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一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议员动议议案「应付通胀」的回应全文:
主席女士:
我首先感谢杨森议员今天提出这个议案,给我一个好的机会在二月二十七日我作出首份财政预算案之前,交代一下近期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是跟通胀有关的情况,和就市民关注的议题,提供最新的发展。
香港经济在过去四年强劲增长。失业率跌至近十年的新低,已经回到一九九八年年初的水平,而普遍市民的生活水平亦得以提升。景气向好、资产升值、租金稳步上扬。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及财富均有所增加,市面消费畅旺,零售商提价能力上升。在这个情况之下,通胀压力亦自然逐渐增加。
近月通胀上升,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全球食品价格明显上升所致。国际货币基金会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在二○○七年按年平均上升了15%,而在第四季升幅扩大至24%。观察各国的经济数据,通胀加速实为全球性的现象。香港的食品绝大部分是依赖进口,全球性的价格上涨,无可避免会直接影响香港的市民。
近年,随香港经济转佳,大部分家庭都能够从经济发展中得益。长远来说,改善基层市民生活状况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是推动整体经济发展以创造更多就业的机会,提高生产力从而使工资能够稳步和有实质地增长,令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此外,政府会从保持市场高度竞争及供应稳定的角度,致力维持自由贸易和确保一个高度竞争的营商环境,令市面食品及消费品的种类和价格多元化,以供不同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而供应者之间的竞争,亦有助消费者可以享受合理的价格。另外,由於不少食品,如鲜活食品等,主要是来自内地,而内地亦正在面对食品价格及供应的压力。我们与内地有关部门以及业界会继续保持紧密联系,用各种可行的办法稳定供应,以免增添价格上的压力。
在公共服务方面,包括公共交通及电力供应等,政府一贯的做法是在推动私营投资与利用市场力量的同时,通过与投资或营运者的合约或协议,做好监管的工作。多年以来,香港都能够在提供稳定、高效、高质而又物有所值的服务之余,也使投资或营运者有恰当的回报,从而令他们提高服务的水平或提供再投资的诱因。
我们处理公共服务营运商所提出的收费调整申请时,不会只单单考虑营运商所提出的理据。我们必定会充分考虑及平衡各相关的因素,包括市民的接受程度和负担能力、营运商的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变动等,才作出一个平衡及符合社会利益的决定。
然而,我明白在社会上有不少弱势社群,例如年老或一些低收入的人士,在近期的通胀情况之下,生活倍感压力。我们非常关心通胀对他们的影响,并致力在适当的时候推出措施,就个别人士的情况提供适切的援助。
在二○○七/○八年的财政预算案之中,我们除了把薪俸税的边际税阶和税率回复到二○○二/○三年度的水平、宽免百分之五十的薪俸税和入息课税(上限为15,000元)和提高子女免税额之外,政府也推出了两季差饷减免,并向综援和伤残、高龄津贴受助人发放额外一个月标准金额或福利金等,以减轻通胀上升对市民构成的负担。此外,去年减免公屋租金和推出学前教育学券亦有所帮助。特首在去年十月的施政报告中,亦宣布了宽减二○○七/○八年度最后一季(即本季)的差饷,进一步纾缓市民的的负担。
此外,劳工及福利局已於上月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将综援标准项目金额上调2.8%,更考虑在高通胀持续的情况之下,可在下个调整周期前要求批准按通胀调整综援标准项目金额。另外,房屋协会早前亦宣布於下一个财政年度冻租及在下月宽免一个月的租金,有近十万名居民将可受惠。政府亦刚刚与两家电力公司签署新的《管制计划协议》,两电的准许回报率将降低至单位数字,使基本电费可以下调,估计全港市民及商户每年减少的电费可达五十亿元。这些都是政府近一年来已经推行为市民纾减经济压力的措施。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待听取议员就议题发表的意见之后,我会再作出回应。
完
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6分