剑芬、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清、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以及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

  曾德成在展览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潘氏是现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人物,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保存、革新和发展,都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毕生致力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把民族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同时,又作育英才无数,为建设现代中国书画教育付出大量心血。」曾德成说。

  他又表示,今年年初潘天寿基金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潘天寿艺术展」,以纪念潘氏逝世四十周年,在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的鼎力支持下,展览得以来港展出,让广大市民都能欣赏大师的艺术风

  展览的展品精选自杭州潘天寿纪念馆藏品,当中既有他早年受吴昌硕影响的写意花卉,以及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在上海及杭州任教时所绘画的山水画,亦有他享负盛名的指墨秃鹰和荷花,更有经典巨幅如《铁石帆运图轴》、《夏塘水牛图卷》及《雄视图轴》等。同场更展出潘天寿的儿子潘公凯教授曾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装置作品《融》,透过两代中国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空的创作进行对话,窥探近百年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

  潘天寿(一八九七至一九七一)自幼喜欢绘画,少年时代透过临摹传统画谱《芥子园画传》,开启艺术之门,并矢志成为中国画画家。其后他考上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夏丐尊等。

  先进的师范训练与当代大师吴昌硕的提携下,促使潘氏在上海展开其艺术与教育的事业。他先后担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教授、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主任,后获杭州国立艺术院(即今中国美术学院)创校校长林风眠的赏识,聘为中国画主任教授。其后更担任重庆国立艺专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位,成为建设现代中国书画教育的关键人物。

  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界普遍宣扬中西结合、甚至全盘西化的思潮下,潘氏提出了「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主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泛起蔑视民族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浪潮,传统中国书画更险遭扼杀,但他仍竭力维护传统,提出并推行中国画分科教学,并恢复书法课程,为民族艺术的承传和中国书画艺术教育的延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潘氏的作品更是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成果,具备理性营造的特征,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独具匠心的章法布局。他结合理论与实践,以现代化的艺术语言演绎并丰富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创造出多样化的构图方式,其作品既是力量与美感结合的艺术精华,更是研习中国绘画不可多得的瑰宝。

  配合是次展览,艺术馆于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二时四十五分至六时三十分于该馆演讲厅举行一项学术讲座,探讨潘天寿的艺术成就。讲者包括潘公凯教授、许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前总监万青力教授及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甘阳。讲座以普通话进行,费用全免,名额为一百二十,先到先得。

  香港艺术馆位于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六上午十时至晚上八时,圣诞节前夕及农历年除夕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及农历年初一、初二休息。入场费十元,全日制学生、高龄人士及残疾人士半价优惠,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资料,欢迎浏览香港艺术馆网页www.lcsd.gov.hk/CE/Museum/Arts/chinese/exhibitions/exhibitions01_oct11_02.html,或致电二七二一 ○一一六查询。  



2011年11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10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