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晚(二月四日)出席预算案新界西地区人士谘询会的开场发言:
大家好!感谢大家抽空出席这场新界西地区人士谘询会,就2010-11年度财政预算案发表意见。
我希望先从大原则解释制定预算案的目的,再简述目前香港及外围的财政和经济情况,好让大家更容易掌握实况,就预算案提供实质意见。
作为财政司司长,我每年都要编制财政预算案,计划来年度的政府开支及收入,决定如何分配政府有限的资源,让各部门有效地为市民提供服务,而编制预算案的主要方向是要配合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所定下的施政方针,确保有适当资源推行各项政策。
相信大家都记得金融海啸在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情况,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为应对金融海啸,特区政府迅速地采取了「反经济衰退周期」的策略,「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
在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之下,近来的数据显示香港的经济已经逐渐改善。失业率曾一度上升至5.4%,最近才发表的十月至十二月失业率已下跌至4.9%。
随着经济初见曙光,政府的收入,尤其是印花税和卖地收入亦比预期高,有助改善短期的财政状况。截止去年十二月尾,政府财政赤字已由早前预计的399亿减至12亿。
不过,由於香港是一个小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在全球一体化下,更容易受到外围环境影响。现时,环球经济复苏尚未稳定,各地的经济状况仍然有不少隐忧,例如美国、欧洲的失业率仍在高位,其他国家亦面对相当严峻的财政情况,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亦可能升温。这对本港出口会有一定影响,预计香港经济复苏的过程仍有可能反覆。
由於政府的资源来自社会、来自市民,且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要小心制定资源运用的优先次序,为香港寻求最大的整体利益,尤其是目前经济尚存有各项不稳定因素时,我们更加要以审慎及务实的态度来制定下一份财政预算案及措施。
今年我会按照三个基本原则来审视政策及考虑措施。
第一,是务实稳定。我会用务实的眼光来审视各项政策,坚守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的原则,避免为日后的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坚持「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
第二,是发展根基的原则。我们应把握机遇,令香港迈向经济持续发展之路,重点是巩固香港的经济根基,优先考虑一些能长远提升香港竞争力的建议。
第三,是社会责任。作为对社会有承担的政府,我会考虑合适的财政措施,建设优质社区,以及培育更关爱的社会,促进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合作,共同为香港发展出力。
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谘询会积极发表意见,就各项经济、民生或公共理财的议题提出建议。谢谢各位。
完
2010年2月4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