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学生利益为重 优化学校配套(只有中文)
*******************

  教育局副秘书长叶曾翠卿今日(十月十二日)以「学生利益为重 优化学校配套」为题撰文,全文如下:

  最近有关中学发展引起了社会上的一些讨论,焦点是若一所中学因为收生不足而未能开办每级三班,是否适合继续开办资助高中班级?假如一些学校只能收录一至两班而要停办 高中,这样一来是否漠视了第三派位组别学生的就学机会?以及公共资源如何投放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我想从教育角度,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班级规模 影响新学制成效

  教育局一向以学生的学习利益为首要目标,在制订任何政策时皆以学生的利益为前题。为确保新高中学制有效地推行及发挥新高中课程的优势,使每个学生皆有机会接受宽广而均衡的新高中课程, 以及在合适的环境下,按其需要及兴趣修读多元化的新高中课程,班级规模是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
 
  从学生的好处着眼,学校每级最理想的规模要有四班或五班,但了解到近年因出生率下降,学生数目减少,我们已将每级三班定为最低可接受的班数。
 
  如果学校的班数由三班再减至只有一班或两班的话,能提供给学生选择的选修科目组合将非常有限,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亦不理想,实在不利学生学习,背离了新高中学制的原意,更遑论在安排课外活动时,所遇到的困难。

  从教师的工作量来看,一间中学每班级只有一至两班,老师的数目自然减少,由於人手有限,教师要兼教多科,在提供其他学习经历及学生辅导、照顾学生学习差异、教师协作和交流等方面,亦会受到限制,工作压力难免大增,影响教学。
 
  因此,在考虑班数过少的学校是否适合继续开办资助高中班级,必须考虑这些问题,而非单纯着眼资源投放作为考虑。
 
无损第三派位组别学生利益
 
  学界关注到有个别收取第三派位组别学生的学校,可能因收生不足而面临停办高中,便没有合适的学校照顾这类学生,也漠视了第三派位组别学生的就学机会。大家毋需为此担心,目前全港超过六成学校有收取第三派位组别的学生;其中全校逾半数初中学生属第三派位组别的,也有一百多所学校。由此可见,有很多学校具有丰富经验照顾成绩较弱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对家长来说,不乏选择。
 
  我们明白,有学生担心需要转校的问题,他们与家长大可放心,因为过去一直有中三学生未能在原校升读中四,我们均安排他们转读其他学校。日后如有中三学生因学校的种种原因,未能在原校升读高中一,我们会透过中央学位安排机制,为他们安排资助高中学位。我们也会为个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位安排服务,让他们在合适的学校升读中四。
 
  至於学生的适应问题亦是无需忧心,因为我们会为收录了这些学生的学校提供额外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及给与辅导,使他们更容易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事实上,为加强支援收录第三派位组别学生的学校,我们近年投放大量资源。以2008/09学年为例,我们已提供了近八百位额外教师。由本年度开始,我们亦会向公营中学发放「学习支援津贴」,以支援学校更适切地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至於学校方面,我们并没有对收生有困难的学校置之不理。我们早在2006/07学年推出中学班级结构重整措施时,为未达开办三班要求的学校,提供多项方案供学校申请继续营办高中,当中亦有学校成功申请。至於未能成功的学校,可选择由下一学年开始,以「按人数资助模式」继续营办初中班级,这项安排早已在有关函件及家长选校表请楚列明。
 
结语:善用资源 确保学生获得最大益处
 
  谈到资源如何能发挥最大效益,我们必须麹调一点;一直以来,教育局在可调配的资源,都是全数用於教育上,并无减少。近年,由於我们在中学推出了各项措施,以至每个中学生学额每年平均成本由2004/05年的三万二千元,递增至2007/08年的三万六千元;随本年四月宣布动用额外经常性开支14亿元的一系列纾缓措施的落实,这升势将持续。
 
   学生人口下降是事实,资源亦非无穷无尽,教育局已因应学生人口下降采取多项措施,尽量减少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我们在制订政策时是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最适切的教育,获得最大益处,对於老师方面,亦尽量保持教席数目的稳定为前题。



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9时4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