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有关下年度财政预算案的想法」演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出席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双周会「有关下年度财政预算案的想法」的演辞全文:

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来到「新亚书院」,使我想起钱穆先生对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新亚校歌中:「手空空,无一物,路遥遥,无止境。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大家都知道,新亚由苦难中诞生,由苦难中成长,亦在苦难中前进。这一份来自危机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坚毅,令人肃然起敬。

  钱穆先生的危机感,源於对中国文化的反省,胸怀是伟大的。我们一般的人是比较渺小,但说到危机感,我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因为在过去一年,我个人确实是经历过一场极大的危机,幸而我可以安然渡过,而我们的社会亦刚刚一齐经历过一场另类的危机。

  这一场叫做「金融海啸」的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了近六十多年来最急剧的收缩。香港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出口急速下跌、国民生产在第一季收缩百分之七点八,零售消费市道疲弱,一场颠覆全球经济的危机,由美国蔓延至香港,直击我们社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对抗金融海啸的措施

  面对这一场世纪的金融危机,政府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推出「稳金融、塎企业、保就业」的策略,包括为银行提供的流动资金,为存户推出的百分百存款保障,为中小企而设的一千亿元信贷保证计划、以及为市民动用为数八百七十六亿元的惠民及刺激经济的措施等。

  在政府及香港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经济逐渐改善,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的经济接连增长,失业率亦回落到百分之五点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今个月发表的初步总结,表明支持港府为应付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而评级机构穆迪亦调高香港长期主权评级的前景至「正面」,确认香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我有信心,香港明年经济将会回复正增长。

下一个财政预算案的挑战

  成功并非侥幸,幸福亦并非必然。在经济逐渐改善之际,香港的前景仍然有很多隐忧。虽然我们乐见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的「绿芽」,所谓Green Shoots,但这些「绿芽」的根基仍不稳固,各国的复苏情况各异,而近期的增长主要依赖政府的刺激经济措施。所以,我预期我们的复苏过程或者会出现反覆。在外围情况未完全明朗,本地的就业情况未有明显改善之前,我是仍然不会放心的。

  另一方面,各地央行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流动性,推高了各地资产价格,亦增加了全球经济体系的风险。至於通胀方面,虽然短期内急升的机会不大,但如果全球资金持续处於高水平,将增加通胀在中长期走高的风险。这些潜存的风险,均为我们的复苏过程添上不少不明朗的因素,同时亦为我下一份财政预算案整个推行过程增添了不少变数。

  经济因素以外,政治因素亦会左右社会的发展。在外国我们看到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就医疗改革的持续斗争,英国工党的垂死挣扎和保守党充满惶恐地准备接收一个曾经辉煌十年的政权。

  在香港我们近期政制发展的争议,亦可能会改变本地的政治地形(Political landscape)。这场争议会将社会的政治意识带到哪一个方向?立法会的政党在民生经济政策上,会不会变得更加激进?立法会议员会不会将政制改革与财政预算案挂恥,令通过预算案的政治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呢?

  我没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但我可以指出,特区政府对政制发展是绝对抱有诚意的,亦希望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凝聚社会的共识,逐步推动政制的发展,向前迈进,不要再次原地踏步。当然,我们亦了解这项工作是绝对不会轻松的。

  面对各项不稳定的变数,我们更要以审慎的态度来制定下一份财政预算案,以确保经济稳健复苏,并为香港长远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做好准备。我们在继续应付金融海啸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亦要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要维持政府财政的长远稳定性。

公共财政原则

  要达致刚才我所述的目标,是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在这个时候,重嵿一些重要的公共财政原则,将有助我们展望前路。首先,政府的资源是来自市民,是市民的财富。而我们多年来奉行的公共财政原则,即遵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简单而低税率的税制,以及「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的方针,是确保我们财政的稳定,确保大家的财富,市民的财富,可以适时用於有需要的地方,为理想的未来作出准备。这个政策行之有效,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我们必须时刻紧记。

  其次,公共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上的诉求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资源,处理无限的诉求,我们不但要小心订定资源运用的优先次序,更要不时检视这个优先次序,以具针对性的方式,用於真正有需要的项目,为香港寻求最大的整体利益。

  这些公共理财的基本原则,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本因素。香港的成功历史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不过,正如黑格尔(Georg Hegel)说:「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我可以告诉大家,过去制定财政预算案时,不时会有人用不同的方式要求我们抛弃这些行之有效的原则,他们或者诱之以利、甚至胁之以威吓。作为负责任的公职人员,我们是要坚守这些理财原则。在这个过程之中,我有时会感觉自己是希腊神话中,将自己绑在船桅上的船长,以免受到海妖的歌声迷惑。

