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电影资料馆新专题「借银灯──张爱玲与电影」(附图)
*************************

  张爱玲与电影的故事,要完也完不了。自小与电影结下不解缘的她,除了其小说和散文中屡屡提到电影,她的一些写作技巧也受到电影的启发。她写过影评,担任编剧,别人又将她的小说甚至生平改编成电影。导演许鞍华、关锦鹏、侯孝贤和李安也曾演绎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从文本、心理、人物以至时代氛围,呈现一个多元纷陈的影像诠释。张爱玲的剧本,改编的张爱玲小说,相互折射,形成另一种参差的对照。

  香港电影资料馆於一月十六日至三月七日举办「借银灯──张爱玲与电影」专题节目,选映十多部由张爱玲编剧或改编自她作品的影片,包括她首个电影剧本《不了情》,神经喜剧《太太万岁》和林黛电懋之作《情场如战场》,葛兰主演的《六月新娘》,王天林导演的《南北一家亲》、《南北喜相逢》和尤敏主演的《小儿女》,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夏文汐主演的《怨女》,关锦鹏导演、林奕华编剧的《红玫瑰白玫瑰》,侯孝贤导演的《海上花》,李安获奖连连的《色,戒》,以及改编自郑慧小说的《黛绿年华》。

  为使观众能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张爱玲与电影千丝万缕的关系,著名剧场艺术家林奕华、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助理教授吴国坤、导演许鞍华、电影文化人黄爱玲、著名香港诗人、文学家也斯及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黄淑娴,将於一月二十三日至二月二十七日(五个星期六)下午二时三十分,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院和资源中心举行电影课程,分别探讨「张爱玲如何电到我们」、「以《色,戒》为范本,探索电影与小说的界限」、「许鞍华谈张爱玲」、「从上海到香港:张爱玲的剧本创作」和「张爱玲的文学与电影创作对香港普及文化的影响」。课程以粤语主讲,每堂费用八十元,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为配合是次电影放映,影评人麦欣恩及蓝天云、文化评论人潘国灵亦於一月十七日(星期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在放映《情场如战场》后,於电影资料馆电影院主讲「张爱玲与电影」座谈会,分享他们眼中对张爱玲与电影的关系。粤语主讲,免费入场。

  张爱玲的编剧生涯始於上海,作品如《太太万岁》开创了喜剧新风气,将家庭伦理化悲为喜,幽默抵死却又感人至深。后来她为香港电懋公司编剧,也以喜剧为主,题材虽然仍是婚姻与家庭,却在电影里建立一个与小说截然不同的世界。战后她曾在香港居住,并以本地粤人及外省人之间的文化矛盾,编了两个剧本,反映她观人於微的敏锐。

  及后由於旅居异地,张爱玲无法再以本地生活为题材编剧,因而以改编美国的舞台剧与电影故事为主,当然也为了兼顾电懋公司摩登兼中产的片厂风格和明星制度,因此同是出於张爱玲笔下,她的剧本远比小说来得开朗乐观。电懋改组后,随推荐人宋淇离职,张爱玲结束了她的编剧生涯。然而她与银幕仍有未了缘,小说延续了她对电影的影响,而多位著名导演亦相继将她的小说搬上银幕。

  张氏第一个电影剧本是文华公司的开山之作《不了情》(1947)。男女主角刘琼与陈燕燕於电影院邂逅,发展出一段几乎不能自拔的苦涩关系。自食其力的女子,贪得无厌的父亲均被认为是带有张爱玲的自传色彩。张爱玲为待嫁的葛兰编写的《六月新娘》(1960)里,差点断送女儿幸缒的父亲原形,正始自《不了情》的自私父亲。不同的是《六》片载歌载舞,仿效百老汇的梦幻芭蕾场面。

  上映时被誉为「巨片降临」的《太太万岁》(1947),乃张爱玲借鉴荷里活的神经喜剧电影,掺进中国的一些国情,如婆媳问题、势利亲友等,笑中带一丝无奈。另一神经喜剧、张爱玲首个在港的电影剧本《情场如战场》(1957)将林黛打造为娇艳女神,让她把放纵不羁发挥到淋漓尽致;林黛周旋在三男之间,娇媚中带任性和淘气。影片多年来只存广东话配音版,最近香港电影资料馆获捐赠该片的国语原声录影带,以数码方式把国语声带补上,重现张爱玲原装国语对白的神韵。

  王天林导演的《南北一家亲》(1962)及《南北喜相逢》(1964),张爱玲将南北的分歧融成喜剧,化冤家为亲家。同是王天林导演,尤敏主演的《小儿女》(1963)墨在后母身上,道出了一点点当续弦的复杂心情,这与张爱玲初嫁赖雅不无关系,亦切合她不喜欢斩钉截铁的人性书写之理念。

  许鞍华作为首个将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1984)搬上银幕的导演,没有前车可鉴,改编该片难度极高,尤其张爱玲看爱情看人世的世故冷清,加上许鞍华惯拍以情节为主导的电影,故对原著的发挥或未臻完美,但小说中香港华洋杂处的处境,正是许鞍华成长时感同身受的,在这方面可有较敏感的处理。

  黎明、吴倩莲和梅艳芳主演的《半生缘》(1997)乃属於比较朴素平实的张爱玲小说,许鞍华及编剧陈建忠亦循这个方向出发,刻划三、四十年代上海,街景、弄堂、石库门都具实感;感情方面则注重细节与生活感,减低原作的通俗剧色彩。梅艳芳演出颓废幽怨的曼璐尤具神采。

  张爱玲赴美后将其成名作《金锁记》加长及两度翻译成中篇小说《怨女》,但汉章1988年的电影版本改编得非常贴近原作,小说描述的调情与失落、欲望与颓废,搬上银幕特别具张力。电影力表现夏文汐温文、典雅的气质,引发观众怜惜,从另一角度突出旧社会旧家庭扭曲人性的悲剧。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改编张爱玲作品特别困难,皆因她文字里抽象、反讽的概念,难以凭影像传达,林奕华深明此理,故执笔编着《红玫瑰白玫瑰》(1994)剧本时保留多段小说的心理描写,保留阅读的感觉。他充分掌握原作鞭鞑中国男性思维的精髓,以女人的率性与热情狠狠掴了男人一巴掌,加上导演关锦鹏细意经营美术、摄影和调度,本片的气氛与感觉都贴近张爱玲风味。

  侯孝贤对《海上花》(1998)细节的兴致,氛围、气味的敏感,彷佛与张爱玲心有灵犀。电影从情调、色彩、感情手,形式上亦富实验性,上海话对白表面回复小说吴语原貌,展现生活形态,暗暗深化了空间与情感的封闭性。李安在《色,戒》(2007)中将性、爱的张力与人性处於战争时期的紧张连系在一起,去掉原作的冷冽与反讽,加添感情色彩,并大胆刻划性爱心理,以他的敏感重新演绎张爱玲的故事。《色,戒》电影虽多借题发挥之处,细看却似踏足张爱玲心灵殿堂。

  是次亦放映参考作品《黛绿年华》(1957),影片改编自郑慧小说,却与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色,戒》为三级影片,只准十八岁或以上人士观看。门票现於各城市电脑售票处发售,票价三十元,设六十岁或以上高龄、残疾人士、全日制学生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价优惠。订票热线:二七三四 九○○九;网上订票:www.urbtix.hk。节目详情可参阅於康文署辖下表演场地备取的第五十期《展影》。查询电话: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网址:www.lcsd.gov.hk/fp。



2009年12月28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9时02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