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九题:海滨发展计划
************

  以下为今日(十月二十六日)立法会会议上涂谨申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政府于本年七月向本会海滨规划事宜小组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政府将研究成立「海滨管理局」专责处理海滨发展的工作。此外,政府亦提出「原大角咀巴士总站旧址的休憩用地将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发展为海滨休憩用地」(大角咀巴士总站发展计划)及「待油麻地避风塘北面一段约200米长的空置土地成功更改作『休憩用地』用途后,可计划发展成为新的海滨长廊供公众享用」(油麻地海滨发展计划)。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大角咀巴士总站发展计划现时的进展情况为何;预计最终的设计与早前向海滨事务委员会提交的设计会否不同;政府预计何时向本会申请拨款;

(二) 就上述位于大角咀及油麻地的海滨的发展计划,在短期内政府会否进行交通评估或研究改善交通配套设施,以减低计划对该等地区的交通可能造成的影响;另外,鉴于据本人了解,现时港铁东涌线奥运站南端已预留出口连接天桥,再接驳至附近海滨,政府会否研究兴建接驳通道以改善附近一带海滨的畅达程度;

(三) 预计何时会将位于油麻地避风塘北面预留作「休憩用地」的空置土地发展为海滨长廊;鉴于政府计划将该幅空置土地旁现为「政府、机构和社区设施」的土地用作兴建海事设施,而在计划中的海事设施旁的临海通道会发展为海滨长廊,政府发展该幅「休憩用地」为海滨长廊时,会否同时将该临海通道一并发展为海滨长廊;此外,就探讨如何改善贯通油麻地南面的西九文化区至北面大角咀海滨的行人设施,现时有否新的进展;及

(四) 鉴于发展局局长早前表示,希望在一年内就成立「海滨管理局」的各方面作出一个框架,现时的进度为何,以及政府预计能否如期完成草拟框架的工作? 

答覆:

主席:

  就问题的四部分,我的回覆如下:

(一) 根据《西南九龙分区计划大纲草图编号S/K20/26》,原大角咀巴士总站的海旁土地已规划为「休憩用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与建筑署曾于去年五月及本年初就休憩用地发展的初步设计分别谘询油尖旺区议会辖下的社区建设委员会及海滨事务委员会辖下的九龙、荃湾及葵青海滨发展专责小组。根据所收集的意见,建筑署现正优化休憩用地的设计,而康文署亦会适时为工程计划之拨款申请进行筹备工作。

(二) 问题中提及位于大角咀及油麻地的海滨发展计划,其中原大角咀巴士总站的海旁土地已规划为「休憩用地」,而沿海辉道海旁面向新油麻地避风塘的一块狭长土地,则已由「政府、机构或社区」地带改划为「休憩用地」。一般而言,「休憩用地」的交通流量会较「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的交通流量为低。因此,有关规划用途的更改预计不会对有关用地一带的道路网络构成不良的交通影响。

  就奥运站南端一带,现时市民可利用通往中银中心的行人天桥及地面行人路从奥运站步行到海辉道一带的用地(包括上述「休憩用地」)。当局在现阶段没有计划兴建一条新的行人天桥连接奥运站南端至海辉道一带,但会继续密切监察该处一带的交通及行人流量情况,在有需要时作出适当的跟进。 

(三) 沿海辉道海旁面向新油麻地避风塘的一块狭长土地,已由「政府、机构或社区」地带改划为「休憩用地」,以配合建议中的海滨长廊发展。发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现正研究拟建的海滨长廊的发展方向,并会尽快开展前期的筹备工作。当局会适时就有关项目的工程设计谘询各相关持分者,包括油尖旺区议会及海滨事务委员会等。

  海事处计划于海辉道现有的海港巡逻组办事处北邻的一幅「政府、机构和社区」用地上加建办公室设施,以敷应用。海事处及建筑署已于本年分别向油尖旺区议会及海滨事务委员会辖下的九龙、荃湾及葵青海滨发展专责小组阐述有关设计及相关美化外观的计划。当局已在拟建建筑物旁预留空间,并会视乎附近海滨的未来发展,可在该处辟设通道方便市民前往海滨。

  此外,现时油麻地避风塘一带亦设有新油麻地公众货物装卸区及一些政府设施,包括渠务署污水泵房、海事处海上垃圾收集站、水务署食水售卖站及海事处公众货物装卸区行政大楼等。长远而言,在不影响这些设施运作的情况下,当局会探讨如何改善贯通北面大角咀海旁和南面西九文化区的行人设施。

(四) 前共建维港委员会辖下的海滨管理模式专责小组曾在其建议报告内,建议政府当局可于长远考虑设立一个独立、法定的专责机构,进行海滨的规划、设计、营运及管理等工作。继发展局局长于本年七月在立法会有关海滨发展的动议辩论中表示启动研究工作,局内的海港组已开展搜集资料工作,务求在明年中订下框架,供下届政府考虑。有关建议会在海滨事务委员会稍后的会议上作进一步的讨论。



2011年10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