重要挑战

  这里,我亦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制定下一个预算案的三个基本信念。

  第一,是务实稳定。环球和香港经济受到金融海啸打击,元气尚未完全恢复,而且暗涌处处。如何确保香港的经济能够稳固复苏,避免扼杀得来不易的「绿芽」复苏势头,将会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为了应对金融海啸,我们推出不少「非常措施」。但「非常措施」之所以叫做「非常措施」,即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轻易运用。除了在必要时小心使用之外,它们不应该,亦不能够长期持续,否则将会对政府财政构成沉重的压力,以及对市场的有效运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当中个别的措施如百分百存款保障,我们更加要与其他地方政府作出沟通及协调,务求共同实施适当的调整政策,确保区内的经济和银行体系不受影响。

  在今个月初的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中,我曾向与会的各国代表表示现阶段并非作出大调整的成熟时机,我们会坚持「稳金融、塎企业、保就业」的策略,直至经济得以稳健复苏。在这方面,我们的重要指标是要见到失业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就业重回增长。何时及如何对这些非常措施作出调整,便需要作出审慎周详的考虑。

  同时,金融海啸令我们再次体会到稳健的财政和足够的储备对香港的重要性。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可能需要采取反经济周期及扩张性的财政措施。而这些措施是需要我们采用赤字预算的策略,利用我们的财政储备,填补缩少的收入。如果缺乏稳健的财政储备,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应付这些挑战。

  所以,在这个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转折时期,我们必须用务实的眼光来审视各项政策,避免冒进和过分激烈的措施,保持得来不易的经济稳定。同时,我们亦要坚守我们审慎理财的原则,不可以将所谓「派糖」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日后的政府财政,带来持续而且沉重的负担。

  第二项原则,是发展根基。金融海啸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亦凸显了国家经济强国的地位。在现时经济复苏之际,我们应该抓紧机遇,令香港迈向经济持续发展之路。 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我们必须走向高增值的知识型经济,维持领先优势,创造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

  《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要巩固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的方向。四大产业即是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当中金融产业方面的发展,《施政报告》特别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下的机遇,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融资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并且同时勾划出香港作为亚洲时区首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五个发展方向。在现时金融海啸危机渐退,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改变的时候,这个发展方向更具实质的意义。

  另一方面,《施政报告》亦提出推动六项优势产业的发展,即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及创意产业。这六项产业的展开既能提升香港的软实力以至整体的竞争力,亦有助人才的   培育,为香港迈向知识型经济提供更有利的土壤。财政预算案将会从巩固香港的经济根基出发,优先考虑一些能够长远提升香港竞争力的建议。

  电影<天下无贼>里的主角,亦是我多年来最喜欢的男演员葛优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今日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实是在乎人才。所以我过往的两份预算案中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政府亦一直大量投资教育,培育人才,一方面希望为知识型经济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亦希望提升社会流动性,纾缓跨代贫穷问题。针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究竟政府怎样可以在教育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提升人口的质素,同时提升社会的流动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第三项原则,是社会责任。作为有社会承担的政府,以及配合《施政报告》中优质生活及进步社会的政策方向,我们需要在财政预算案中考虑合适的财政措施,建设优质社区,以及更有关爱的社会。

  虽然经济渐见起色,但部分市民可能仍然感到困顿,或者一时之间未能受惠,对於这部分的市民,我们应予以协助。我一直都坚信,要达致经济稳固复苏以至经济长远持续发展,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能够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即是我们常常说的民、商、官合作,才能够有效地应付挑战,共同建设更美好的香港。在制定未来的财政预算案时,我期望能够鼓励更多跨界别的合作,发挥香港人的团结力量,共同推动香港社会及经济发展。

结语

  各位,很快我便会开始谘询市民对下一个财政预算案的意见。作为香港社会未来的栋梁,我很  希望我今天的说话能够可以抛砖引玉,刺激你们对财政预算案的思考。

  两年前,我在中文大学出席过一个讲座,当日的题目是「领导与承担」。我曾经讲过,「承担」不会凭空产生,「承担」需要大家对生活的地方有感情、有关怀,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更美好,愿意在工作和读书之外花时间去了解社会的事务。

  今次我们能够在金融风暴的大风巨浪中前进,正正考验我们对香港的承担,正如新亚校歌中另一句:「艰苦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我希望同学可以更加多些关怀我们身处的香港,更加多些了解香港面对的挑战及困难,实践对社会承担的第一步,一起结队向前行。

  谢谢。



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4时30分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